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拜登政府宣佈11月8日起將鬆綁旅遊限令,允許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的國際旅客入境。進入疫情的下半場,全球要怎麼面對疫情過後的新世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NY Times紐約時報:〈Vaccinated travelers from abroad, including Canadians with mixed doses, can enter the U.S. starting Nov. 8〉(來自國外的接種疫苗的旅行者,包括混合劑量的加拿大人,可以從11月8日開始進入美國
●NIKKEI Asia日經新聞:〈No jab, no entry: Singapore highlights rise of vaccine mandates〉(沒有接種疫苗不能進入:新加坡強調疫苗接種的必須)
●Economist經濟學人:〈The world can see the end of the Covid-19 emergency, but some daunting tasks lie ahead〉(這個世界可以看到Covid-19緊急情況的結束,但有一些艱巨的任務仍然擺在面前)

分析解讀

事實上,白宮早在9月預告,將於11月初放寬航空旅行限令,開放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和多數歐洲國家等33國旅客入境,逐步結束去年3月以來實施的管制措施。

這項舉措對大型航空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多,有望提振達美航空(Delta)、聯合航空和美國航空等公司的業績,這些業者自去年冬季各國封鎖導致國際旅行停擺來,一直難以恢復獲利能力。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 也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國門關得最緊密以防疫的國家,現在終於要開始紛紛開啟國門,包括守得最嚴的亞太國家,也正在邁出啟封的第一步。

從新加坡到雪梨,從峇裡島到曼谷,各國當局紛紛宣佈,歡迎已經打好疫苗的外國訪客,多半大幅削減,甚至廢除入境強制隔離規定,正好趕上年底的旅遊旺季。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總理10月15日更宣佈:「對於全球各地已經打完兩劑疫苗的民眾,雪梨和新南威爾斯州歡迎你。」新加坡現在採取「與病毒共處」的策略,上周宣佈對歐洲、亞洲與美國等國已經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廢除強制檢疫。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也逐步鬆綁管制措施。

長期隔離檢疫是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抗疫工具,有些國家的主要感染來源是在邊境攔到的外來客,隔離時間還可能長達21天。在 Delta 變種病毒來襲之前,這種隔離檢疫,讓中國大陸、香港、澳洲、紐西蘭與新加坡曾在某個時點可說是完全消滅疫情。但是在歐美全面施打疫苗,數個月前開始打開國門後,亞太地區的嚴格檢疫措施逐漸顯得跟不上時代。

對於新加坡、澳洲這類曾經以「清零」感染為目標的國家來說,現在已經開始接受新冠肺炎從「大流行」(pandemic)疾病,變成與之共處的「地方流行」(endemic)風土病。

是的,所有的流行病最終都會結束。 Covid-19 已經開始沿著這條道路前進,但它不會被根除;相反的,它將逐漸成為地方流行病。在這種情況下,冠狀病毒年復一年地傳播和變異,對老年人和體弱者仍將構成威脅,但情況明確後,再發生過去18個月的巨大規模死亡人數的可能性很小, Covid-19 將成為一個熟悉的、可控制的敵人,就像流感一樣。
 
雖然最後結果越來越明確,但通向終點站的途徑卻不是。精心策劃的旅程和混亂的旅程間的差異,還是可能以數百萬人的生命來衡量,尤其是相對貧窮的國家。

隨著疫情的消退,自8月底以來,包括美國在內,全球每週記錄的病例和死亡人數一直在下降。英國就是一個最特殊的例子。它本來是一個病例高發且不斷上升的國家,但它也成功開展了疫苗接種運動。由於93%的英國人有抗體,每週仍然大約有 25萬個確診病例,導致數百人死亡,不過已不是數千人。從英國的例子來看,這就是一個從「大流行」疾病,逐漸變成區域性流行疾病的過程。

沒有人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有這種保護,但你可以進行非常粗略的猜測。目前大約有38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在疫情期間,死亡人數在1000萬至1900萬之間,中位數估計為1620 萬。反向推算,使用關於致命感染比例的假設,這表明有14億至36億人被傳染上了這個疾病,相當於官方數字的6至15倍,隨著時間推移,具有免疫力的人,數量當然也會越來越多。

然而,要結束整個疫情,這個世界可能還得面臨幾項考驗。
 
一個是北半球的冬季即將來臨,當人們在室內歡聚時,Covid-19有可能會捲土重來。如果醫院開始不堪重負,政府將需要進行干預。一道防線是治療方法,包括有前景的新型抗病毒藥物,如莫諾匹拉韋,如果及早給藥,可將嚴重疾病的發病率降低一半,但仍在等待批准。另一個是戴口罩、隔離療養院和關閉熱點,包括俱樂部和酒吧等措施。問題是政府是否學會了迅速,但按比例採取行動。

