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經聚焦:
一,
二月11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今年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84%,已經連續六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扣除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則大漲2.42%,創下13年來新高。
二,
二月17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了《全球貿易最新情況》(Global Trade Update)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所有主要貿易經濟體的進出口都超過了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進入2022年,持續的物流中斷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將影響今年的全球貿易模式。
解讀:
1,
CNBC
Asia-Pacific stocks mixed as investors await U.S. inflation data; RBI holds steady on interest rates
亞太股市漲跌互現,投資者等待美國通脹數據;印度儲備銀行保持利率穩定
2,
Bloomberg
Emerging Asia’s Central Banks Are Running Out of Room to Wait
亞洲新興國家的央行已經沒有等待的空間了
3,
Economist
Workers have the most to lose from a wage-price spiral
工人將在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中損失最大
今年台灣的春節因為疫情很平淡,但大家的心情應該並不平靜,因為年節商品幾乎沒有一樣是沒有漲價的。
其中,最令家庭主婦感到痛苦的就是高漲的蛋價。其實去年以來,不但蛋價與物價普遍上揚,房價同樣大幅上漲。
不論是小到雞蛋或是大到房屋,都是民生重要商品,價格大漲當然會嚴重影響支出與日常生活。
先來看最近的雞蛋荒和昂貴的蛋價是怎麼回事。早在去年1月初,台灣發生雞隻禽流感,政府要求民間撲殺了8萬多隻。
然後,去年4月國際穀物價格上揚,帶動國內飼料價格大漲,蛋農在不敷成本的情況下,大量減少飼養蛋雞。
到了10月,蛋價回漲,政府不希望看到蛋價上漲,於是要求凍漲蛋價,高漲的飼料價格卻未下降,結果造成蛋農進一步淘汰蛋雞,導致每日缺蛋約100萬到300萬個。
加上今年年初天氣變冷,雞隻下蛋更少,終於進一步造成了雞蛋的供應不足。
這凸顯了兩個問題:
1,政府必須儘快培養產業變化的趨勢判斷能力以及先知先覺的政策準備。
2,要有科學精神做好大數據處理的準備工作。
我為什麼這麼說?
在大數據時代,
供給側:全台灣養了多少蛋雞、每天會下多少雞蛋,或是因撲殺了多少隻雞而減產多少雞蛋,數據應該都很容易取得。
需求側:每天國人要消費多少蛋,企業生產需要用到多少蛋,同樣可以估算出來;意即雞蛋市場上的供需資料是很容易掌握的,因此當國內飼養的蛋雞減少、供給可能不足時,政府應該可以事前掌握,加速進口雞蛋,以補足國內供給的不足。
加上去年台灣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1.96%,但是如果從去年4月統計到今年1月,近十個月CPI的漲幅則高達2.43%,看起來OK,但不要忘記美國很嚴重,去年全年漲幅達到4.58%,過去這兩個月更是超過7%,這是過去40年不曾見過的高通膨水準。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全球經濟的最大需求者,美國的通膨一定會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從而帶動全球性的通膨。你怎麼可能期待老百姓沒有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更可怕的是,過去兩年房價也不斷地創高。以代表預售屋的國泰房價指數來看,從2016年到現在漲幅度已經超過50%,再來看代表一般性房價指數中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過去兩年房價也上漲了9.43%,又以台南和台中的漲幅超過15%最多。長期而言,房價上漲會推動房租上漲,堆高企業和商家的成本,進一步推升物價。
總而言之,今年來蛋價、物價與房價百貨齊漲,唯有薪資不漲。大家過年心情會好那才怪。
我感覺台灣的輸入型通膨正持續累積,民間通膨預期心理已然形成並升高,乃至開始加速自我實現,「上漲有理」極易進一步加重台灣的通膨問題。
當然,國際上也有幾個與通膨有關的訊息值得重視。
進入2022年,我看見全球經濟一直在製造著一次又一次讓人不舒服的通貨膨脹意外。
