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本周主題:美國計畫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台灣在當中有什麼角色? /  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我們該如何看待?


一週財經聚焦

一、就在拜習視訊峰會之後,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立刻訪問了日本、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她說美國沒有考慮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是會另起爐灶,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這個構想意味著什麼?背後有什麼深層含義嗎?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Barrons巴倫週刊:〈China Is Racing Ahead to Lock in Asian Trade. Time to Worry.〉(中國搶先鎖定亞洲貿易。是時候擔心了。)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U.S. Needs More Substantive Asia Economic Plan, Singapore Says〉(新加坡稱,美國需要更實質性的亞洲經濟計劃。)
●Reuters路透社:〈U.S. commerce chief sees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early next year〉(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將在明年初看到新印太經濟框架。)

分析解讀

中國大陸在9月16日突然宣佈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後,引起各國高度關注。美國政府立即聲明,中國大陸欲加入CPTPP,應由CPTPP成員所決定,美國現階段並沒有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向。

中國大陸確實藉著FTA到處插旗,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此外,中國也與不少一帶一路軸線國家,廣簽雙邊FTA。

反觀美國在亞太地區幾無進展,特別是CPTPP,前身是美國一手打造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的是在增加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以制衡中國。到底美國近期有何打算?

不過美國商務部長Raimondo最近宣稱美國不加入CPTPP,這是美國對CPTPP有史以來最明確表態,也是最直接的否定,顯示拜登仍沿襲川普不參加FTA的策略。

美國當然更不可能申請在2022年生效,但規定生效一年半才吸納新會員的RCEP。所以直到2024年拜登總統第一任期結束前,美國在大型FTA進展將成真空狀態。

但這不是代表美國缺席,它在籌組成立一個超越CPTPP,比傳統FTA更穩固的新經濟聯盟。

最近拜登總統宣佈,美國將建構印太經濟架構。目前雖然尚未公佈內容,輪廓仍未確定,不過重點將不在傳統FTA市場開放部分,而是聚焦在新興項目諸如數位科技、供應鏈領域,建立成員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制衡。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印太經濟架構)也可視為FTA的升級版。雖然目前FTA大部分都包含產業合作專章,只不過大多只是聊具一格,重點仍在市場開放。即使在高品質的CPTPP下,產業合作內容也相當簡單。

而在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衝擊下,建構韌性供應鏈,確保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大増。美國認為必需超越FTA架構,打造以美國為主軸的經濟體系,才符合美國的需求,此也可以視為美國推動的印太戰略重要的一環。

未來印太經濟聯盟涵蓋成員廣,包括先前因顧慮對中國開放市場衝擊太大,因而退出RCEP的印度,印太經濟聯盟若能具體到位,影響力不容忽視。

美國在WTO第12次部長會議前夕宣佈建立印太經濟架構,多少也顯示美國未來將跳過世界貿易組織(WTO),來重新架構全球經濟結構。因為中國沒有履行當初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承諾--推動結構性改變,轉型成市場經濟體,所以,美國發現透過貿易談判,簽署所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中共無意認真執行協議,也因此美國一直以來都有把中國踢出世界貿易組織的想法。

但是真正要解決問題,恐怕還是要成立新的國際經濟組織,訂好條件,讓中國無法加進來。例如構想中的印太經濟架構,可以設定必須是市場經濟議題,而且資訊透明,才可加入,如此正好可將中國排除在外。

很明顯的,這次美國的一連串動作還是針對中國。印太經濟聯盟將會是美國制衡中國的重要平臺,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Raimondo描繪美國想要成立的「印太經濟架構」,說這不同於像CPTPP這類以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的傳統經貿組織,而是會進一步包括供應鏈韌性、半導體、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隱私權,以及技術標準制定等領域,特別強調是以戰略方式,協調區域內的供應鏈合作與管理。

我認為,美國這個構想結合了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恰好又對台灣有重要意義,值得進一步推敲。

現在推出印太經濟架構,強調供應鏈安全與半導體,等於是在為台灣量身訂做一樣,有把台灣正式納入的意味。與此同時,這個架構將會強調網路安全、隱私權與技術標準,顯然是針對中國而來。

以2020年全球半導體供應國的市占率來看,美國位居第一,為42.9%;臺灣位居第二,為19.7%。臺灣半導體業中的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市占率則分別已超過七成、五成以上,確實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外,美國掌握了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專利及資本,日本掌握了關鍵材料,而臺灣理所當然,就是美日印太區域經濟架構及「供應鏈韌性」不可或缺的要角。所以臺灣必須要發揮其在美日印太戰略中的科技、地緣、民主等三大價值,以及足以對中國造成重大政經影響力的優勢,與美日相互緊密鏈結。

美國拜登政府這一年來積極推動印太戰略,在政治、外交甚至軍事方面成果豐碩,唯獨經貿領域乏善可陳,一直被質疑。最近終於提出明年將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協定的構想,想藉此重返領導地位,對台灣、對亞太都是值得注意的發展。

