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5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4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4.2%,漲幅高於3月的2.6%,創2008年9 月以來最高年增率。
但股市反應激烈,投資人陷入恐慌,我們得怎麼解讀後續發展?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rbes富比士:〈Is Inflation A Long-Term Threat, Or Just A Temporary Pop?〉(通貨膨脹是一個長期的威脅,還是只是一個暫時的響聲?)
●FT倫敦金融時報:〈Inflation wild card unsettles markets〉(通貨膨脹戲弄著不穩定的市場);小標:〈Investors will have to make a call on whether shift in consumer prices is transitory or a regime change〉(投資人必須明白,消費者物價變化是暫時的,還是趨勢變化)
●WSJ華爾街日報:〈Everything Screams Inflation〉(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通貨膨脹尖叫) ;小標:〈Investors are woefully unprepared for what may be a once-in-a-generation shift in the market〉(投資人悲傷的發現,自己對這個一生難得一見的市場變化毫無準備)

分析解讀

5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2%,漲幅高於3月的2.6%,更創下了2008年9 月以來最高年增率。經季節調整,4月CPI月增0.8%,漲幅還是高於3月的0.6%。

如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所謂的核心物價較去年同期更是上漲了3%,已經創下1995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COVID-19疫情雖然趨緩,但聯邦政府的撒鈔紓困以,及民眾儲蓄增加下的刺激消費,都讓通膨壓力廣泛且沉重。這會不會影響潛在的投資回報,以及投資者應該採取的保護措施是什麼呢?

事實上,金融危機以來,過去十年股票和債券價格的上漲,都是因為長期為了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導致的全球QE(量化寬鬆)。在全球經濟突然關閉將近一年之後,經濟活動又開始加速增長,合理的結果,當然就是通貨膨脹預期的激增。

現在但是令投資者困惑的是,現階段通貨膨脹的前景到底如何解讀?

現在擔心通貨膨脹衝擊的投資者,正面臨兩難境地,從以下三項經濟及就業市場的轉變,可以觀察:

1.被視為抵禦這種風險的傳統避險工具的一些資產,例如抗通膨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簡稱 TIPS),和大宗商品,已經開始明顯的上升。

實際上,一定時期內通貨膨脹一直很熱,歷史確實為那些太晚購買昂貴的通貨膨脹保護措施的人提供了警告。過去的通貨膨脹警報,是在2000年代初互聯網泡沫破滅後,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恢復期,事實證明,兩次都是虛假的曙光。

在經歷了短暫的疫情衰退之後,人口老齡化和根深蒂固的通貨緊縮趨勢,以及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成本下降,這些因素短期之內是不會減緩的。因此,許多投資者和FED預計,今年的通膨還是「暫時性的」。

但是,對抗通貨緊縮的力量,卻是過去一年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最大的依據。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當然,物價上漲的壓力就蠢蠢欲動。

但截至目前為止,聯準會多位官員仍然表示,今年通膨雖然會升溫,但不會太強,預料只是短暫現象,供應鏈問題解決後就會緩和。

不過美股確實賣壓沉重,道瓊指數一度重挫681點,創3個多月來最糟表現。科技股一蹶不振,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甚至跌逾4%。

反映市場利率預期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最新通膨數據公佈後竄升,從昨天的1.62%升至1.69%,創3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素有美股「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VIX),盤中一度衝破28,有別於前兩個月多保持在20以下的格局。意味美股短線波動,恐隨通貨膨脹憂慮升溫而加劇。

過去40多年來,財金政策都以打擊通貨膨脹為優先要務,對投資人與消費者友善的政策不再流行,不只美國,全球許多國家皆然。但很明顯,投資人對這個轉變並未做好準備,可能是因為很難指出此種歷史性轉捩點的確定位置。

「狼來了」是否會真的出現,沒人知道。而疫情過後的支出激增,加上供給能力受限所引發的短期通膨壓力,可能是大轉變的起點。

無論是之前葉倫主政,還是現在鮑爾擔綱,Fed都重視充分就業這項這第個指標。Fed尤其聚焦於邊際勞工的福祉,包括少數種族,因此有意使景氣的熱度處於正常水準,這就是Fed不容易快速升息的主要原因。

川普大幅降低企業稅率,因此早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前預算赤字已經暴增;拜登上任後更願意大筆花錢,而民調顯示他新提出的兩項支出計畫(美國就業計畫和美國家庭計畫)也得到多數民眾支持,雖然他也主張提高企業及富人的稅負。

但我們也無法否認,通貨膨脹的壓力,最可怕不在於它會不會發生,而是它的預期性。尤其現階段,運行超過40年的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現在「全球化」已經過了頂峰,所以希望藉著全球化,讓全世界的產品在全球不同國家能有大致相同的售價,這種情形已不在存在。區域化的競爭,會讓物價上漲的壓力變大。

