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8月6日,《AP美聯社》報導,隨著美中關係陷入緊張,政治效應正逐漸發酵至經濟層面,讓美國企業害怕過於仰賴中國大陸工廠的供應鏈。過去這一年多來的美中緊張與新冠疫情,對於全球供應鏈發展有什麼影響 ?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AP美聯社:〈Shipping snags prompt US firms to mull retreat from China〉(航運障礙促使美國公司考慮撤出中國)
●CNBC:〈Made in China' products are running into new logistics problems〉(中國製造的產品遇到新的物流問題)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Most Companies Kept Supply-Chain Sustainability Goals Despite Covid-19〉(儘管 Covid-19仍在肆虐,大多數公司仍想方設法保持供應鏈的可持續性發展)

分析解讀

遊戲製造商Eric Poses在2020年曾經推出一款紙牌遊戲「The Worst-Case Scenario」(最糟糕的情況),遊戲內容就是新冠病毒怎麼顛覆人們正常的生活。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遊戲帝國也會因為這場危機而被拖累。

怎麼說呢?

按照原本計畫,「The Worst-Case Scenario」會在中國大陸生產,預計於去年6月初抵達美國零售商Target的分配中心;然而疫情打亂這一切,這個遊戲在西雅圖港停置數週,7月中才送到Target的手上。

但撤資中國大陸談何容易,畢竟成本低就是陸方最大優勢;加上供應商仍群聚在大陸,生態系已經成型,工廠仍可以較輕鬆的方式取得零件。許多零件因成本過低、加上產業垂直整合,很難在美國生產。這些都讓撤資大陸變得複雜且代價昂貴。

麥肯錫諮詢公司發現,重大的供應鏈中斷情況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麥肯錫合夥人Katy George表示:「儘管Covid-19疫情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隻黑天鵝,而且確實如此,但供應鏈中斷的嚴重程度和頻率一直在增加。」

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持續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供應鏈故障在以前很罕見,現在則每3.7年就發生一次。報告指出,「一次嚴重事件,比如生產被擾亂100天(平均每5至7年發生一次),就可能抹去某些行業近一年的收入。」

與美國的其它進口商一樣,遊戲製造商Eric Poses正在應對一場有關供應鏈問題的風暴,因為價格上漲、港口不堪重負、船隻、火車和卡車短缺……而且預計,這場風暴將至少持續到2022年。

其它美國公司也在做類似的權衡。根據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的調查,52%的美國製造業高管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在美國購買更多供應品,以應對與Covid-19相關的供應鏈中斷;4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減少對單一國家或工廠的供應的依賴;41%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他們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以美國費城的elmerschultz服務公司為例,該公司為餐館和其他客戶維修和保養廚房設備。它在取得零件方面面臨著令人抓狂的延誤。過去需要7到10天就能得到訂購的零件,現在,需要三到四個星期。

那些之前拒絕將產品生產轉移到海外的公司,現在擁有了優勢。他們不用等到產品跨過大西洋,也不用考慮是否可以把進口稅轉嫁給消費者等問題。

舉個例子,在All Things Equal網站上,Poses執行長哀嘆的說:「我還沒有找到任何一家北美工廠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產我的遊戲。但是,我還在努力!」

不過,離開中國也是有風險的。美國公司可能會被迫將設備留下,這就增加了那些他們培訓過的中國工人的機會,他們可以用廢棄的模具和機械工具,生產類似的競爭商品。

Poses執行長說:「從中國抽身是很複雜的。而且往往代價非常高昂。」但是,由於美國公司越來越意識到依賴必須穿越大洋的供應鏈所帶來的風險,尤其是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美國公司都正在尋找離家更近的替代品。

現在,讓供應鏈陷入僵局的原因如下:

供應價格上揚:
一場無法預見的災難來臨,與其他進口商一樣,他們碰上了新冠肺炎帶來的供應風暴:價格上揚、港口超載、船舶、火車、貨車短缺,估計這一系列影響將延續至2022年。這一切讓人不安的經歷,讓Poses重新思考5年前自己做出的決策--基於節約成本,決定將產品生產線由美國挪往中國大陸。
如今,他認為將產線拉回美國較為合理,即使不是美國,也可以選擇墨西哥,以避免過於依賴中國大陸的工廠。他強調,「如果可以減少焦慮,我願意賺取較少的利潤」。

