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7月23日,路透社引述了企業、經濟學與航運學家觀點,指出以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病、德國與中國大陸爆發的自然天災,以及針對南非主要港口的網路攻擊,這些事件正推動全球供應鏈走向崩潰,威脅著原物料、零件與消費品的流動。疫情給供應鏈造成的傷疤肯定難以修復,台灣應該有什麼樣的思維應對?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rbes富比士報導:〈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at Can Help Evolve Your Supply Chain〉(如何從美國國防部的供應鏈報告,學會供應鏈升級)
●CNBC:〈The rapid growth the U.S. economy has seen is about to hit a wall〉(快速增長的美國經濟差不多要撞牆了)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Supply-Chain Executives See Long Road Ahead for Diversity Efforts〉(供應鏈專注在未來的多元化,以分散風險)

分析解讀

Delta變種病毒株已摧毀亞洲部分區域,多個國家切斷水手的陸上交通幹線,導致船長無法輪替已疲憊的船員。據統計,約10萬名水手在任務結束後,仍困在海上無法返航,這與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的封鎖強度相同。

與此同時,扮演全球經濟巨頭的中國大陸與德國,都傳出致命洪水,並破壞還沒有自疫情完全復甦的全球供應鏈,損害的經濟活動可能達數兆美元。

扭曲的供應鏈也波及美國與中國大陸,兩者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生產的40%以上,而兩大經濟引擎遭受波及,當然也會導致全球經濟走勢疲緩,各種商品與原物料價格上漲。

無獨有偶,本來看起來最強健的美國也扛不住了。7月21日,美國聯準會發佈了最新的美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認為美國的供應鏈中斷變得更加普遍,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制衡經濟進一步復甦。美國FED這份報告,是根據美國聯準會下屬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編製而成。報告認為,美國供應鏈中斷更加普遍,企業面臨原材料和勞動力短缺、交付延遲、消費品庫存低等困境,將推動價格進一步上升。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也顯示,6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增長5.4%。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類,物價同比上漲4.5%,為30年來最大漲幅,遠高於美聯儲宣佈的2%的目標。物價上漲和通脹擔憂引發美國各界廣泛關注。

一天後,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兩黨特別工作組,7月22日也發表了報告,認為美國政府有責任與工業界和盟國一起,透過增加來源的多樣性來減輕關鍵的國防供應鏈風險,提高應急能力並增強彈性。

另外,2021年6月的白宮供應鏈報告,不只是宣吿拜登政府有意尋求更多預算,以補強四個重要產業的供應鏈弱點和健全監管,也呼籲企業擴大產能,以配合政府有意推動的重大經濟議題。

這四個重要產業分別是半導體、高容量電池、關鍵礦物和原料,以及藥品和活性藥物成分(API)等,四項關鍵產業的供應鏈彈性。

針對美國供應鏈彈性遭新冠疫情弱化,白宮工作小組在6月發表報告,提出重建供應鏈彈性的建議。美國政府將扮演推動重建的核心角色。公佈該報告的目的,是讓民間部門預知政府有意採取的行動和提撥的預算,以預先協調各自的供應鏈計畫和優先項目。

疫後的供應鏈傷害,看起來似乎是越來越嚴重。這份報告不僅具體列舉美國未來的四個重要產業,也提出了六個建議,這六個建議同樣值得台灣參考和深思:

建議一:投資應該以重建和創新為主
只有政府直接投資,才能透過製造業生態系、多樣的中小供應商以及技術工人,重建可提升創新和科技領導地位的基礎設施。
除了以500億美元的新投資來支持美國的半導體製造和研發外,報告也建議投資150億美元在全國性充電基礎設施,以支援電動車發展。
報告同時提出建議,政府可以透過退稅、稅務優惠、優惠融資等財政措施,以政策鼓勵、扶持相關產業。

建議二:獎勵民營企業
報告呼籲,藉由小型企業管理局 (SBA)的貸款和投資計畫,支援中小型和弱勢企業,以分散關鍵供應鏈的供應商。

建議三:善用採購力
公共部門有強大的採購力,可戰略性地利用以強化供應鏈彈性、支持永續性,和設定國家優先目標。例如,聯邦車輛電動化可推動私人部門採用電動車,以及加快高容量電池的發展和建立全國性充電基礎設施。

建議四:善用政治力
報告也提議,可以善用國際組織和國際話語權。例如,美國政府可以利用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來強化貿易規範和執行工具。藉由反對補貼、傾銷等對美國製造業和整體產業不公平的作法,政府可強化美國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工作小組建議,美國應把供應鏈彈性納入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中。

建議五:善用標準制訂權
標準制訂權為監管者的政府有各種提振彈性的工具,為了對抗海外關鍵資源開採與處理的集中,以及供應短缺的風險(這裡說的主要是中國)。報告強調,美國政府應該擴大關鍵礦物在美國的生產和處理地點。

