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8月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頒布了第六版高達3949頁的評估報告,這是2014年以來,關於氣候變遷的首份重大科學評估報告,顯示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快過預期。氣候變化壓力看來已經兵臨城下,投資市場是不是早已有了一些變化?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N:〈Earth is warming fas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scientists say, and the window is closing to avoid catastrophic outcomes〉(科學家說,地球變暖的速度比以往想像的要快,避免災難性後果的時間窗口正在關閉)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Oil Giants Turn to Startups for Low-Carbon Energy Ideas〉(石油巨頭轉向初創企業,尋求低碳能源理念)
●Bloomberg彭博新聞網:〈More Money Than Ever Is Flowing Into Climate Tech〉(流入氣候科技的資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分析解讀 

疫情趕也趕不走確實令人氣餒,但這一年半以來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災,更是縈繞大家心口的另外一個隱憂。

疫情肆虐帶來了生化醫療產業的春天;綠色投資帶來了電動車的估值沖天;但一個新的明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那就是所謂的「Climate Tech 氣候科技」。初級市場早就熱火朝天,讓我們來好好盤點一番。

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報告,未來20年全球升溫將超過1.5°C,在最糟的情境下,2027年就可能提前達到升溫1.5°C,挽救地球看來只剩最後一線的生機。全球各國官員紛紛呼籲全球攜手,立刻採取行動,共同對抗氣候的變遷。

事實上,我們確實籠罩在一股席捲全球、史無前例的熱浪中,在嚴峻的氣候變化中,一場場火災,從地勢最低窪處一直蔓延至最高處,並且涉及了全世界不同國家。

由於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和人類破壞性活動的影響,整個世界都在燃燒。這些火災已導致世界各地數百萬英畝的土地被燒毀,數以萬計的森林被毀滅,數百人死亡或受傷,數千人流離失所。此外,它們還導致各國在與之對抗的過程中精疲力盡,而我們也因此不斷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求救聲。

特別讓我注意到的是,IPCC報告還指出了投資氣候科技和利用現代科技控制,或試圖控制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特別是降低農業、食品和運輸領域內的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氣體排放。這份報告強調,這類自然災害將在這個世紀內愈演愈烈。

蘇格蘭永續發展學院的分析師Daniel Clayton最近在「Techcrunch」網站上對IPCC這篇報告發表評論,他說,世界各地的自然災害都在增加,乾旱、洪水、颶風等自然災害的加劇,影響著全球各個大洲內數十億人的生活。他認為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在於科技研發,並利用科技,克服人類所面臨的這些巨大挑戰。

他還指出,這需要開發專門的演算法,並使用人工智慧來收集和分析數據,以作出更快、更有效的應急響應,並預測即將發生的災害,以迅速採取行動,來避免其造成損害。

此外,他還強調了研發幫助消防員滅火的設備、軟體,以及雲服務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設計精確的傳感器,以識別電力和能源網絡中的故障,而這正是導致全球火災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Globalnews」新聞網站的報道,英國艾德蒙頓地區的一家航空公司,已經部署了高科技無人機,用來幫助消防員撲滅襲擊該地區的這場森林大火。

同時間,當全球企業、投資人和政府都承諾,將朝「淨零碳排放」(net zero)的價值鏈、投資組合、法制規範轉型,所有人都寄望於氣候科技的重大進展能被發現、擴大應用,進而改變產業及全體社會。

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就發佈了一份報告,以全球氣候變遷領域的新創生態圈為分析對象,首先定義氣候挑戰的規模與氣候科技的投資樣貌,接著檢視氣候科技初期的投資案、金額、趨勢、相關產業以及投資者。

根據PwC報告的調查結果,「氣候科技」正迅速崛起:許多樂觀的跡象紛紛顯示,優秀的創業家在有力的創投支持下,可望成為更大規模的產業。氣候科技已搖身一變,成為2020年代突出的投資機會。

氣候科技已經佔2019年全球創投投資金額6%。據PwC統計,其創投投資的絕對金額,自2013年以來成長超過3750%。這段期間,創投同時以大舉投資AI而聞名,不過,創投對氣候科技投資金額的成長率,卻是AI的三倍之多。允諾將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放目標的國家、城市、企業及投資人,數量不斷增加,意謂一旦相關技術得以突破,也將創造雪球效應般的強大需求。

