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宣佈將豪擲800億歐元(950億美元),在歐洲建置兩座新廠,擴充在當地的晶片產能。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們要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rtune《財富》雜誌:〈Intel CEO says ‘big, honkin’ fab’ planned for Europe will be world’s most advanced〉(英特爾 CEO 表示,計畫在歐洲建造的大型晶圓廠,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晶圓廠)
●CNBC:〈Tech giants are rushing to develop their own chips — here’s why〉(科技巨頭急於開發自己的晶片—原因在此)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Intel CEO Pitches Pricey Chip Plants to Officials at Home and Abroad〉(英特爾 CEO 向國內外官員推銷昂貴的晶片廠)

分析解讀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說,為了歐洲這項擴廠計畫,英特爾10年內將投資800億歐元,正當電腦、汽車、電子產品對晶片需求若渴之際,新廠設施應能迎合半導體的海量需求。

英特爾的競爭勁敵--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今年也曾表示,未來三年內斥資1,000億美元擴充產能,投資金額創新紀錄。

另三星電子上月也指出,往後三年投資額計畫加碼三分之一到2,050億美元以上,為的是成為晶片製造的領頭羊。

英特爾特別將汽車晶片視為戰略優先項目。Gelsinger表示,預估2030年前晶片將占汽車製造成本的20%,是2019年占比(4%)的五倍。Gelsinger也提到,往後10年汽車晶片市場整體產值,預料擴張到1,150億美元,是目前規模逾兩倍。

事實上,英特爾早在今年3月就喊出了IDM2.0戰略政策,重返晶圓代工業務,正名數位製程,並積極與客戶爭取合作機會,向美國政府爭取補助,企圖在2025年之前技術趕上臺積電與三星電子。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 9月7日宣佈,更堅定地宣示其決心。

英特爾7月公佈新的製程與封裝創新藍圖規劃,很大程度取決於能否拿到荷蘭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的EUV機台。而EUV機台目前供貨吃緊,除了英特爾之外,台積電、三星以及美光都在排隊等貨,因為這是保持先進製程技術的關鍵半導體生產設備。

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Robert Maire報告揭露,如果英特爾可以搶先採用這些工具,可能是在摩爾定律的競賽當中,有機會超車台積電的好機會。

FactSet數據顯示,英特爾未來3年將投入200億美元,台積電則是未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憑藉在該行業的領先地位,研發所面臨的風險低於英特爾。也就是說,英特爾想要重奪晶圓代工領域領先地位,就必須採取大膽的行動,在歐洲的投資關鍵性不只一個方面。

除此之外,對美國產業發展比較清楚的人都知道。2014 年,當Satya Nadella接任微軟老闆時,率先打開了 Windows系統,與將這個軟體巨頭的皇冠上寶石和外界完全隔絕的前任CEO不同,他將作業系統 (OS) 暴露在了競爭的微風中。

微軟的程式以往只能在 Windows 上運行,現在則可以在其他的作業系統上運行;這樣的改變既擴大了微軟的市場,又通過迫使其在更平等的條件下與競爭對手競爭,以改進 Windows。在這個過程中,它激烈動搖了微軟的原來文化,並幫助它擺脫了惡劣壟斷者的聲譽,也為驚人的崛起鋪平了道路,現在它的市值已經飆升至到了2 兆美元以上。

Intel這家美國半導體巨頭,長期以來一直像曾經的微軟保護作業系統一樣,神秘地保護著它的核心晶片製造業務。經過多年的產品延遲、錯誤的技術賭注和不斷變化的管理體系,它現在似乎將採取同樣的開放策略,準備好要迎接嶄新的未來。

英特爾新任CEO Pat Gelsinger表示,Intel的工藝、製造以及代工服務(為其他晶片製造商生產處理器)擁有的所有智慧財產,都將向全世界開放。如果成功,Gelsinger 的戰略可能會重塑一個價值 6000 億美元的產業,這個產業正處於快速數位化的全球經濟核心,而且擁有的發展機會更好。從短期來看,如果失敗可能會加劇全球晶片的短缺,這會讓從汽車到資料中心的所有製造商都面臨困境。 

