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6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 Facebook 提起反壟斷訴訟遭到了反轉,Facebook解除了出售Instagram和WhatsApp的威脅,成為繼Apple、MSFT、Google、Amazon 後,第五家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企業。頻遭逆風的科技企業後續會怎麼發展?我們要怎麼看投資趨勢?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N:〈Facebook's antitrust win doesn't put Big Tech stocks in the clear〉(臉書在反壟斷官司的勝利,並不能保證科技股票的未來)
●CNBC:〈Chinese ridesharing giant Didi aims for $60 billion valuation in IPO〉(中國的出行巨頭滴滴爭取600億美元的IP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Big Tech: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科技巨頭:你應該知道的所有事情)

分析解讀

監管逆風最近頻頻吹向了科技巨頭,但有兩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個就是FB在反壟斷官司的先馳得點。

眾所周知,自2020年7月,科技四巨頭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聽證會結束後,四巨頭就深受反壟斷法(Antitrust)的纏身。

2020年底,Facebook進一步遭到多位州檢察長指控,Facebook併購Instagram和WhatsApp的兩起交易案是不合法的,他們認為Facebook已成為反市場競爭的指標性社群巨頭,不斷透過併購、排擠未來可能成為競業的新創公司,使用戶沒有更優質的選擇,損害用戶的利益。

Facebook的反壟斷案一度成了美國20年來最重大的反托拉斯案。這次官司打贏,讓FB當日的股價直接大漲4.2%,成為繼科技巨頭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之後,第五家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科技企業。

另外,滴滴(6/30)在NYSE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後股票還大漲,市值一度攀升至接近800億美元的規模,一時之間好像前陣子的科技陰霾一掃而空,但,科技產業真的又迎來了美好的明天嗎?

其實吧,科技股在經歷了2020年的強勁漲勢後,2021年初投資人就將目光轉向價值股,使得科技股表現受挫。但最近似乎又再度開始異軍突起。

拜美國政府基建案與科技業獲利前景光明所賜,近期科技股再次獲得投資人青睞。臉書2021年迄今,股價已經勁升了將近30%;微軟2021年迄今,股價累計大漲逾43%,日前市值站上2兆美元,加入蘋果的行列;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緊追在後,兩家巨頭市值逼近2兆美元。

科技股未來看似頗有想像空間,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依然處於相對低檔,科技巨擘能夠繼續以低廉的成本融資,為未來的成長機會籌措資金,例如收購和研發開支等。
2,新冠肺炎疫情掀起了遠端工作和網購熱潮,消費者與企業行為改變可能延續,科技大廠將能受惠。越來越多員工喜歡居家辦公,不論是永久在家工作,或是混合式工作模式。
3,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基礎建設大舉開支,政府擬斥資建立5G技術,基建案更可望帶動大型科技公司股價上漲。
4,為了滿足經濟活動與人口集中帶來的強勁需求,數據中心的供給成長明顯集中在都會區,並牽涉到雲端營運、電力供給穩定度、光纖網路連接能力等關鍵技術,進而衍伸出更龐大的商機。

也因此,全球網際網路流量與數據量的激增堪稱空前,舉例來說,通訊工具軟體Microsoft Teams與Zoom的用戶增加了九倍,月平均家戶寬頻使用量的年增率也大增40%,使用行動電話的平均時數也增加了35%,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應用與進步,持續強勁的上升中。

那在2021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科技產業趨勢呢?我個人推薦今年度值得關注的五大科技趨勢,包括Open RAN、AI加速、工業數位轉型、第三代半導體,以及數位資訊醫療照護等。簡單說明如下:

1,Open RAN
5G系統需要更大的行動數據量與設備連接性。為了達到所謂的擁有三個主要核心特性:大頻寬、大連結、超低延遲,全球電信營運業者都希望有機會與第三方設備供應商合作,來推動介面的開放性,並走向標準化的制訂,如此才有機會降低設備成本。因此,5G無線接取網路的基礎架構,必須走向開放化、虛擬化、靈活性以及與節能等趨勢。
透過O-RAN這樣的開放架構,未來營運商可跳過傳統電信設備商,直接向硬體設備業者採購電信設備,除了有利於創建高靈活性的下一代無線網路,台灣資通訊廠商更有機會切入此傳統封閉的電信設備系統,建構出一套新的商業模式。