建議六:職能再訓練
報告指出:「美國勞工必須是供應鏈彈性的基石。」報告發現的弱點之一是,美國製造業產能喪失,導致研發、創新和技術性勞工,其擁有的製造技術知識喪失。工作遷移海外,導致美國勞工整體技術水準下降。所以如何在職訓練,將是未來重要的課題。

總而言之,報告提出的各項建議有一個共同主題,舊式恢復供應鏈彈性將只有透過美國政府、盟國和貿易夥伴,以及民營部門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而且美國政府必須扮演領導角色,利用其資源在投資、獎勵、善用影響力和訓練上。

這六項建議非常值得台灣參考和深思,如果未來供應鏈朝向全球產業分化甚至區域化發展,台灣將深受影響。

二,7月20日,研議多時的「台灣創新板」與「戰略新板」正式開板,兩大板塊目標鎖定具潛力的新創企業,並扶植台灣的獨角獸企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台灣還在迷戀獨角獸。台灣到底應該怎麼對待獨角獸現象?獨角獸的未來發展又會如何?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Big Tech Startups Spring Up in South Korea〉(大型科技公司在韓國崛起)
●Economist經濟學人:〈Technology unicorns are growing at a record clip〉(科技獨角獸以創紀錄速度出現)
●Financial Times倫敦金融時報:〈French tech bet pays off with rise in ‘unicorns’〉(法國押注獨角獸的未來)

分析解讀

講到這個,我又想提韓國。繼之前的K半導體策略、K電池計畫,我想告訴大家,韓國在新創產業的扶持以及獨角獸的培育成績,也把台灣拋在後面。

我知道台灣有著「好想贏韓國」的心情,全世界可能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對韓國的理性與感性如此兩極,在產業、體育狹路競爭,影音娛樂卻熱情瘋迷。

7月9日,韓國電子商務配送新創公司Market Kurly,準備在韓國股市進行 IPO(首次公開募股),同時並吸引了1.96億美元的F輪投資。經過F輪的投資後,這家獨角獸新創公司的估值上升到為21.7億美元。

事實上,受惠於科技人口眾多、政府扶持等因素,韓國成為培育大型科技新創公司的溫床,生技、共乘、線上支付等領域新秀紛紛崛起。根據CB Insights資料,韓國已有10家獨角獸(估值逾10億美元的未上市初創公司),成為亞太地區第三大新創重鎮,僅次於中國與印度。

韓國目前最大的獨角獸是金融科技公司Toss,該公司目前估值約74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是在8月準備進行股票首度公開上市(IPO)的電玩遊戲開發商Krafto,預料是首爾證交所最大規模的上市案之一,最高籌資4.3兆韓元,約合38億美元。

長久以來韓國經濟體由龐大的家族財閥掌握,如今這些新創公司在大廠鼎立的局面下嶄露頭角,格外引人注目。

在全球資金過剩的背景下,未上市企業的估值正在膨脹。被稱為「獨角獸」的初創企業,全球數量突破750家,比一年前增加約50%,這些企業的合計估值也增加了近70%。除了疫情推動數位化需求增加之外,資金正加速流入未上市企業,也是主要原因。

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50家增至500家,只花了約兩年時間,進入2021年後,獨角獸增加速度正在加快。最近一年,全球產生約30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的獨角獸數量增加64%,至374家,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22%,至151家。

那麼,什麼是獨角獸呢?

話說,創業投資家Aileen Lee所屬的Cowboy Ventures,在 2013 年創造了「獨角獸」一詞,指的是當時稀有的神話物種:價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私營初創公司。撇開任何魔法屬性不談,如今它們已變得司空見慣,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世界上的獨角獸群,正以像兔子般的速度繁殖。這類公司的數量,從八年前的十幾家,增加到現在的750多家,總價值為 2.4 兆美元。這樣的規模,其實真的太多。

受投資者慷慨解囊的接受者,也變得更加全球化。儘管美國和中國的新創公司繼續在籌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來自這兩個最大市場之外的份額,也從2016年的25%左右,增長到上個季度的 40%。

現金的洪流,我們可以用兩個因素來解釋。首先,是初創公司早期創業投資 (vc) 支持者的投資熱潮;第二個原因,是投資者之間的競爭加劇。

但這種連勝可能有風險,或是以淚水告終,這就是兩年前發生的狀況。當時商業模式還不穩定的高估值公司,要嘛在首次公開募股後失敗(如優步和 Lyft,兩個叫車競爭對手),要嘛無法走得那麼遠(WeWork,共享辦公室租賃公司,其上市在投資者感到冷漠後被擱置)。

許多最近上市的獨角獸公司繼續流血。根據《經濟學人》的計算,那些在2021 年上市的公司,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總共虧損了250億美元。

未來還會有風險嗎?當然有。

第一個風險,是他們的財務報表不夠透明。評估其價值是否值得他們的高估值,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

另一個風險來自政治,包括中國的打壓和美國的反壟斷。世界各地的政府當局越來越忌憚讓科技公司變得過大,或進入金融、醫療保健等受監管的市場。在中國大陸,作為對大型科技公司廣泛打擊的範例,螞蟻金服和滴滴的例子歷歷在目;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審查加密貨幣的使用。這些都是政治風險。