我們來看看 Gelsinger 先生的背景。他在 2 月份成為英特爾第三位CEO之前 ,曾長期擔任公司的CTO,加上身為軟體製造商 Vmware 的老闆,他非常了解長達十年的「晶片行業假期」,使他能夠在幾周內改變局面。他的「IDM 2.0戰略」並沒有像一些激進投資者所希望的,將英特爾拆分為一家代工廠和一家晶片設計產業,而是選擇了一種虛擬解構,利用包括 TSMC在內的外部代工廠來節省成本,同時也會從 TSMC的領先製造工藝中受益。  

Gelsinger 先生現在正在全球巡演,以解釋和宣傳他的新戰略。在今年早些時候大漲之後,英特爾的股價已大致回落到他被任命之前的水準。Gelsinger 先生似乎無所畏懼,他說,投資者正在問兩個問題:「英特爾能否成功執行這一戰略?」,以及 「這什麼時候會出現在收益中?」

答案將部分取決於英特爾是否可以改變其態度。

這意味著,重新點燃 Gelsinger 所說的「Grovian精神」--這是對公司傳奇聯合創始人安迪格羅夫的引用,他以「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口號而聞名。除此之外,它還必須學習如何與外部客戶合作,並使用其他地方構建的工具。

不過,最重要的是,成功將取決於完美的執行。 所謂的「虛擬代工服務」也面臨挑戰,大多數分析師都同意,代工業務無法與台積電真正競爭。這不僅僅是成本、規模和技術滯後的問題。 

哈佛商學院教授 Willy Shih 指出,英特爾還必須說服客戶,它可以克服試圖同時成為 IDM(指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銷售自有品牌都一手包辦的半導體垂直整合型公司)和代工廠的內在利益衝突。在未來半導體短缺的情況下,該公司可能需要決定,是將產能分配給自己的處理器,還是履行與代工客戶的合約。

因此,這個賭注很高,不僅僅是英特爾。 如果它繼續失去優勢,結果幾乎肯定是會讓其他半導體企業進一步整合,今天的少數幾家大型晶片製造商,最終可能會被縮減為雙頭壟斷。 即使有更多的工廠倖存下來,大多數晶圓廠也可能都設在亞洲(儘管 TSMC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廠)。

西方政府並不是唯一應該關注 Gelsinger 先生開放舉措結果的人,今天的科技巨頭也應該如此。 與之前的微軟一樣,英特爾陷入困境,主要是因為它對其皇冠上的珠寶過度保護;其他人則可能會認為,避免此類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先發制人。

蘋果成為了其App Store 裡有容乃大的管家;Facebook 可以讓其社交網絡與競爭對手的社交網絡更好地合作;Google可以讓手機製造商更自由地修改其 Android 移動操作系統…..這不但減輕了反壟斷的擔憂,也使股東更加的快樂。而英特爾應該也有開放的機會。

半導體產業對台積電的嚴重倚賴,在今年激起了世界各國的危機意識。KPMG發佈《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結果發現,2021年半導體領導者信心指數是61分,從2020年的59分提高2分,此為過去15年來追蹤調查的信心指數第二高分,2009年信心指數為64分。

半導體產業有以下三大挑戰,分別是:屬地主義/民族主義供應鏈問題、及人才管理危機。還有就是ESG轉型準備。

屬地主義/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之下的貿易環境,對半導體公司構成了威脅。53%的受訪者表示,屬地主義是半導體產業中最大的威脅,包含:跨國租稅協定、邊界貿易協議、關稅、法規及國家安全等議題。
中美兩強的對峙,也會增加貿易成本壓力、增加供應鏈管理的複雜度,以及影響半導體生態系。

供應鏈問題
隨著疫情成為半導體增長的催化劑,企業的策略重點反映其長期的發展,預測在半導體產業中未來三年的主要策略,包含落實業務增長計畫、人才發展與管理,以及供應鏈如何更具彈性以達到供貨穩定。