氣候科技還有哪些趨勢呢?我分析如下:

1.更新、更便宜的科技
科技的演進與基礎建設的投資,讓成本曲線往下移;AI、雲端、區塊鏈、高階感測器等強大的新科技,不僅能夠優化解決方案,使其得以量產,更能提供全新的商業模式。

2.消費者需求的提升
當消費者對品牌及永續性產品要求更高,能達成ESG永續目標的業者,成長率也會較未能做到永續的對手更好。永續性於是成為消費性產業新興的顛覆性因素,名為「氣候科技獨角獸」的新階級也應運而生。

3.更具鼓勵性的政策與法規
已有上百個國家承諾,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放經濟體的目標。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年相關的政策制定將持續進行,且力道將更急、更強,包括碳定價、補貼政策與標準、禁令和淘汰規定等。

4.企業需求的成長
自2019年代中期開始推動淨零碳排放目標以來,全球已有近300家主要企業承諾,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放。

5.投資金額的增加
已有資產管理規模(AUM)共計超過45兆美元的投資人簽署聲明,同意透過調整投資及資產管理的商品組合,促使外界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做法包括減碳的投資組合,到氣候風險的揭露、股東槓桿的運用等。

總體來說,PwC這份業界首見的氣候科技投資現狀分析,揭露此機會的急迫性及尚待縮小的目標差距。氣候科技,正是2020年代創投的下一波新機會

除此之外,隨著川普下臺,拜登即將成為美國下一屆總統,我們也看到了他的新能源政策以及基礎建設方案,在清潔能源方面將投資700億美元以上,由此可見,整個流程已大致底定。

另外,據QUARTZ表示,全世界每年需要投資約3.5兆美元,才能使全球平均氣溫不致升高到危險水準。但到目前為止,距離這個數字還差很遠。

大多數資金將用於擴大現有技術的規模,如太陽能、風能、電池、智慧電網、輸電線路和能源效率,但是這些方法仍有侷限性。矽谷的氣候科技將受到矚目,包括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將碳清除的任何技術,如造林無人機、微型核反應堆,或節能智慧手機應用程式等。

自2013年以來,估計有60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流入與氣候相關的公司,相當於在2019年投資的每1美元風險資金中,就有約有6美分投注在氣候科技。去年有500多家氣候科技公司,共籌集100億至16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在美國、中國和歐洲。

面對氣候科技,我個人建議可關注以下幾個投資方向:

1.運輸
運輸業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4%,且是增長最快的類別,佔氣候科技資金總額的63%。「擺脫燃油發電、朝向新能源引擎」政策在世界各國背書下,各地投資風起雲湧,自2013年以來,已經有近500億美元流入移動解決方案,中國佔其中一半。

2.糧食、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
這一類別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4%,佔氣候科技資金的13.6%。包括植物肉、無人機造林、精準農業等,都歸為這個項目。

3.能源與效率
電力生產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5%,佔氣候科技投資資金8.2%。報導指出,數據是此類別的核心,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評估企業的能源使用、簡化營運,並採購清潔能源,通常可以節省資金。

4.重工業與材料
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21%,佔氣候科技資金6.4%。重工業的核心是加熱事物,通常使用燃燒化石燃料,未來將需要用低碳替代方法代替。這類別主要是新材料和能源,隨著政府透過監管或定價來提高碳成本,轉換的動機將會增加。

5.建築物
這一類別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6%,佔氣候科技資金6.2%。解決方案通常都是低技術含量的,例如使用感測器和軟體來減少能源消耗,幫助大型企業和物業所有者管理能源使用。

6.碳捕集與封存產業。
這一類別佔氣候科技資金不到1%。不過新創公司已迅速行動,譬如將廢氣CO2轉化為化學物質和燃料,Vesta(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Vestas Wind Systems A/S,是集風力發電機設計、製造、銷售、安裝及服務為一體的公司,總部位於丹麥奧胡斯)使用稱為橄欖石的天然礦物在沿海儲存碳、CO2轉化為碳酸鈣並混合成混凝土等等新技術,這些都值得期待。