1,一月份,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超過了預期,美國的年度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是接近了10%。
2,更糟糕的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擔憂導致了二月14日的油價上漲到了每桶96美元以上,這已經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3,在大西洋兩岸,金融市場迅速開始反應2022年即將來到的貨幣緊縮變化,各國央行官員紛紛因為擔心獨立信譽的遭受質疑不停發表有關貨幣政策緊縮的言論。
我相信貨幣政策制定者正在勞動力市場努力尋覓高通貨膨脹是不是開始在推升勞工對薪資需求的預期,這是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的一個跡象。
美國聯準會必定會迅速的提高利率,歐洲決策者也會越來越緊張。
因為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過高的時間越長,將其拉回來的痛苦就越大。
要知道上一次是直到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經濟的衰退,美國的失業率達到了將近11%的峰值後,20世紀70年代的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才得以遏制。
我相信很多人心裡會開始對台灣的央行為什麼遲遲沒有動作很是疑惑?我是這樣想的:
自2008-09年以來,各國央行和監管者一直有兩個沒有說出口的目標:利率的正常化和停止讓公共資金為私人的冒險提供擔保。
但看起來這兩個目標現在正處於緊張狀態:不提高利率,沒有辦法抑制通貨膨脹。但提高利率又擔心引發金融市場波動,政府還得出手救市。
對今天的全球央行來說,最難的是萬一金融穩定的目標和穩定通貨膨脹的要求越來越將他們拉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怎麼辦?因為現在的狀況就是大部分的發達經濟體通貨膨脹率真的很高。這就是為什麼英格蘭銀行副行長Sir Jon Cunliffe最近會說現在的各國央行就像一隻腳踩著剎車,另一隻腳卻必須放在油門上,這樣的操作不是不可以,但路況真的不好時,肯定手忙腳亂。我們還是可以多一點體諒,少一點責備比較好。
解讀;
1,
CNBC
South Korean trade minister says Russia-Ukraine crisis could disrupt supply chains
韩国贸易部长表示,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可能会扰乱供应链
2,
WSJ
Expensive Shipping Containers Mean Rough Sailing for Global Trade
昂貴的海運集裝箱對全球貿易來說意味著艱難的航行
3,
Bloomberg
Goldman Commodity Veteran Says He’s Never Seen a Market Like It
高盛大宗商品資深人士表示,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市場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統計測算,2021年全球貿易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達到約28.5兆美元,比2020年增長了25%,比2019年增長了13%。但鑒於宏觀經濟趨勢,2022年的貿易增長可能低於預期。
報告指出,考慮到美國持續的通貨膨脹以及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其世界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
它還提請人們注意持續的物流中斷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稱「縮短供應鏈和使供應商多元化的努力可能會影響2022年的全球貿易模式。」
在貿易流動方面,該報告預測,由於各種貿易協定和區域倡議,以及「越來越依賴地理上更近的供應商」,區域化趨勢將會增加。
另外,這個報告還提請人們注意全球債務的創紀錄水平,並警告說,由於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對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可能會加劇。
這很有意思,今年一開始,我們就看見台灣的麥當勞部分門市貼出公告,因全球航運供貨不穩,將暫停供應薯餅。
而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去年8月中麥當勞就曾暫停供應薯餅過。究竟為何全球航運一直不見穩定?