2,中美新冷戰
當然,投資挪回美國不僅是因新冠肺炎造成運輸延宕,儘管問題的確嚴重,但企業也擔心捲入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戰,何況這兩個國家恰巧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
這場衝突的第一槍,始自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對於價值3,600億美元的大陸商品課徵進口關稅。時至今日,川普的繼任者拜登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似乎還不急著釋出橄欖枝求和。

3,供應鏈過長與低庫存量
數十年來,美國企業將製造業轉移至中國大陸與其他工資較低的國家,然後再將製成產品出口至美國以累積利潤。另一方面,企業往往將庫存量保持在最低水平,以降低囤積帶來的成本。在「及時生產」的模式下,工廠只有在滿足訂單需求時才會購買原料。但依賴遠在天邊的工廠與低庫存量是有相當風險的,因此這次的打擊就相當大。

4,民眾瘋狂消費
2020年2月與3月,隨著各國相繼採取封鎖政策,要求人們宅在家避難,各企業無不拋售庫存並取消訂單,導致經濟大幅衰退。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在短短的4月到6月下滑了31.2%,為1947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季。
但弔詭的事發生了,當政府忙著把人送回家中的同時,人們在家中做的第一件事卻是上網購物。於是,一方面是庫存減少、製造業陷入停擺,另一方面卻是民眾瘋狂消費。先前疫情過度壓抑消費者需求,隨著疫苗的施打讓經濟重新開放、民眾重返戶外,種種因素讓美國經濟強勢回升,並以驚人的速度擴張。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德利(Tom Derry)表示,這是典型的前端過度反應而被迫追趕的案例。沒有人能預測到需求擴張的力量,導致供應完全跟不上。

5,原物料價格與運費飆漲
由於企業急於滿足急遽成長的需求,導致原物料價格飆升。過去1年來,石油價格成長70%以上,鋁價上揚55%,錫的價格 成長1倍,常用於瓶子、油箱、工業用桶子與其他產品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則成長157%。
另一方面,企業開始瘋狂預約運輸貨櫃,運費成本也隨之飆升。自2020年5月上旬以來,用來評估運費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飆升700%以上。

6,長賜輪擱淺
2021年3月,長榮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中困了一週,導致亞洲與歐洲之間的航運中斷,使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當放棄自己生產而由委他人代勞時,如果順利,可大賺鈔票;但包括供應中斷、勞力品質、商品品管與智慧財產權遭竊等風險,也會因此放大。
當初拒絕將產線移往海外的企業,現在反而享有優勢。至少,他們不用等商品從海外回到自己手上,也有更多彈性,可以評估是否將成本轉嫁給客戶。當別人因產線移往國外而荷包滿滿,這些人卻捱著困苦日子,如今,他們看起來似乎更聰明。

Deloitte報告:從長遠來看,未來供應鏈有六大趨勢:

1,供應鏈往東南亞國家轉移
Deloitte(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近對日本、南韓和台灣跨國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貿易緊張局勢,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已經將部分或全部製造或組裝工廠遷至中國大陸境外。例如,日本有55%的跨國公司已經或計劃這麼做;南韓和台灣的跨國公司中,比例更分別達到78%和75%。

2,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為受益者
根據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從越南進口的商品成長了35.6%,而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萎縮了16.2%。由於關稅增加,許多製鞋業者也將其供應鏈分散到中國大陸境外,例如Nike、Under Armour和Puma等公司,一直穩步轉移資源到越南等地。
Apple的委託製造商則已擴展到其他國家。2019年,由於在東南亞建立了供應鏈,Google將其Pixel智慧手機的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到了越南。

3,中國大陸的角色難以被替代
中國大陸的生產人力多,供應商聚落集中且生產技術仍高於部分東南亞國家,因此並非所有製造業都可以轉移至東南亞。在疫情造成供應鏈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企業應立即考慮替代方案,以提高供應鏈網絡的彈性。