站在臺灣的角度,行政院在2018年也高喊,要把台灣本土的新創企業培養成台灣的獨角獸。但我認為,台灣不應該妄想自己能培養出獨角獸,台灣應該做的,是協助台灣科技企業擁有全球的影響力。

台灣新創技術的團隊規模都太小,所瞄準的市場及商業模式,也多是以台灣為主,這很難吸引國際資本的認同。而光想靠政府大規模補貼長大,除了本身就有爭議,台灣也有很多先天不足的問題存在。

首先,台灣老齡化嚴重的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2018年的高齡人口(65歲以上)比例已經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甚至快過日本。年輕人少了,創業氛圍理所當然日薄西山。

當然,為了拉動創業,政府也有不少獎勵創業的政策,但效果甚微。在這背後,我認為還是資本意願與創業環境的差距。在美國與中國大陸,資本願意在有增長潛力的新興項目上砸錢,創業者當然不缺融資的管道,但台灣創業者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台灣投資人相對保守,他們不會輕易將資本撒向創業者,在他們看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項目能不能賺錢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這使得創業者的第一步艱難了許多。

另外,我感覺台灣年輕人本身創業意願也不高。在台灣,創業者要面對的風險成本更是比其他國家高了許多,有數據顯示,在創業成本(佔人均收入的比重)這一項中,美國、英國和德國分別為1.1%、0.1%和1.9%,而台灣則比這高了許多倍。

此外,台灣創業者要面對與挑戰的都是巨頭型公司。在融資管道上,金控集團掌控了大部分的資源;在製造業領域,裕隆、台積電、鴻海、台達電等大企業壟斷了產業資源,創業者根本沒有切入的空間,即使在移動互聯網,台灣也幾乎被Apple、Yahoo、Facebook、Google、Amazon等矽谷大廠壟斷,本土的創業者沒有與之抗衡的籌碼。

最後,台灣遍地都是幾十年歷史的老企業,它們奉行的是類似終身雇傭制,這套制度體系下的企業,非常注重員工忠誠度,希望員工由基層逐級往上晉升。這種上升機制與人性關懷,往往導致年輕人認為待在大企業才是理想的狀態。數據顯示,台灣8成的大學畢業生較願意進入大企業工作,因為這意味著生活無憂與安穩的職場生涯。

所以,台灣政府應該要有更高的戰略視野去看待獨角獸。台灣先天缺乏廣大的市場,也難以吸引高額的國際資本投資,加上自2000年以來,台灣的網路發展已經從接近美國,到現在遠遠落後中國。儘管台灣仍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在AI技術、半導體、電子業等科技基礎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政府在產業策略部署上仍然零零落落,並被選舉考量深深牽絆。

如何讓台灣企業能以更大市場為目標,或許才是最應該思考的事情。扶植產業不能只靠政府花錢補貼,越想追捧獨角獸,越會顯出政府能力的不足。

在全球貨幣橫流的今天,台灣政府不應該笨得去和別人比錢多。產業政策必須搭配產業人脈和供需關係的槓桿,用錢圈養絕對不是台灣可以選擇的方式,在別人的市場放養,才是台灣獨角獸橫空出世的唯一路徑。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的封面設計,乍看之下你會覺得有些俏皮,但再仔細看,卻是背脊骨一身冷汗。

在一片大洪水的背景上,有兩隻企鵝在一個漂浮的沙發上,看著播映著熊熊大火的電視機。上面的大字寫的是「No safe place」(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小字則是「The 3 °C future」(這個升溫3 °C 的未來)。

本期經濟學人用了三篇文章闡述這個主題。文章一開頭寫到,德國科隆附近的小鎮Erftstadt,城市的地基像紙片一樣被洪水撕裂衝走;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利頓鎮,在創下異常的高溫記錄49.6度後,一天之內就從地圖上被大火吞噬殆盡。回到中國的鄭州市,汽車像死魚一樣,漂浮在街道羅列的洪水中。

全世界都感到了威脅。六年前在巴黎,世界各國曾經承諾將透過巴黎協議,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溫度上升控制在 2°C 以下,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目前看來,這方面取得的進展仍然不足。但即使他們努力實現了控制升溫的目標,也無法阻止今天的森林大火、明天的大草原乾涸、河流的決堤,以及山頭冰川的消失。

更糟糕的是,經濟學人認為,假如全球的氣溫真的在未來幾十年,升高至比工業化前高3°C,熱帶的大部分地區也可能會因為太熱,再也無法進行戶外的工作;珊瑚礁和依賴它們的生態環境將會消失,亞馬遜雨林將成為死氣沈沈;糟糕的穀物收成將成為司空見慣;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覆冰,將縮小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想像得到的海平面上升,將不會像今天這樣以毫米為單位,而會是以公尺為單位。聽起來真的非常恐怖!

總而言之,氣候變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極端天災也迫在眉睫,連上海都將在明天放史上第一個颱風假,怎不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