2.人口老齡化

全球化的好處之一,就是當本國勞動力擴張減速時,可以用外勞來取代;而美國過去十年來人口增加率,也是1930年代以來最低。當勞工面臨的競爭壓力下降,且較不擔心企業外移時,他們就能要求較高的工資。

3.勞工權力大增

拜登政府強力支持工會,且組織工會也可能比以往容易。近年來朝向「零工經濟」發展的趨勢,能夠增強勞工市場的競爭及壓低勞工所得,但現在這種潮流已經受到國家的壓力,且多個歐洲國家也打擊企業規避雇用法規的作法。美國勞工部長最近建議,許多美國「零工經濟」領域的勞工應被劃歸為雇用人員,讓他們得享更多權益,不過,這樣企業的成本也就更高了。

上述的三項轉變都在慢慢進行之中,且除了入口結構因素之外,每一項轉變都有很強的政治後座力。如果我們的確處於轉捩點上,此時如果犯錯,代價將非常之高。

投資人在殖利率僅1.6%時買進10年期美國公債,一旦通膨升高,將會損失慘重。即使通膨率達到2%目標一段時間,投資人也將損失購買力;如果年通膨率升到3%,即1990年代的平均水準,則公債投資人將非常痛苦;如果通膨率升到1980年代時平均5%的水準,對公債投資人而言將是「大屠殺」。

現在就認定定通膨將一路衝高,仍言之過早。但如果在建立投資組合時完全不考慮通貨膨脹,那你的風險會更大。

二、5月14日,一個由美國兩黨參議員組成的小組公佈了一項520億美元的提案,將在5年內大幅提高美國半導體晶片生產和研究水準。
看來半導體的競賽已經擋不住,台灣半導體護國神山的挑戰很快就會來到。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Biden's infrastructure plan will bolster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ommerce Secretary says〉(拜登的基礎建設計劃,將著重推動半導體產業)
●CNBC:〈The global chip shortage is starting to have major real-world consequences〉(全球晶片短缺將,對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Reuters路透社:〈Intel seeks $10 bln in subsidies for European chip plant〉(英特爾向歐洲尋求100億美元的補貼)

分析解讀

5月14日,幾位美國參議員公佈了美國半導體製造五年扶植計畫,規模高達520億美元。據瞭解,起草這個方案的參議員包括民主黨籍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維吉尼亞州參議員華納,以及共和黨籍阿肯色州參議員柯頓等人。

這幾位參議員認為,面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的崛起,以及晶片短缺衝擊汽車業與其他產業,美國必須商討出折中做法應對。

這項提案,預期會納入參院本周將討論的「Endless Frontier Act 無盡邊疆」法案之內,該法案準備撥款逾1,100億美元,用於支援美國的基礎與半導體先進技術研發,以期更能與大陸競爭。

其實這個情況情有可原,大力扶植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的人士強調,美國在1990年時,在全球半導體與微電子製造的占比還有37%,現在只剩下12%的晶片在美國製造。

另外,美國遊說團體「半導體聯盟」積極爭取政府補助國產晶片。美國半導體聯盟是由蘋果Apple、Microsoft、Intel及TSMC等60多家廠商組成,成員除半導體廠外,還包含上下游業者,主要向美國爭取補助,鼓勵在美國境內從事晶片製造業務。

但台灣疫情的突然爆發,也讓許多國家憂心忡忡。韓聯社引述南華早報的報導指出,若未能阻止疫情向南擴散,台灣經濟可能面臨最糟局面。

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Tony Phoo指出,若確診者持續增加、疫情向南擴散,半導體業等製造業工廠勢必受影響關閉,影響產能,可能造成全球半導體供給不足問題更加惡化。

無巧不巧,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5月14日剛好分享了英特爾年度企業責任報告,並強調該公司往2030年目標實現進展。基辛格認為,由於有四股「超級力量」推動,數位科技正以更快的速度改變世界,這四股超級力量分別是雲端、由5G推動的連網性、人工智慧(Al),以及智慧邊緣。

Gelsinger談到,上述四項之所以被稱為超級力量,是因為彼此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讓影響力得以加乘,它們正在重塑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個層面。

但同時間,歐盟打造半導體聯盟雖然想要拉英特爾助陣,不過對方獅子大開口要求巨額補貼,引起德國媒體正反兩極的評價。

英特爾(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最近訪問柏林和布魯賽爾,表達有意加入歐洲半導體聯盟,並在德國建晶圓廠的意願。不過強調,為了與台灣和韓國競爭,前提是德國政府必須提供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300億元)的補貼。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認為,英特爾的要求情有可原。目前全球只有台積電、三星、英特爾有能力生產先進晶片,前兩家享受母國的規模經濟優勢,對投資歐洲興趣缺缺,只剩下英特爾有意願,儘管技術離前兩者有一段距離。給一家企業這麼多補貼是很大的冒險,但如果英特爾不來投資,歐盟除了繼續依賴亞洲之外沒有其它選擇,毫無翻身機會。