第二個測試是突變。如果 Delta 變體被取代,感染的基因採樣可作為早期預警,但世界上較貧窮、未接種疫苗的地區,可能就需要更多的監測。

最大的考驗,是如何保護十億或更多沒有免疫力的人,主要指的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因為當初它們是透過嚴厲且代價高昂的隔離和封鎖,將病毒拒之門外,這為接種疫苗和儲存藥物爭取了不少時間,相對來說,這些國家人民的抗體就會比較弱,該如何適應「與病毒共存」的世界趨勢,未來會是個難題。

最終,人們將通過感染或接種疫苗獲得免疫力,由於疫苗接種安全得多,政府必須盡可能多打疫苗。據數據公司 Airfinity 說法,今年年底前應該生產113億劑,到2022年6 應該生產 250億劑。如果是這樣,全球供應將很快地供過於求。並非所有疫苗都同樣有效,但所有疫苗都比被感染要好得多。
 
這種接近過剩的疫苗,意味著出口商應該已經開始批量運輸疫苗了,盡量幫助貧窮國家。而疫苗接種的最後障礙,將是對疫苗猶豫不決的人,和當地醫療保健的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設定了目標,到年底每個國家的疫苗覆蓋率達到40%;全球疫苗峰會則設定,到2022年9月必須達到70%的目標。但是,與瘧疾和麻疹等其他疾病相比,不同國家對疫苗的需求不同,這取決於其人口結構、注射疫苗的能力以及新冠病毒的威脅。

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待辦事項清單。政府能不能迎接挑戰?這就是最後的考驗。隨著新冠病毒逐漸淡出,富裕國家有可能開始對新冠病毒習以為常,它引起的疾病有可能成為貧窮國家的殺手,就像其他許多疾病一樣,我們必須嚴陣以待。 

二、10月1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方案,月薪從2萬4,000元調高至2萬5,250元,調增1,250元、調幅5.21%,預估逾245萬名勞工受惠。全球薪資調漲的背後原因,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Taiwan News英文台灣日報:〈Taiwan to raise monthly minimum wage to NT$25,250〉(台灣將每個月最低工資提高至新台幣25,250元)
●Economist經濟學人:〈Wages are surging across the rich world〉(整個富裕世界的工資都在飆升)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Is Fed’s Inflation View Built on Sand? A Staffer Suggests So, Stirring Debate About Economics〉(美國聯準會的通貨膨脹觀點是建立在沙子上嗎?一位工作人員建議如此,引發關於經濟學的辯論。)

分析解讀

無獨有偶,美國的9月份薪資也是持續強勁增長。美國勞工部10月8日公佈9月平均時薪,月增0.6%,年增4.6%。過去六個月來,薪資年增幅平均達到6%。Citi Group經濟學家荷倫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認為,這是通膨壓力不斷上升的證據,企業找不到足夠人手,只好調高薪資和延長工時。
 
顧問公司Plante Moran投資長貝爾德(Jim Baird)認為,薪資上升壓力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未來幾個月支持民眾增加消費,成為推升通膨壓力來源之一。
 
曾經,富裕世界早就習慣了工資和物價的緩慢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最近十年,通貨膨脹很難超過央行的設定目標,工資始終無法更快的增長。在英國、義大利和日本,以時薪作為基礎的消費能力,在疫情爆發前的數據幾乎與2000年代的中期差不多。從2015年到 2019年,當平均的通貨膨脹率保持在2%以下之際,美國工資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9%,這在全球已經是罕見的榮景。

而疫情的復甦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變化:物價和工資都在飆升。

截至9月份的最近一年,美國人的時薪增長了4.6%,而通貨膨脹增長了5.4%,遠遠抵消了薪資漲幅。在德國,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4.1%,主要的公用部門工會開始要求加薪5%;連日本的工資和物價都開始出現了回升。這個世界真的開始不一樣了。

價格上漲的原因很清楚,那就是旺盛的商品需求,遇到了供應鏈的瓶頸,加上能源價格的飆升。

工資的增長就有些神秘了。在大多數地方,就業率仍然很低,然而,勞工們似乎不願意返回工作岡位,工作機會看起來仍非常充裕。勞動力短缺反映出的,似乎是隨著全球經濟經歷了不尋常調整,在專業需求和地域之間的流動仍然非常困難。

對病毒的恐懼以及國家對家庭收入的支持,讓許多勞工寧願無所事事,也不需要擔心生計,因而不願回到工作岡位。疫情甚至讓人們改變了重要事項的排序,許多人開始將家庭和休閒生活排在生涯規劃前面。

由於對這次推動工資上漲的原因難以明確理解,也讓中央銀行的日子更加難過。大多數人認為高通貨膨脹是暫時的,但工資過快增長,可能會是推高物價的下一個因素,尤其是如果工人開始期望未來的生活成本將會上漲,肯定將要求更高的工資—這種安全感追求,會加速抵消中央銀行的政策推動。