2,AI加速
當前防疫所需的非接觸性應用、未來新常態的遠距應用,以及實現永續發展的自動化應用,讓人工智慧(AI)炙手可熱,從分析大數據的雲端平台,到即時決策的邊緣終端,凡是數據所在,都會看到AI更顯著地牽引著各大產業的變化。
國際數據資訊(IDC)2020年推出的報告預測,全球在AI系統上的支出將加速成長,2019~2024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高達20.1%。

3,工業數位轉型
工業數位轉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工業互聯網」。從一般生活層面、企業端,到製造業,都正經歷著一波數位轉型的革命。
事實上,不管任何企業,數位轉型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例如正在工業4.0的框架下,加速邁向智慧化的製造業也不例外。製造業涵蓋多項設備,正以智慧工廠為目標,並朝向「自主化」的趨勢發展。

4,第三代半導體
第三代半導體有什麼不同?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寬能隙(Wide Band Gap)」上。
能隙是一個基礎的物理學原理,主要用來研究電子運動的現象,其所產生的效用,就是導電性的差異。能隙越寬,電子越不容易越過,當然也就越能承受高電壓的系統應用。
所以跟傳統的矽材料相比,使用寬能隙材料的半導體產品,就展現出對於大功率系統和較高溫的環境有良好的適應性。這些特色正好符合了當前產業趨勢的需要,例如電動車、再生能源、工業4.0、5G等。這些應用的最大特色,就是採用高功率的電路設計,也因此使用寬能隙材料的元件就受到市場的青睞。

5,數位資訊醫療照護
在2020年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之際,防疫科技和醫療照護產業相關的人力、技術及產品的需求都很迫切,也讓個人智能健康照護與數位照護服務系統的成效倍受矚目。例如其中的醫用輔助軟體、生理偵測系統及遠距問診等設備,正促進數位資訊及遠距醫療發展。

二,7月1日,聯合國公佈了一份報告指出,除了部分西方市場以外,今年國際遊客停滯不前,造成了2.4兆美元的損失;旅遊業預計,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復。今天就讓我們認真解析一下觀光產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UN data shows Global Economy Could Suffer $4 Trillion Loss on Tourism Drop〉(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將因為觀光旅遊的下挫,損失四兆美元)
●Financial Times倫敦金融時報:〈Delta variant leaves southern Europe struggling to save summer tourism〉(變種病毒讓南歐國家努力拯救夏季旅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Bring Back the Tourists〉(把觀光客帶回來)

分析解讀

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最大的慶幸就是:還好疫情爆發前該去旅遊的地方都去了;最大的遺憾就是:下次還能夠無憂無慮帶著行李走天下的時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然後看著你手上那些日本、歐洲的旅遊照片,除了懷念,還是懷念。

對我而言,我更想知道的是那些曾經在我們旅行中扮演一角的導遊,空姐以及和航空旅行有關的所有人,現在過得如何

最近有位我在法國旅行認識的導遊,在臉書曬了他改當外賣員的照片,讓我感覺難過。沒想到這兩天又看見台灣觀光巴士e-go決定縮減80%的同仁,福和客運八月份開始停駛,觀光產業確實很慘。

是的,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和聯合國的世界旅遊組織(UNWTO)發布的報告:2020年國際入境人數較2019年下降73%,旅遊和相關產業今年預估,將造成2.4兆美元的損失,而去年和今年的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逾4兆美元。報告也預測,國際旅遊業要到2023年,才會完全恢復至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水準。

報告顯示,在全球GDP流失的產值中,開發中國家的比率高達60%。報告還指出,全球觀光業的景氣復甦非常仰賴疫苗接種率,但目前各國的接種率卻出現明顯落差,有些國家的接種率不到1%,有些國家卻超過60%。