從川普任期後半段到拜登上任,美國在印太地區動作頻繁。過去一年,跟日本、澳洲、印度領袖舉行了二次的四方安全會談(QUAD);跟韓國、日本及東協都有簽署FTA,並舉行峰會互相拜訪;甚至建立了引發爭議的美英澳防衛協定(AUKUS)。但在經貿領域卻缺乏實質的進展。拜登總統於10月拋出將推動「印太經濟架構」,而商務部長Raimondo再度於11月有更具體的說明,終於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經濟面提出較為清晰的政策輪廓。

我們該如何解讀美國的這個新佈局?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
首先,看來重返CPTPP不再是美國的選項,未來將以印太經濟架構為主軸。
第二,美國預計於明年2月開始啟動,而且印太經濟架構不是只有對話,將會以「協定」(agreement)的方式呈現。
第三,印太經濟架構不是傳統經貿協定,而將以如供應鏈韌性等新興區域性經貿議題為主。

這樣充滿創意的協定,是否能做為美國重返駕駛座的支援,尚待觀察;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美國與印太盟友將會進入更有組織、更有方向的經貿問題討論,而且所談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可能會脫離關稅、投資自由化以及貿易規則等我們熟悉的領域,進入一個全新模式。

面對這個新領域,臺灣必須注意:

1,必須熟悉新機制的影響與因應
無論物流之亂還是供應鏈韌性,在診斷問題時,不可避免的會以資訊蒐集與交換為基礎,以具體掌握瓶頸所在、研商可能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近期台積電被要求「自願」提供產能資料的情況,有可能會成為印太經濟架構之下常態性、制度性的機制。
物流之亂的解決對台灣當然有益,而提高供應鏈韌性也有助於維持我國參與,但在過程中對於這些不熟悉新機制的影響及因應,也是台灣需有所準備之事。

2,盡早準備,以參與數位經濟與標準化制定
印太經濟架構的重點似乎不再是數位貿易規則,而是涉及資料跨境傳輸、資料保護、平臺互通及加密技術等國際標準的制訂。標準化是數位經貿規則的重要基礎,也是目前國際間進展較為不足的領域,台灣在標準化方面過去參與較少,也需提早準備。

3,面對已申請加入的CPTPP及未來的印太經濟架構,台灣要更靈活有彈性
印太經濟架構與CPTPP並不衝突,甚至有互補性。不過對於如供應鏈韌性、數位貿易標準化等面向上,在美中進入戰略競爭關係的局面下,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可能形成與沒有美國參與的RCEP及CPTPP的競爭態勢。我國目前已正式申請加入CPTPP,對於印太經濟架構更有積極參與的重要性;同步準備積極爭取,是台灣應有態度。


二、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要求政府針對170項議題改善,其中118項是曾經提出的問題,52項則是新提出的議題。台灣有什麼啓發?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cus Taiwan中央社:〈EU business group urges Taiwan government to ease border controls〉(歐盟工商團體敦促台灣政府,放寬邊境管制)
●南華早報:〈EU shelves Taiwan trade upgrade amid high-wire balancing act on China〉(歐盟擱置台灣貿易升級,以應對中國採取高線平衡措施)
●聯合報:〈歐洲商會期盼提升能源 蔡其昌:努力中〉

分析解讀

台灣政府其實應高度重視這些建議,除了這是外資的客觀建議之外,也代表台灣過去習慣的海島思維自嗨心態,是時候該改變了。

歐洲商會的建議之所以如此重要,因它是台灣最大的外僑商會,包含400家企業和860位個人會員、30個產業和倡議委員會。歐洲雖和美、日同列為台灣三大外資(直接外來投資)來源,但台灣外來投資的首要來源,並非許多人想當然耳的美國或日本,而是歐洲。

以經濟部投資統計觀察,歐洲來台投資,在最新一年累積共有607億美元,遠超過美國的240億美元和日本的232億美元。若只看過去五年(2016-2020)的年平均投資,歐洲也以51億美元遠勝日本的9.4億美元和美國的2.5億美元。美國對台友好的「口惠」,並未像歐洲國家一樣落實在投資「行動」上。

而歐洲國家對台灣的巨額投資,也出乎許多人意料地,不是以德、英、法這些大國領先,而是由荷蘭領軍。荷蘭在台投資了近800件,金額達363億美元,佔全歐來台投資過半。這當然和荷蘭是歐洲電子業相對最盛的國家有密切關係,如荷蘭飛利浦就是台積電設立時的最大民間原始股東,迄今仍是台灣外資的領頭羊。

而台積電關鍵設備供應商-荷蘭的艾斯摩爾(ASML)去年也在台灣擴大投資,已僱用超過3,000名員工。

歐洲居次的德國雖有近千件投資,但總金額不過44億美元,只是荷蘭的12%;法國的700案只帶來13億美元投資,

反而是盧森堡(30億)和丹麥(33億)超前,這應和它們在金融和風電的全球化有關。這也意味著對德、英、法等大國的引資尚有極大潛力,有待政府和企業界共同努力。

雖然歐洲這幾年經濟表現看起來老態龍鍾,但以今年前十月的歐洲來台投資而言,主要分佈在電子零件業的2.7億美元、金融保險業的2.5億美元,以及批發零售業的2.4億美元,充分顯示歐洲一般企業對台灣的瞭解非常不夠,值得政府加大力道,促進歐商對台灣的瞭解,以發展針對歐洲的招商引資。