人才管理危機
半導體產業的專業人才不足,而台灣的人力優勢也是台積電脫穎而出的原因。但因應遠距、異地的新工作模式,讓企業能招募跨國的優秀人員,未來只要針對團 隊合作、工作效率加以管理,應就能達到企業的發展需求。

企業永續經營
因應地緣政治的變化和供應鏈的管理,全球各政府對ESG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多。企業如何在保持一定的毛利及經濟效益下落實ESG,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半導體產業有以下四項行動方案:
 
強化數位轉型
未來AI和雲端服務將是兵家必爭之地,企業應優先考慮具有潛在業務機會的投資,加速結合ICT或AI技術推動變革,以使企業具差異化、推動組織內部的數位化。
 
供應鏈彈性及優化管理
因應客戶及市場需求進行供應鏈廣度分析,將稅收優化納入分析,定義微觀供應鏈系統並加以優化管理。
 
研發及資本投資配置
現在是資本戰的世界,嚴格評估是否將資源部署於現有競爭優勢上,策略性收購或開發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甚至善用投資運作,強化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這對半導體產業很重要。
 
關稅風險減除
考慮在本地、雙重來源及多重來源的採購策略,檢視其他許多減輕或回收新關稅成本的可用方法,將方案規劃和企業風險評估納入日常營運計畫中。

以上,就是目前半導體所面臨的威脅,以及該採取的行動策略建議。

二、KPMG 公佈《2021年首席執行官展望動向調查》,發現近半數(45%)的全球CEO認為,在2022年之前不會看到業務恢復到「正常化」,而近三分之一(31%)CEO則預計這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生。同時,疫情引發的變化使得四分之一(24%)的CEO們表示,他們的商業模式已經被永遠地改變了。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rtune《財富》雜誌:〈The record-breaking M&A market could get even hotter〉(破紀錄的併購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加火爆)
●Business Insider:〈The number of bosses saying they plan to downsize their office space has dropped from last year. It's a sign that hybrid working is set be a long-term trend.〉(與去年相比,計劃將縮小辦公空間的老闆數量有所減少,這表明混合工作將成為一種長期趨勢。)
●Financial Times倫敦金融時報:〈ECB to slow bond-buying as Europe’s economy improves〉(隨著歐洲經濟好轉,歐洲央行將放緩購債步伐)

分析解讀

隨著資本市場與疫情肆虐的同步反差存在,所有企業CEO正面對一個充滿不確定,又不得不提早佈局的尷尬時刻。

於是,我們正看見全球企業掀起一個前所未見的併購熱潮,收購公司與SPAC(空白支票企業)也砸下數百億美元展開交易,這使得2021年前八個月的併購規模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也為銀行與金融機構帶來豐厚財源。

據資料供應商Dealogic數據,美國今年1到8月的合併與併購高達1.8兆美元,全球上看3.6兆美元,兩數據皆創下Dealogic 1995年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的同期最高,預料2021全年將刷新2015年締造的高峰。

這波併購熱潮也為華爾街賺進大把鈔票,包括大型銀行和顧問公司,在今年上半的交易顧問收入都躍升至新高。身為華爾街頂尖交易處理商的高盛,過去三季每季收費都超過10億美元,在疫情前的十年,只有一次達到此水準。

隨著去年經濟回穩,企業管理層觀察數個月,都認為是到了該改變策略的時候。高盛投資銀行部共同主管Dan Dees就表示,所有的構想都已在董事會成員與執行長心中,該如何重新佈署,成了最優先議題。

KPMG公佈的《2021年CEO展望》(2021 CEO Outlook)的早期研究顯示,在超過400位受調查的大型公司CEO中,有49%表示,計劃在未來三年裡,將進行對公司經營有「重大影響」的併購。

另有37%的受訪CEO表示,他們對併購的意願適中,不過,有可能進行對公司的整體組織存在中等影響的收購業務。

KPMG的CEO Paul·Knopp告訴《財富》雜誌,併購意願持續加強的背後,是CEO們想要改變公司組織的意圖。依照多項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公佈的全球併購業務共計35128項,較去年同期增長24%。