二、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將在27日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發表線上演說,主題為「經濟展望」,投資人把目光投向QE退場政策的相關線索。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Fed officials will seek to avoid a tantrum as they keep ‘taper talk’ going at key summit〉(美國聯準會官員將尋求避免在峰會上論及「縮減的談話」)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Central-Bank Tapering Is Coming, and the Market Never Gets It Right〉(中央銀行的縮減即將到來,市場永遠判斷錯誤)
●Economist經濟學人:〈Central banks should make clear what QE is for, and then reverse it〉(央行應該明確量化寬鬆的目的,然後設法扭轉)

分析解讀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參加一場聚會,桌上的菜餚都是你愛吃的,聚會的朋友都是你的哥們,酒足飯飽之際,心裡一直浮現的是待會怎麼回家?怎麼和老婆交代,自己是不是又嗨過頭了?

是的,現在的全球財經市場就是這副德性。QE確實讓我們很爽,紓困刺激很愉悅,不過怎麼收場?怎麼安然著地?這已經變成全球財經官員最頭痛的一個事情。

鮑爾這場演說,可在聯邦準備銀行的YouTube頻道觀看。鮑爾去年以「貨幣政策架構評論」為題,宣佈「平均通膨目標」新政策架構,允許通膨在一段時間內超過2%、以達到平均2%通膨率。而今年的演說主題沒有去年具體,主題是「經濟展望」。

聯準會週三公佈的7月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官員預期今年底前將展開縮減購債,但對啟動時間以及如何進行,還沒有達成共識。

最近一些聯準會官員公開對高通膨數據表達疑慮,但鮑爾多次強調,通膨升溫是暫時現象。鮑爾的任期將在明年2月屆滿,美國總統拜登是否會讓這位由前總統川普遴選的主席連任,已經引起討論。

白宮官員曾透露,拜登尚未決定是否提名鮑爾連任。一些幕僚肯定鮑爾帶領總體經濟的成績,不過也有一些人批評鮑爾,在氣候變遷方面的魄力不夠。隨著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的計劃漸行漸近,市場愈發關注下周即將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儘管美國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釋放了「鷹派」的信號,但是具體行動的時間,仍然有可能落在今年年底與2022年年初。市場期待,鮑爾能在即將到來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Jackson Hole)上釋放更多資訊。此外,分析師們認為,美國疫情的發展與通膨水準,不僅將決定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也將決定美股未來的走勢。

事實上,無論如何,越來越多人認為聯準會Taper(縮減購債)確實漸行漸近。

最近幾周,多位美國聯準會官員在不同場合,均談到縮減購債規模,包括達拉斯聯準會主Robert Kaplan、舊金山聯準會主席Mary Daly、波士頓聯準會主席Eric Rosengren,普遍認為最晚在今年年底就得面對縮減貨幣的情況,只是對實施時間持不同意見。

儘管市場預計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在即,但是預估在未來一年內加息的概率較低。與聯準會基準利率掛鉤的期貨合約價格顯示,2022年11月加息的可能性約為50%,12月加息的可能性為69%。

他們強調,美國聯準會希望澄清,縮減購債規模和加息是兩件獨立討論的事情,也就是說,縮減購債規模不會加息。

事實上,美國聯準會官員也曾多次強調,縮減購債規模將早於加息;在美國聯準會決定縮減購債規模之前,加息是不可能的。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通貨膨脹和疫情前景都是令人存疑的,到底何時加息、何時縮減購債,對大家來說都是心理預期的打擊。

最重要的是美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相當高」,主要存在兩大挑戰,一是Delta變異毒株令美國疫情出現反彈,二是美國通膨持續升高。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感染病例,佔8月8日至8月14日這一周,全美新增確診病例的近99%,實在令人憂心。

美國7月零售銷售數據也顯示了美國經濟略顯疲軟。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對Delta變種病毒蔓延的擔憂,抑制了經濟活動,以及聯邦政府財政紓困措施效果逐漸減弱,7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1.1%,降幅超過市場預測的0.3%,也低於6月上調後0.7%的增幅。

此外,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為70.2;而消費佔美國GDP總量的近70%,因此零售銷售作為衡量整體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受到密切關注。