不過,另一家德國重要財經媒體「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則不看好英特爾的雄心。「經濟週刊」指出,英特爾技術不如台積電和三星,不可能拿到蘋果(Apple)等大廠的訂單,季辛格想自製晶片又寄望代工業務追上競爭者,根本不切實際。

Gelsinger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督促德國政府針對補貼盡快做出決定,他說:「現在是歷史關鍵的一刻,我們還能扭轉下滑趨勢,減少對亞洲廠商的依賴,如果再拖5年就太晚了。」

歐盟為減少對進口產品的依賴,5日將公佈新的工業政策,準備全面強化半導體、雲端、電池芯、氫能源等未來產業的生態系。

到底歐盟會不會跟英特爾合作,我的觀察如何?

在此引述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佈《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報告強調,半導體的未來將面臨三大挑戰:屬地主義/民族主義、供應鏈短缺問題,及人才管理危機。

民族主義者之下的貿易環境,對半導體公司構成了挑戰。53%的受訪者(較去年上升16%)表示,屬地主義是半導體產業中最大的威脅,包含跨國租稅協定、邊界貿易協議、關稅、法規及國家安全等議題。中國及美國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將增加貿易成本壓力、增加供應鏈管理的複雜度,及影響半導體生態系。

台積電是世界半導體產業龍頭,去年營收六成來自北美,近兩成來自中國。如何在兩個地緣政治強權之間獲得平衡,其實是不容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早就預言,台積電會是地緣政治必爭之地,美國要它,歐盟邀它設廠,大陸也想將台積電納入囊中。

台積電去年宣佈在亞利桑納州投資35億元,興建五奈米先進晶圓廠;近日再宣佈將投資29億美元,在大陸南京廠擴建28奈米晶圓產能;這本是台積電在美中地緣政治求取平衡的策略,但這也反應出台積電面對兩大強權,已有點捉襟見肘。

拜登繼邀請19家半導體業者舉行供應鏈高峰會,又稱將提撥500億元,建立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既想圍堵中國半導體業,也想加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建置。

2020年確實可能會是台灣護國神山的頂峰,能不能再造巔峰,就得像《經濟學人》文章說的:
「截至目前為止,中美雙方都沒有直接幹預台積電的決策,或許是因為兩方都認為現行手段最為適合,可以幫助他們達成各自的科技目標。然而,如果晶片製造的重要程度繼續攀升,中、美就可能會出手,不讓它(台積電)單獨生存下去。」

看來這確實需要有智慧的政治家來權衡取捨,幫台灣找到戰略了。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經濟學人》共用了十篇文章,對Covid-19的疫情狀況做了一個重新的模型估算,他們成功揭露了這場疫情的真實狀況,並對全球提出了緊急的呼籲。

在黑漆漆的封底前面,我們看見的是一隻橫空出世的疫苗針筒,左上緣一段白色文字:「Ten million reasons to vaccinate the world」(一千萬個用疫苗治癒這個世界的理由);右下方則是:「Our new model of the true deaths toll from Covid-19」(我們針對Covid-19的真實死亡人數新模型)。

《經濟學人》在整本雜誌裡方方面面揭露了一些截然不同的實際狀況,並語重心長的呼籲,除非疫苗的供應能夠很快的送達貧窮的國家,否則《經濟學人》認為,印度正在經歷的場景很快會擴散到其他地區。

模型顯示 「Excess Death超額死亡」人數是官方公佈的三倍,而更重要的一個發現是Covid-19對相對貧窮族群的打擊超過想像。也許最終能夠阻止疫情慘況的就是疫苗接種,然而短期內,疫苗會催化貧窮與富裕國家之間的差距。不久之後,富裕國家的Covid-19死亡人數會隨著疫苗接種而慢慢下降,但貧窮國家的大多數人卻有可能因為疫苗接種的困難,而必須暴露在疫情的威脅。

不過《經濟學人》認為,疫苗的擴產在2022年前就可以跟上腳步,還公開表示拜登的開放專利訴求是錯誤的,因為這些呼籲虛偽而緩不濟急。貧窮國家不是因為價格而被市場遺忘,真正的原因,是全球疫苗必須通過COVAX,這個由捐助者資助的全球分銷計劃進行分配。

我認為,《經濟學人》提供的模型估算不是危言聳聽,它告訴我們Covid-19隱藏版的數據背後真相。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東南亞,這個屬於6億5000萬人的家園,迄今為止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出現大量的疫情死亡人數。

不止台灣,Covid-19仍在全球各地肆虐,但疫苗確實創造了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一個機會。《經濟學人》呼籲這個世界不要白白浪費它,我願意舉雙手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