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美國聯準會(FED)發佈公告,補充槓桿率(SLR)減免措施將按照此前的規定,在3月31日結束。同時間,俄羅斯宣佈決定加息,把基準利率從4.25%提高到了4.50%。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The Fed will not extend a pandemic-crisis rule that had allowed banks to relax capital levels」(美國聯準會將不會擴大那個允許銀行放寬資本儲備的大疫情危機規則)
●FT倫敦金融時報:「Russia lifts interest rates for first time in more than 2 years」(俄羅斯兩年多來第一次調高利率);小標:「Central bank seeks to cool inflation as economy rebounds from Covid crisis」(隨著經濟從Covid危機中開始反彈,中央銀行嘗試降溫通脹)
●Bloomberg彭博商業週刊:「Russia Surprises With Rate Hike, Signals More to Come」(俄羅斯令人意外的升息,更多的信號隨之而至)

分析解讀


3月19日晚上,對於看多全球金融市場的投資人來說,有兩個壞消息。

第一個壞消息是,3月18日美股開盤前,美國聯準會發佈公告稱,補充槓桿率(SLR)減免措施將按照此前的規定,在3月31日結束,也就是說延期的希望落空了。

「補充槓桿率(SLR)」是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重要指標之一,去年疫情爆發之後,聯準會為了支撐金融市場(尤其是債市),臨時放
了金融機構在計算「補充槓桿率」的規定,也就是美債和準備金可以不計入。這個利多「到期不再延續」,意味著聯準會對市場的看法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寬的力度減弱了。受這個消息的影響,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馬上出現了反彈,一度衝破了1.75%。

此外,美國金融股也出現了普遍下跌,比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跌幅都在1.7%到3.2%左右,至於象徵避險的美元指數也一度向上突破了92點。事實上,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創下疫情在美國爆發之後的新高,或者說完全收復了疫情帶來的「失地」。

這意味著什
?意味著美國聯準會加息可能會提前到來。

3月18日,聯準會的3月議息會議剛剛開過,傳遞出的似乎都是「鴿派」的聲音。一般認為,聯準會在2023年中期之前不會加息,但情
真的這樂觀嗎?


我認為,很有可能拖不到2023年。原因很簡單,美國的疫苗施打進展非常快,7月4日之前真的有可能放
小範圍群聚。一旦疫情被控制住,經濟就可能復甦,通脹也會比較強勁。到那時,會有出人意料的緊急踩剎車行動。與其到時候人仰馬翻,不如從現在開始慢慢讓貨幣退潮,至少不能再猛漲了。美國聯準會的決定非常耐人尋味,意味著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變化。

第二個壞消息是,3月17日,巴西央行率先升息3碼,標誌著新興市場央行新一輪加息浪潮的開啟;3月18日,土耳其央行一口氣升息8碼,結果惹怒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使得央行總裁阿巴爾(Naci Agbal)馬上遭解職;接著,3月19日,俄羅斯央行也宣佈升息1碼,將基準利率調升至4.5%。

這三個國家的經濟總量,都在全球前20名。這意味著,全球主要經濟體裡,已經有三個國家開
了加息週期。

如果按照2020年全球房價漲幅最大的國家排行,你會驚訝地發現,中國其實漲得不多。而土耳其、俄羅斯這兩個正在加息的國家,恰恰是房價漲幅最大的,巴西漲幅也很大。通脹升高,加息是必然的。

越來越多的國家加息,告訴我們,2021年就算不是大通貨膨脹之年,也必定是貨幣退潮之年。

當貨幣開始退潮的時候,資產價格將成為秋後的螞蟻。這也是我為什
在1月就不斷提醒大家通貨膨脹的原因。

再次提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跟金融風暴、經濟危機不同。疫情全面爆發,經濟是突然被冰凍的,或者說是猝死。當疫情控制住以後,經濟就會出現V型反彈,就像前兩天大家看到的1到2月的經濟指標一樣。這種反彈來得快去得也快,到那時,金融市場會有劇烈的波動,強勢美元會回歸,比特幣、黃金等價格大漲大跌,美股泡沫也可能破裂。

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後,Fed為了避免銀行過度槓桿,提出補充槓桿比率(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衡量銀行資本(即向投資人募集、營利所得的資金)相對於放貸等資產的比率。根據規定,美國大型銀行持有的資本,至少須保持在所有風險資產(包括放貸、投資及房地產)的3%以上。這能有效阻止銀行在資本水位並未提升之際、承做過多放貸業務。

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襲向美國、導致金融市場流動性驟縮,Fed為寬
救市、於同年4月宣佈銀行的槓桿限制會暫時綁一年,將公債、準備金排除在SLR規定的資產類別之外,藉以讓銀行擴張信貸業務,向手上現金吃緊的消費者、企業注入活水。