回顧全球,即使各國正在用新創造的貨幣去購買所謂的長期債券,但各國央行現在面臨的最棘手挑戰,是何時,以及如何收回過去一年半的量化寬鬆 (QE)。根據最新的預測,到今年年底,發達國家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達到28兆美元歷史新高,其中的五分之二,來自於疫情期間的量化寬鬆政策。

批評人士認為,各國央行都陷入了「QE Ratchet 量化寬鬆輪迴」,因為它們持有的債券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它們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就開始飆升,而且在疫情來襲之前從未大幅下跌。最可怕的是,許多正努力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新興市場,也力推著量化寬鬆政策,現在卻面臨著必須決定未來的重大轉折決策。

現在的麻煩在於,投資者被引導成將量化寬鬆政策的決定,解讀為央行何時可能加息的一個信號,而升息政策的影響力又很明顯,由此產生的利率預期對量化寬鬆公告的敏感性,逼得政策進退失據。

美國聯準會對引發另一場「縮減恐慌」感到十分緊張,2013年的可能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建議,曾經一下子震動了金融市場。在歐元區,情況更加複雜,因為量化寬鬆還具有共同分擔歐盟部分成員國債務的副作用。

央行官員也應該明確量化寬鬆的目的和有效性。購買債券確實是去年春天的疫情危機爆發時,穩定金融市場的重要工具,不過現在越來越明顯,在利率已經降為零的情況下,改由政府支出或減稅等財政手段來拯救實體的經濟,已變得迫在眉梢。

今天的經濟數據進一步突顯了這一點。當歐洲央行的通貨膨脹目標看起來高得離譜之際,美國出現令人煩惱的物價飆升。原因是,美國有著更多手段的財政刺激措施。

值得慶幸的是,人們越來越清楚量化寬鬆政策的長期不利因素。《經濟學人》長期以來一直警告的一個危險,即是越來越膨脹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將對公共財政的穩定性構成嚴重的威脅。

當然,快速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可以消除這種危險,但總體目標,應該是認識到該工具的侷限性和後果。目前,央行官員不想談論太多有關縮減量化寬鬆的話題,也不認為量化寬鬆帶來的財政威脅是他們應該擔心的事。然而政府應該整體看待整個國家的財務狀況,這可能涉及在權衡好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後,怎麼重新設計政府機構的運作方式。

與此同時,中央銀行會在政府赤字規模方面發揮諮詢的作用,並進一步幫助政府,在低迷時期穩定自己的經濟。事實上,量化寬鬆的理由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財政和貨幣政策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如此。現在是將它透明化,並做好明確分工的時候了。 

《經濟學人》總評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是直接在黑色封底前,放上了四幅8月中旬阿富汗喀布爾機場裡,人群追著滑行飛機的末日逃難照片。上面兩排說明文字,大字寫的是:「Biden’s debacle」(拜登的潰敗);小字則是「What it means for Afghanistan and America」(對阿富汗與美國的意義)。

這期經濟學人用了六篇文章,聚焦於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行動上顯現出來的慌張失措,並進一步突顯了美國在全球霸權地位的殞落。

是的,美國在阿富汗花費了2兆美元的軍費,讓超過2,000名的美國人喪生,更不要說那些難以計數的阿富汗人了。

然而,與剛剛失去權力時相比,塔利班控制了這個國家更多的勢力,擁有了更好的武裝配備,也成功奪取了美國向阿富汗軍隊提供的武器火力。現在他們贏得了大家不得不給它的肯定:它擊敗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

美國沒能將阿富汗變成一個民主國家,這並不令人意外,建國從來都是不容易的,很少人會相信它可以變成瑞士。而美國總統拜登想要結束衝突也不是毫無道理,美國在一個戰略重要性不高的地方度耗費了20年,大多數的美國選民早已不關心這個地方的存亡。

美國未能有條不紊地撤退,這讓阿富汗人感覺被美國拋棄了。它(美國)的情報充滿缺陷,它的計劃僵化不可行,它的領導人反復無常,甚至對盟友的關心毫不上心。

這只會鼓舞各地的聖戰分子,他們會將塔利班的勝利當作上帝站在他們這邊的證據;它還將鼓勵俄羅斯或中國等敵對政府,進行進一步的冒險行為,這也讓美國的盟友更加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