因此,在法國、德國、瑞士、英國、美國等接種率較高國家,疫情對觀光業的衝擊逐步減緩,但疫情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仍嚴重,必須嚴格的管制。

無論如何,很多國家已經坐不住了。歐盟7月1日正式啓用了「新冠數位旅行護照」,持有者將可免於隔離,可已讓歐盟各國遊客旅遊時更便利,也有利於重啓歐盟內部旅遊觀光業。不過歐盟在規劃這項證明時,設有「緊急剎車機制」,如果某國或某地區疫情惡化,會員國可喊停,重新對持有證明者啓動隔離或檢測措施。

歐盟啟動這項機制,也可以看出歐洲各國的觀光業在疫情中受創頗重。

無獨有偶,西班牙衛生部長Carolina Darias也宣佈,他們將對全世界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者「開放邊界」;而泰國更早,在6月22日就通過了「普吉島沙盒計畫」(Phuket Sandbox),讓外國旅客從7月1日起「有條件進入」普吉島觀光。

旅遊業的崩潰,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2018年旅遊業對該年全球GDP貢獻了10.4%;而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國目前仍實施旅遊禁令之下,該產業也面臨嚴重的挑戰。

而對不同經濟體的影響也不一樣。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中,有「國際旅遊業」(International Tourism)一欄,紀錄了國際旅遊業在某個國家GDP的佔比,除能觀察到國際旅遊業對特定國家整體經濟的貢獻,也能藉此知道有那些經濟體最容易受到旅遊衰退影響。這一指標,從列支敦斯登和摩納哥的98%,到澳洲的11%不等。由此可見,對某些國家來說,觀光旅遊業的衰退對整體經濟的影響特別的大。

還有哪些因素將影響經濟的脆弱性?

首先,最重要的是「平均收入」(Average Receipts)。「平均收入」呈現的是所有旅客在度假期間於該經濟體的消費。換句話說,即一個國家可將此數值轉換成經濟收入。

此外,隨著對社交距離與個人空間愈受重視,這種對旅遊質量勝於數量的關注,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另外就是旅遊業的季節性因素。歐洲經濟體如西班牙與義大利尤其依賴夏季旅客,因此今年疫情的爆發時機,對他們來說真是太糟糕了。

還有一個要考量的是,那些受新冠疫情影響最深的地區,將很難洗刷污名,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往日旅客水準。

難道新冠肺炎只帶來嚴重影響,而沒有任何好處嗎?其實,新冠肺炎可以治癒「荷蘭病」。

所謂的「荷蘭病」(Dutch disease),指的是當國家過度依賴某一個產業,而將所有資源過度集中於此;當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可能導致產業間失衡,並加速其他產業衰弱。

新冠肺炎可能帶來另一個轉機,就是那些對旅遊業有著不健康依賴的經濟體,促使他們出現更多元化的改變,並採取更多改革計劃。新冠肺炎危機被許多人描述為一種重新分配的衝擊(reallocation shock),因此看到一些國家採取行動、減少對旅遊業的依賴也就不足為奇。

以台灣來說,旅遊業龍頭雄獅旅遊就表示,在疫情影響消除、旅遊產業全面恢復前,「旅遊將會是奢侈品」。未來旅遊會變成什麼樣的型態,還有很多未知數,將依照全球疫情的變化、各國的國情,逐步解封開放的進度等因素變化。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全面恢復之前,旅遊花費將會越來越貴。

針對各產業因疫情而衍生出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行為,我們統整出四大面向:產業經濟的衝擊、消費信心的受創、數位工具的崛起,以及以「家」作為據點。

1,產業經濟的衝擊
台灣的疫情控制得當,但旅遊休憩業仍受到相當大衝擊。受影響的產業橫跨交通運輸、飯店、餐飲、免稅店、旅行社等產業。究竟,台灣的旅遊休憩業如何在「後疫情時代」進行數位轉型?
KPMG估計,2020年全球的觀光旅遊市場約下降了20%,全世界的餐廳、夜店與觀光商業模式的版圖與消費模式,也將跟著重新洗牌。台灣與帛琉前陣子推出了「旅遊泡泡」,但後來也無疾而終。