說到歐洲,很多人不知道歐洲佔全球GDP的份額高過了四分之一,本來歐洲企業在全球所有的創業投資 (VC) 的份額中只佔據不到十分之一,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數據提供商Dealroom表示,今年許多歐洲地區的創投交易都在猛增,歐洲今年成功吸引了全球18%的創業投資,這創下了歐洲的歷史新高,也為歐洲新創公司創造了更大的價值。歐洲現在已經出現了65個城市擁有獨角獸,這比全球任何地區都要來得多。

針對歐洲商會的建議,媒體的關注焦點,只放在其建議台灣防疫邊境管制應逐步廢止,為關鍵業務職位提供入境管道,讓企業得以維持業務營運和人才流通。我覺得這樣的觀點太過偏頗。

的確,台灣的疫情管制目前有點嚴苛,對大多數的外商來說很不友善。因管制機構不必承擔任何管製成本,導致企業付出了額外代價;特別是台灣今年高科技製造業的景氣特好,這種成本不會反映在成長率上,但從許許多多倒閉的服務業案例,卻可以看出這種額外代價。

歐洲商會的2022年建議書,主題為「台灣揚名全球的契機」,今天是由歐洲商會理事長張瀚書將建議書交給代表政府出席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這份建議書合計提出170項議題,議題範圍則廣泛包含了台灣沒有和國際接軌的規範或執行、外商進出臺灣的方便性和居留面對的困難、外商在台生活面對的困擾或阻礙等等。

在這170項議題中,很多人討論的是放寬邊境,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一條--台灣應該更努力和國際接軌。因為若沒有高度的國際接軌,台灣就無法因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資金。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台灣的努力還不夠。

例如在邊境管制方面,歐洲商會指出,台灣的成功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及經濟環境,因此置身於疫情最惡劣影響之外。如今疫情威脅程度已逐步趨緩,台灣不能再僅憑恃此優勢以維繫經濟運轉。台灣與國際間密切合作十分成功,但目前策略應配合局勢隨機應變,邊境限制應逐步廢止;而首要之務,是為關鍵業務職位提供進入管道。比起逐案審查,政府應制定明確的入境標準,讓企業得以維持業務營運和人才流通。

歐洲商會理事長張瀚書則說,希望政府針對整體規劃有比較有明確標準,畢竟企業需要的人才必須有方式讓他們入境,他們也會遵守相關控管。他舉了一個例子:有個總經理離開台灣被調去新加坡,但從國外派過來的接替人選卻進不來,公司陷入尷尬處境。後來用專案方式,才獲得批准入境。

另外,報告中還提到台灣的能源問題,並提出多項建議,例如,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草案到底是什麼?台灣未來的能源政策主軸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值得台灣政府重視。

《經濟學人》總評     

細看這一期的封面設計,你會看到在黑漆漆的封底前,是縱橫交錯的六條黃色封鎖線,封鎖線上用病毒圖案區開來的三個英文字,分別是OMICRON變種病毒、INFLATION通貨膨脹,以及CHINA SLUMP中國衰退。

經濟學人認為,這三個是現今全球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果不其然,中間幾個字說明了這次的封面故事焦點:「The threats to the world economy」(全球經濟面臨的威脅)。

在Covid-19疫苗問世以及取得臨床試驗成功不過剛剛滿一年,不料恐懼感又再次席捲了全球大部分的地區。11月24日首度在南非發現的Omicron變種病毒,似乎能夠成功繞過新冠疫苗所建立的防禦系統。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宣稱Omicron 構成了「Very High非常高」的全球風險,默德納的老闆甚至警告說,現有的疫苗都很難成功抵禦這個深度變種的新冠病毒。

面對著更多的封鎖、邊境關閉和消費者焦慮的可怕前景,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拋售航空公司和連鎖旅館的股票。石油價格更是已經下跌了約每桶10美元,這種跌法,通常顯示的未來有可能會經濟衰退。

確實,現在要去判斷Omicron的變種突變是不是真的比Delta 變種病毒更具傳染性或致死率,目前還為時過早,隨著科學家未來幾周的分析數據出爐,流行病學界的看法將更加清確。但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疫情蔓延的威脅將再次籠罩全球經濟,並放大原本就存在的這三個威脅。

首先,是富裕國家更嚴格的封鎖隔離,肯定將傷害經濟成長。在變種病毒的消息傳出後,各國已經開始阻止來自南非的旅客—這是最早發現Omicron的國家。

其次,不平衡的經濟復甦,可能加劇第二個危險,也就是這個變種病毒很可能會加劇已經很高的通貨膨脹,而且美國面臨的壓力將會最大。

最後一個危險最容易被人輕忽,那就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放緩。如果事實證明 Omicron比Delta變種病毒更具傳染性,那將使中國目前的清零策略難以繼續,正在進行的各種管制政策,更會讓經濟增長雪上加霜。

總而言之,經濟學人這期的封面議題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嚴肅的呼籲--全球經濟體系正在面臨著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