然而,SLR規定僅是暫且放寬,即將於今年3月底到期。若
綁不展延,部分華爾街銀行未來幾月或許會瀕臨資本要求臨界點,被迫減碼公債,或不再接受客戶存款。

在各國擁抱利率上升的新時代下,新興市場開始聽到警鐘響起。在巴西升息後,奈及利亞和南非可能很快就會跟進。此外,俄羅斯已比預期更早停止了寬
政策,印尼可能也會這樣做。

這些政策轉變的背景是:在美國祭出更大刺激措施下,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樂觀氣氛再現。這不只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債券殖利率,同時隨著資金流向其他地方,對開發中國家的貨幣造成壓力。

對於
掙扎於經濟復甦的經濟體而言,或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債務負擔激增的經濟體來說,政策轉變造成的痛苦可能最大。此外,消費物價的上漲(包括食品成本)將引發利率上升,可能對貧窮的國家造成最大的傷害。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1.9兆美元新一輪紓困計劃剛剛開始實施,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則紛紛加大購債力度。

在新興市場這一波接
加息背後,是全球糧價暴漲,導致各地通膨的飆升。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全球食品價格在2020年總體上漲了20%,進入今年後,多數主要農產品價格也開始上升。隨著糧食價格的上漲,包括蔬菜、食用油、糖、乳製品和肉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的食品價格都在上漲。不禁讓人猜測,下一個升息的新興市場會是那個國家,更重要的是,歐、美、大陸這幾個大型經濟體,最終是否能擋住這個趨勢。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首席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表示,糧食價格和通膨的題材在不平等問題上影響很大,這種衝擊會產生非常不平等的影響。她提到,土耳其和奈及利亞就有這種風險。她說,未來可能會看到新興市場一
串升息,試圖對應貨幣下滑的影響,並限制通膨上升,這個世界注定會非常非常不一樣。

二、德國時間3月16日,Volkswagen福斯汽車在2020法說會上宣佈了一系列電動車戰略,當日股價一度上漲超9%。福斯宣稱推出的標準電池能夠降低成本,據稱福斯已經做好了磷酸鐵鋰、高猛、鎳
錳以及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佈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T倫敦金融時報:「Volkswagen is the new Tesla ,Upside down markets return.」(福斯汽車是新的特斯拉,市場隨時可能反轉。)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Volkswagen Aims to Use Its Size to Head Off Tesla」(福斯汽車嘗試以規模經濟超越特斯拉;小標:「The German carmaker outlined ambitious goals to build battery factories as it ties its fate to electric cars. 」(這個德國汽車廠商用電池優勢,規劃出它押注電動車的藍圖)
●CNBC:「Volkswagen CEO says he wants to 'get close and then overtake' Tesla」(福斯汽車執行長 Herbert Diess說,他希望先拉近,再超越特斯拉)

分析解讀


特斯拉禍不單行,才剛剛看見過去一周由福斯汽車帶頭對特斯拉展開的反擊,我心想終於傳統車廠終於開始反擊了。接著在台灣,3月18日我就看見台灣電動機車市場龍頭光陽的高調對打GGR。接著3月19日,聽聞中國政府正在限制軍方、敏感行業國企和重要機關的工作人員使用Tesla 的汽車,理由是擔心這家美國電動車,可能導致國家安全信息的洩露。

今年的電動車產業真是精彩,德國時間3月15日開始,福斯汽車股價開
強力反彈,並在當地時間3月18日創下了2008年11月24日以來的收盤價最高紀錄, 收在327.2歐元。這是福斯汽車股價在德國證券交易所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也是有史以來股價表現最好的一周,因為投資者對其在電動汽車市場上超越特斯拉的計劃表示期待。

而事實上,福斯汽車在過去一周內
續發佈了多則新消息,都是有關新能源汽車方面的佈局和舉措,並有意將電能打造成福斯汽車新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平台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1月,福斯汽車CEO Herbert Diess就曾在Twitter上對Ellon Musk喊話,宣稱要爭奪Tesla的部分市場份額。在過去一周的完整交易日內,在福斯汽車股價大幅反彈的同時,Tesla 股價則是累計下跌了6%,市值縮水超390億元。

難道代表傳統的「大象」真的要開始起舞了?