4,開始描繪數位供應鏈
數位供應鏈可使整體供應鏈透明化,顯示哪些供應商、網站、零組件和產品是有風險的狀況,可避免潛在的損失發生,也可以使企業能夠制定因應策略減輕緊縮的庫存,並確定供應鏈的替代能力。大多數公司會發現數位供應鏈的獲利超過投入成本,這些也就是所謂的「自動化」,在未來的業界也會越來越普遍。

5,建立備援能力和靈活性
企業還應該透過「隱藏」其核心供應鏈中的一個或多個支持供應網絡,來投資備援能力,如果核心網絡已關閉,此備援網絡將能夠立即作用。如在2011年地震後,豐田重新分配了標準零組件的製造,其供應網絡的多個節點都具有相同的生產能力。
同時,靈活的製造可以提高供應鏈的彈性。通用汽車公司在阿根廷、波蘭、泰國和巴西的工廠,採用相同的設計、模板和製造流程,因此,如果一個地區遇到問題,其他工廠可以立即提供支援。

6、在分散供應鏈的同時保持全球視野
也就是企業該有全球戰略。企業還應該考慮,對某一個特定地區的過度依賴,可能會損害他們繼續發展例行業務的能力。除此之外,世界各地發生越來越多不可預見的災難的風險,而且很明顯,公司需要重新配置其全球供應鏈,以預先減輕管理風險。

二,8月6日,三十多個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團體聯署,呼籲拜登政府重啓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並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這些代表零售商、晶片生產商、農場主等商業團體呼籲取消關稅,聲稱這些關稅早晚會拖累美國經濟。看來零售物價上漲確實欲罷不能,怎麼解讀後續發展?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Business Groups Call on Biden to Restart Trade Talks With China〉(商業團體呼籲拜登,重啓與中國的貿易談判)
●CNBC:〈Salesforce projects retailers will pay $223 billion extra for goods in the second half〉(Salesforce預計,下半年零售商將額外支付2230億美元的商品費用)
●Barrons巴倫週刊:〈Shortages of Everyday Products Have Become the New Normal. Why They Won’t End Soon.〉(日常用品短缺已成為新常態。為什麼他們不會很快結束。)

分析解讀

根據Salesforce發布的預測報告,與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下半年美國零售商的支出將增加2,230億美元,相當於大幅增加了62%。

報告指出,這筆額外的支出,包括多支付供應商120億美元、多支付薪資480億美元,以及物流成本增加1,630億美元。

Salesforce副總裁兼零售部門總經理Rob Garf表示,消費者應該要有價格上漲的心理準備,許多人也願意為此買單。零售商肯定會承擔一些負擔,而消費者也會有感,但由於這是從製造到物流、再到勞動力成本的全面上揚,所以不會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目前卡車運費已經升至歷史高點,較2020年上漲約49%,與疫情爆發前相比更飆漲了83%。

隨著線上購物熱興起,對電子商務倉儲的需求也急速升高。萬事達卡(Mastercard)一份報告指出,6月電商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8%,較2019年同期成長95%。世邦魏理仕(CBRE)表示,零售額每增加10億美元,就需要額外增加100萬平方英尺的電商倉儲空間。

Salesforce並在報告中預測,在進入11月和年底節日購物旺季時,美國零售業的人力缺口將達到約35萬人,因此Salesforce副總裁Garf表示,這將成為推升工資多達46%的主要催化劑,預期今年年底購物旺季的時薪中位數,將從2020年同期的13.02美元上漲至19美元。

那麼,美國通貨膨脹背後有哪些因素?

美國物價自今年年初以來不斷上行,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創13年來最大漲幅,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近11年來最大漲幅;FED聯準會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漲3.4%,創近30年來最大漲幅。

美國這次通貨膨脹有著鮮明的疫情印記,也有著結構性因素:

一是需求擴張。
隨著疫苗廣泛接種以及經濟在更大範圍重新啓動,消費需求迅速釋放,商品和服務價格普遍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進一步加劇了通脹壓力。
  