CEO們對美國國內經濟以及自家公司的增長前景,懷抱著充分的信心;與此同時,在市場當中存在大量的流動資產,資金利率很低,多達數兆美元的未投資資本尚處於觀望狀態。

但是,許多公司的CEO仍然看到了即將到來的風險,甚至超越了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在KPMG的報告中,
CEO們認為最高的五項風險為:稅收、供應鏈斷裂、信譽風險、氣候變化,以及網絡安全。

毫無疑問,CEO們正在排兵布陣,建立攻守。

在「進攻」端,各個CEO都在計劃著更為激進的併購戰略,並加強措施,以保證更為迅速的數位化進程;

而在「防守」端,他們正在加強供應鏈彈性,增強其應對惡意軟體和勒索軟體等網絡安全威脅的能力。僅有11%的受訪CEO認為,自己的公司已經完全擁有抵禦網絡攻擊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去年的調查中,CEO們將人才問題視為一項「主要危機」;而在今年,人才問題已經升級成了「優先事項」。許多公司目前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高階主管們正在制定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

為了確保僱員更好地參與公司治理,更具主動性、效率更高,各家企業愈發關注僱員的心理健康以及個人福祉,注資讓員工提升技能,發展員工多樣性,並提供機會,讓員工在更多的議題上發出的聲音,並能夠被高層聽到,例如種族歧視和氣候變化等問題。

大約59%的CEO直言,他們正在考慮共用辦公空間,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允許更有彈性的辦公方式。超過半數(53%)的公司高階主管還考慮了招收遠距工作員工;約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高階主管表示,其公司員工將每週至少兩天遠距辦公。

總而言之,放眼未來,全球的CEO都清楚,雖然現在仍處於疫情的陰影下,但疫情過後大家都蓄勢待發,就看誰能夠取得先機。資本運作和併購的熱潮,看來是欲罷不能。

《經濟學人》總評   

本期經濟學人是雙封面,我要特別介紹的是歐美版本的封面故事。在戰火煙硝的背景前面,巧妙的以紐約被炸毀的雙子星世貿大廈拼出的911,提醒我們這個事件已屆滿二十周年。下面有著一排翻白的補充文字:「America then and now
 」(美國的過去與現在)。

這期的經濟學人,帶我們重新回顧了2001
  9  11 日的慘痛記憶。

20
 年前的911事件後,美國嘗試向外重塑新的全球秩序,今天的我們卻清楚看見美國再次改弦易轍,決定把這個外交政策拋棄在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的跑道上。拜登表示,從阿富汗撤軍是為了「結束一個遠距離戰爭的時代」,但這讓美國的盟友不上不下,並讓敵對國家感覺欣喜若狂。 

有些人從中看到了美國的無能和衰落,但這個看法言過其實了。越南西貢的淪陷,並沒有進一步導致西方在冷戰的失勢。儘管美國確實有其缺陷,包括它的分裂、債務和破舊的基礎設施,但其在許多方面仍然完好無損。例如,它在全球
 GDP 的份額仍然高達25%,與 1990 年代其實相去不遠。此外,它在科技和軍事上的領先仍然存在。儘管公眾輿論已經轉向內縮,但與 1930 年代的孤立主義相比,美國的全球利益仍然依賴著全球化。

美國擁有
 900 萬的海外公民、3900 萬個貿易支援的工作崗位,和 33 兆美元的外國資產,一個開放的世界,對美國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拜登主義的首要原則,是堅持外交政策必須為美國的中產階級服務。拜登認為美國在海外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考慮到美國的中產階級、工薪家庭。經濟學人承認,外交政策既受突發事件的影響,更受到戰略的指引。布希曾經在富有同理心的保守主義平臺上推動美國外交,而不是反恐戰爭,拜登必須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學會靈活對應。

經濟學人認為,拜登不應該妄想,一個屈從於美國國內緊張情勢的外交政策可以重振美國、再次領導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