2
消費信心的受創
因為疫情衝擊,使得人們面對面交易與溝通的機會驟減,消費者對於溝通的清晰度與消費體驗,以及價格的透明度越來越重視。而因為對於未來旅遊法規的不確定性,消費者也愈來愈重視退費的機制。對於未來的觀光旅遊業者來說,商譽將會變得更加的重要。

3
數位工具的崛起
對於旅遊休憩業,數位化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年輕消費者的黏著度。在疫情的這段期間,線上訂票與預約都有爆炸性的成長,而線上體驗與更便利的功能,將成為消費者在抉擇平台時的重中之重。

4,以「家」作為據點,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的改變
KPMG認為,「家」可指的是「住家」,也可指的是「國家」。以「住家」的角度來看過去的一年,許多的消費行為都發生於線上或是在家的附近。對於旅遊休憩業,許多的飯店將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方案,如:單日體驗、臨時辦公室租借等,讓既有的營運成本可以得到舒緩。
KPMG在2020年的調查也指出,因旅遊限令,約35%的消費者會選擇在住家附近的飯店過節,體驗「偽出國」。
以「國家」的角度來看,國旅的市場勢必是各家旅遊休憩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但在需求不變、供應變多的前提之下,業者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商業模式,將變成成敗關鍵。

後疫情時代,整個觀光旅遊業都會產生許多的變化。

台灣的旅遊休憩產業在疫情爆發前,看似蓬勃成長,但也充滿了隱憂。因國旅的花費居高不下,許多消費者寧願選擇出國旅遊。導致許多傳統旅行社開始不提供業務底薪、甚至還有不少靠行員工出現。

在疫情爆發後,國旅雖然有出現一波因報復性消費所造成的成長,但若業者間持續的削價競爭,恐將產業帶往泡沫化的發展。期勉政府能利用機這個會整頓國內旅遊,業者也能將這次的危機視為停整體質的契機,修正既有商務模式、檢視服務缺口。

就KPMG的觀察,疫情期間,外籍移工的人口不降反增。據勞動部統計,2020年3月底外籍移工在台人數71.9萬人,年增1.9%,或許政府也該好好思考與規劃,吸引這群潛在新興客群在台觀光--這是KPMG提供的反向思考與建議。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在這期的封面故事上,是一序列連結在一起的新冠病毒,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五個突刺蛋白,帶著不同的顏色特別顯眼。是的,《經濟學人》想表達的正是最近困擾人心的變種病毒。上面一排白色大字:「The long goodbye」(漫長的告別)。

《經濟學人》這次共用了14篇文章,探討疫情過後的情況。

文章一開始就問了一個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疫情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隨著疫苗接種人數全球超過30億人次,疫情過後的生活其實已經隱然若現。《經濟學人》認為有兩個事情其實昭然若揭:首先疫情的最後階段將會漫長而充滿痛苦;另外Covid-19將留給我們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經濟學人》發佈了他們製作的新常態指數。以疫情前的平均值設定為100,它追蹤了50個國家(佔地球人口的76%)的航班、交通和零售等數據,發現這個數據現在是66。雖然是去年四月疫情剛剛爆發時數據的兩倍,但跟疫情前比起來,還不到一半。

Covid-19其實揮之不去,仍然在許多國家大力的肆虐。造成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疫苗接種的不完整。因為疫苗分配不均,使得疫苗不足的國家更加容易感染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儘管今年全球將產出大約 110 億劑的新冠疫苗,但據估計,要讓所有人注射到疫苗,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如果自私的富裕國家高估了自己需要的數量而刻意囤積疫苗,則恢復常態需要的時間將拉的更長。但即使是已經接種疫苗的富裕國家,其實離正常的生活狀態也還很遙遠。

耶魯大學的教授Nicholas Christakis指出,疫情過後他觀察到的三個轉變:
1,集體威脅感催生的國家權力放大
2,日常生活被破壞所導致的對人生價值的重新追尋
3,瀕臨死亡感留下的對疾病的戒慎警戒,以及對刺激的極端追求

每個變化都會以各自的方式,標註在不同的國家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