事情起源於3月15日,福斯汽車集團舉辦的首次「電池日」活動。外界紛紛表示這是對Tesla的模仿。沒想到的是,福斯在活動中提出的目標更是宏大,讓大家意識到這次福斯來勢洶洶。

從2023年開始,福斯計劃推出統一的稜柱電池Unified Cell,它將陸續被安裝在集團旗下所有汽車品牌的電動車上,目標是到2030年,將有80%的車型都使用Unified Cell提供動力。

福斯
表示,要把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時100美元以下。要知道,過去10年電池的價格已經急速下降,從2010年的每千瓦時1100美元,降至2019年的每千瓦時156美元,而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2020年12月的統計,當下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已降至平均每千瓦時110美元。再加上福斯的歐洲6家電池廠、240GW的產能目標,以及一大批充電樁建設計劃,福斯擺明這回是玩真的。

在傳統車廠中,福斯是有這個實力的。UBS本月發佈了一份報告,就明確指出在電動汽車技術方面,福斯汽車僅次於Tesla。雖然在電池技術和軟體方面Tesla佔優勢,但福斯對汽車平台技術積累頗深。而且,雖然Tesla的市值是福斯的5倍多,但單論汽車銷量,福斯足足是Tesla的20倍多,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豐田,這表示其手中的現金流十分充裕。光是那計劃中的歐洲6個電池廠,就預計要投資超過290億美元。

不過福斯選擇在這個時候公開挑戰Tesla,最大的籌碼
是手中固態電池技術的進步。固態電池與目前主流的傳統鋰離子電池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解質。固態電池的優點是熱失控風險低、能量密度高、經濟性好。幫助福斯解決這一問題的,是一家叫做QuantumScape的固態電池製造商。除了福斯,QuantumScape最有名的投資人就是比爾蓋茲了。

2020年的時候,QuantumScape在固態電池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他們生產的電池,可以在15分鐘內充至80%的電量,而且可以在800個充電週期後,依然保持了80%的容量。目前每升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商用鋰離子電池的2倍。

QuantumScape用陶瓷分離器,取代傳統電池中使用的液體電解質,作為正負離子流動的介質。鋰離子電池發明者、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Stan Whittingham表示,「製造一個固態電池最困難的部分,是需要同時滿足高能量密度、快速充電、長循環壽命和寬溫度範圍工作等多個要求。數據顯示,QuantumScape的固態電池完全滿足所有這些要求,如果該公司能夠將這項技術投入大規模生產,它就有可能改變整個行業。」

福斯的高調入局,很可能意味著汽車市場即將迎來新的洗牌期。近期Tesla的股價異動,表明這個目前電動汽車行業的龍頭老大,位置
談不上「穩如泰山」。如今傳統汽車企業正式下場,並有了殺手和時間表,Tesla接的住嗎?

在過去一周內,除公佈了激進的電池目標外,福斯汽車隨後又公佈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它表示,預計2021年將交付超過45萬輛純電動汽車,這是2020年總產量的兩倍多;到2025年,每年銷售目標是300萬輛電動汽車。

如果福斯汽車能實現上述目標,到2025年,福斯汽車在電動汽車銷售方面將有可能趕超Tesla,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除福斯汽車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傳統汽車巨頭們在資本市場上同樣也在崛起,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BMW等。

這些傳統的巨頭車企曾一度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正盛時,落後於電動車新勢力,而如今,他們可能正在透過全力轉型來實現「大象轉身」。整個電動車市場將發生革命性的大變化,我想,三分天下的格局即將來到。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的封面故事,看似對中國充滿敵意。在橘紅色的封底前,我們看見一隻巨大的,戴著共產黨袖徽的左手手掌,它用力壓著一群象徵香港雨傘運動的人群,卻讓一個鞠躬哈腰的人影安好的站立在手掌之上。上面一排白色字體:「The brutal reality of dealing with China」(和中國打交道的這個殘酷現實)。

本週經濟學人用了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闡述這個議題。封面故事是「給自由世界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問題:隨著中國的崛起,它應該如何確保繁榮、降低戰爭的風險,以及保護自由價值?」

香港藐視了那些尋求一個簡單答案的人。即使中國打壓了那裡的民主,香港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見的金融繁榮。相同模式的政治壓迫和商業打壓,在中國也不遑多讓。2020年,中國在新疆打壓人權、發動了網絡攻擊,並開始威脅鄰國,而且
加劇了習近平周圍的人格崇拜。但是也就在同一年,中國大陸仍然吸引了全球1630億美元的新跨國投資,中國甚至正在向已投資9000億美元的外國人,開放著中國的資本市場,借以標誌著全球金融的重大轉變。

某些人建議西方世界應該設法切割中國,以試圖孤立它,來迫使它進行改變。如果這個方式可以成功,那
這樣的代價或許值得付出。但有很多理由可以相信,西方不能依賴懲罰中國,來讓共產黨失去權力,我們得研究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