為了避免持續的通貨膨脹,必須讓三件事情同時發生:
1、提高工資帶來的成本支出,企業可以從利潤中自行吸收,而不是試圖提高商品售價,這會進一步刺激通貨膨脹。
2、提高生產率,以更高的產能支持工資的增長。
3、以政府政策鼓勵閒賦在家的勞工重返勞動市場,從而抑制工資的增長。

不過,也許隨著銀行賬戶枯竭和疫情的減弱,有人預估2022年將再次出現一些經濟疲軟,勞工陸續返就業市場,導致工資增長的放緩;不過這種說法有待觀察。 

講到通貨膨脹,多位美國金融界重量級企業領袖近日紛紛公開質疑「通膨暫時論」,認為聯準會(Fed)不只要縮減購債規模,也應該升息。由此可見,鷹派越來越佔上風。

最新加入這個行列的,是美國銀行(BofA)執行長Brian Moynihan。他14日在Bloomberg電視的訪談中表示,「通膨顯然不是暫時的。聯準會開始表明是他們該行動的時候了。」因為美國經濟走出新冠疫情的態勢更加確定了。

稍早,摩根士丹利執行長James Gorman也對Bloomberg電視說,薪資漲、供應鏈瓶頸、原物料價格攀高等等,都推升通膨。這些不全是暫時的現象,「你必須去戳一下泡沫。目前資金便宜又隨處可得。」

高盛總裁John Waldron 也提及「通膨不是暫時的」,他現在最擔心的風險就是通膨。BlackRock執行長Larry Fink則是在CNBC採訪時表示,通膨「絕不是暫時的」。JP Morgan執行長Jamie Dimon評論通膨時則認為,在未來幾季,通膨都不太可能放緩。

那麼,聯準會應該在何時行動呢?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明年第1季就開始行動了。從這街巷顯示,通貨膨脹不再是只有陰影,而是真的有可能發生。

最近發佈在美國聯準會網站,研究員Jeremy Rudd的觀點引起了社交媒體的關注。他的論點指向經濟學中的一個公理思想,它們認為,「預期」才是決定通貨膨脹的關鍵。

傳統的故事很簡單。當工人預期物價上漲時,他們會要求更高的工資;當企業預期成本上升時,他們會設定更高的價格。在這兩種情況下,通貨膨脹的預期就會越來越強。而央行的任務是,將預期控制在低而穩定的水準下。不過眾所周知,在疫情爆發以來,各國央行都在拼命印鈔,各國央行的公信力也逐漸減弱,央行是否還具有「定海神針」的角色,其實許多人是懷疑的。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擔任聯準會主席時也有過類似的說法,她在2015年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穩定的長期通膨預期,似乎與穩定的長期通膨有關。這與傳統觀點是一致的。

當然也有一些評論員不表認同,不過整體而言,首先,我覺得央行公信力是寶貴的,因此台灣央行最近提出一些擔憂,我認為是好事。其次,通脹預期是由通脹經驗形成的。第三,從長遠來看,這種期望可能很重要。

這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現在面臨的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意味著什麼?

鷹派觀點認為,央行必須在為時已晚和預期失去錨定之前控制價格。然而,也有溫和的看法,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仍然可信,透過讓通脹稍微高一點,它們可能有助於重置預期。畢竟,在 Covid-19 之前,富裕國家最大的擔憂是通貨膨脹過低;或者,至少這是一些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無論他們的期望值多少。不過現在許多事都匪夷所思,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經濟學人》總評
      

這次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很形象,我們在黑漆漆的封底前面,看見的是一個熊熊大火中的驚慌表情。上面一排補充文字「The energy shock」(這次的能源恐慌)。

本週的封面故事,著眼於綠色時代第一次面臨的能源大恐慌。今年五月份以來,一籃子包括了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飆升了5%。這次峰會的東道國英國,更決定重啓燃煤的發電站,美國的汽油價格一下子達到了每加侖3美元,限電則是席捲了中國和印度,普京則不懷好意的提醒著歐洲各國,不要忘記他們的燃料供應是依賴俄羅斯。

這次的能源恐慌提醒著人們,現代生活對充足能源的需求,沒有它,不但你的賬單將變得難以負擔,你的房屋將結凍,你的企業也會停擺。然而,隨著全球盡皆決定轉向更清潔的能源系統,恐慌進一步暴露出了某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其中包括了對再生能源和協助化石燃料轉型的投資不足、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以及全球電力市場那個脆弱的安全緩衝。

如果不進行一個快速的改革,全球將迎來更多的能源危機,甚至還會引發人們對氣候變化相關政策的反彈。最大的危機,在於這些衝擊會減緩變革的步伐。政府需要通過重新設計能源市場機制,才能做出最好的回應。

無論如何,這次能源短缺傳遞出來的資訊是,COP26的領導人不能只有承諾,他們還應該清楚說明解決過渡時期的運作細則。如果他們仍然以為,這次聚會只要端出一些可以誇誇而談的承諾交差了事,那麼更多的恐慌很快就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