二是供應鏈瓶頸。
疫情衝擊、極端天氣攪局,再加上物流短缺,全球供應鏈普遍壓力沈重,汽車、半導體、化工和藥品等領域尤其明顯。
  
三是勞動力供給難題。
疫情讓不少人選擇主動失業。同時,疫情催生的經濟結構性變化,改變了行業間勞動力需求的分配。求職者技能與行業需求不匹配,導致勞動力供需不平衡,勞動參與率低迷。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的分析,問題出在,服務佔家庭消費支出長期走高的趨勢被新冠肺炎疫情中斷,導致產品需求意外暴增,這種情況短期內恐難化解。

去年第1季到今年第1季期間,美國休閒產品、傢具、汽車等耐久財支出激增近32%,非耐久財如出外用餐和廚具等支出增加8%,同時期,餐廳、飯店、旅遊等服務支出滑落3%。

消費品需求意外竄升的同時,供應鏈又遭阻斷。需求突然暴增,許多供應商來不及反應,關鍵零組件出現供應瓶頸,以致從汽車到電腦都是生產緩慢、供不應求。全球海運運能受美國港口壅塞打擊、碼頭工人染疫,加上蘇伊士運河「卡船」等事件,使情況更惡化。

這意味各式各樣的消費品市場供應趕不上飆升的需求,缺貨和漲價接踵而至。這種情況短期內難以化解,畢竟打通供應鏈瓶頸需要時間。

至少就中期而言,美國消費者對各項產品旺盛的需求可望持續下去,我們可以從下列七個因素斷定:

1,在家工作趨勢尚未退潮,白領勞工尤其如此。宅在家自然會花更多錢修繕房屋,或是購買新傢具、家電。
2,疫情期間因封鎖和旅遊限制,沒得花而存下來的錢,將助長消費者支出。
3,聯邦政府擴大支出,持續為經濟成長推波助瀾,撐起消費者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4,新冠疫苗接種率持續攀升,可望在旅遊等若干服務需求仍受影響時,讓產品需求持續居高不下。
5,美國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欣欣向榮,進一步推升如印表機、廂型車和其他耐久財的需求。
6,供應鏈瓶頸延誤了許多產品(例如小客車和房車)的交貨時間,跟上需求和補充庫存都需要一段時日。
7,疫情對各產品類別影響不一,例如衣鞋需求在疫情期間備受打擊,但隨著經濟解封重啟,需求將蓄勢待發。

綜合以上理由,美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可望持續暢旺,日用品缺貨可能成為短期內難以擺脫的新常態。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的封面設計特別傳神,在一個圓形透明的地球儀周邊,我們看見各色人等無所不用其極的端詳著地球的內外場景。上面兩排說明文字,大字寫的是:「The people’s panopticon」(人們的圓形監獄);小字則是:「Open-source intelligence comes of age」(公開來源情報(OSINT)時代的來臨)。

經濟學人本週的焦點,是有關公開來源情報(OSINT)的力量探討,封面故事的大標是:「The people’s panopticon」(人們的圓形監獄);小標:「It is a welcome threat to malefactors and governments with something to hide」(這是對想方設法想要隱藏東西的犯罪分子和政府的威脅,應該受到歡迎)。

這個世界,新的傳感器,從簡單的監視器到可以看到整個電磁頻譜的衛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鋪天蓋地的監看著這個星球和居住在上面的我們。他們收集信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便宜,衛星收集來的圖像在20 年前需要花費數千美元,今天它們不但常常免費提供,而且質量還精確無比。只需點擊幾下,即可獲得地球上任何地點上的事物,包括受災的油輪,或在城市裡慢跑者的行進路線。

OSINT的去中心化和平等性,也腐蝕了傳統仲裁者判斷是非的權力,尤其是政府及相關的國安單位與軍事事件。對於像經濟學人這種始終認為機密信息很容易被當權者濫用的媒體而言,OSINT應該受到歡迎。

數位時代的個人隱私確實面臨著形形色色的權衡取捨,然而,在國家和機構組織層面,OSINT有望成為一股向善的力量。它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許多美國、歐洲、中國和俄羅斯衛星公司都在競相出售圖像數據的世界,是一個競相監視的全新世界。這是一個開放社會應該明智擁抱的未來,能夠挖掘導彈發射架和揭露間諜的所作所為的未來,將使世界變得不那麼神秘和危險。

信息已經插上了自由飛翔的翅膀,而OSINT,也就是所謂的公開來源情報,我們亦有責任去解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