根據 KPMG 所發表的《2021 台灣 CEO 前瞻大調查》,其中「供應鏈風險」從去年的第 3 大風險,躍升成為第一大風險,成為經理人最煩惱的問題榜首。
疫情趨緩、產業需求逐漸回穩,許多地方的供應瓶頸卻持續惡化,超市空蕩蕩的貨架、港口塞船以及車廠停工等狀況不斷發生,最後甚至都演變成一個狀況:萬物皆漲價。
這是一個特別詭異的現象,明明生意愈來愈好,但供應鏈狀況卻愈來愈糟。
其中有 3 大麻煩,成為經理人最頭痛的事。
一、港口老舊、人力短缺,難應付變化太大的需求
2021年 3 月,一艘從馬來西亞前往鹿特丹的巨型集裝箱船長賜輪(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中滯留了 6 天,在一天內造成 150 艘貨船受阻,成為網友口中的「大排長榮」。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稱,堵塞造成的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然而,這樣子的「塞港事件」並非單一事件。
1,海港基礎設施老舊:
早在疫情發生前,各國港口船期就常因大浪、大霧及暴風雨等因素而延誤。因應氣候、環境變化,以及愈來愈大的船舶設施, 港口早已面臨「基礎設施升級」的壓力。
新冠疫情只是加速凸顯港口基礎設備不足,為航運業帶來最大危機,嚴重影響到品牌端的生產、運輸等過程。
2,2021年需求暴增:
到了 11 月的購物季,加州最繁忙的洛杉磯、長灘兩大港口,有 111 艘貨櫃船排隊等候進港!相較新冠疫情發生之前,最高紀錄僅 17 艘貨櫃船等待靠岸。就算船進港了,貨櫃又因缺少拖車架(Chassis)無法卸貨,在碼頭堆積如山長達數周。
3,人力短缺嚴重
偏偏貨船塞港,還遇上了碼頭工人、卡車司機都有人力不足的窘境,使得作業流程變得極度緩慢,後續抵達的貨櫃船停靠及卸貨時程,也跟著被迫順延。需求居高不下、基礎建設投資又受限,導致整個物流鏈崩潰。
儘管拜登政府要求每周上班七天、24 小時輪班以加快排除港口壅塞問題,並對延遲處理的貨櫃公司開罰,但成效仍有限。航運問題不僅造成庫存短缺和交貨延遲,更抬高了物價,影響到消費者。
細探全球缺工原因,除了因為感染和隔離造成停工, 人們更以疫情為契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那些需要到現場才能執行的工作,人力持續短缺。
其中又以美國與英國的狀況相對嚴重。根據美國卡車運輸協會的說法,美國正創下歷史上最高紀錄,約出現 8 萬名司機短缺。日前英國更出現「汽油荒」,因為脫歐後其他歐洲國家的油罐車司機,不願再申請工作簽證回到英國,加油站缺人補充油料。勞動力短缺加劇了供應鏈的延遲時間,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產品與消費服務供應不及。
二、傳統管理制度失靈,零庫存使企業付出停工代價
在全球化的時代,供應鏈管理呈現極度專業分工,影響層面環環相扣、互相勾串,一旦一個環節遭到中斷,將直接關聯到下一個營運發展,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比如生產一部汽車,從原料、生產、組裝到銷售,都經過數十個國家的分工,最後才送到消費者的手上,當關鍵零組件發生短缺,或物流運輸遭到中斷,要「拿到車」可能就得再等等了。
過去以「及時生產系統」著名、努力降低庫存以壓低成本的豐田公司,今年也必須向「短缺」投降。自今年夏天來,因疫情、加上晶片嚴重短缺,迫使豐田汽車(Toyota)持續減產,9 月份產量和去年同月相比暴減 55.3%、10 月也暴減 50.9%。到了 12月,豐田更表示:「因來自東南亞的零件供應持續短缺、加上國內物流緊繃,日本工廠將持續減產,兩座工廠部分產線已自 12 月 8 日起進行停工。」
在這類以「及時」為基礎的產線,低庫存的策略顯然從「最好的策略」變成了「最大的敗筆」,一旦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斷裂、停滯或超載,將會加速供應鏈上下游的混亂。
三、能源危機,供應鏈管理雪上加霜
當前的供應鏈危機,不僅僅限於疫情所擴及的影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全球能源供應」問題。由於全球政府與企業對「減碳」的承諾,必須削減傳統能源的使用量,導致傳統能源產量不足,但新能源的供應又趕不上,最終使得能源短缺。
就像春節才剛過去,但不管是石油、天然氣、煤、銅、鋁等市場的期貨曲線都呈現了超溢價交易,這表明大宗商品交易正在為供應不足支付著高額的溢價。有一個追蹤23種各類能源、金屬和農作物期貨的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更已經創下了歷史的新高。
更不要說由煤、原油與天然氣組成的能源價格,自 5 月以來上漲了 5 成;煤價飆升更迫使中國在 9 月限電、工廠停工,擠壓到全球供應鏈。展望未來,供應鏈的問題可能會愈來愈嚴重,全球對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設定的目標,勢必影響生產與貿易成本,當各國開始積極研訂課徵「碳關稅」、擬定「碳交易」的機制,最後,國際共識與相關規範將決定供應鏈的走向。
過去以「專業分工、朝向成本最小化」的全球供應鏈模式,顯然脆弱度也愈高,能否有足夠韌性面對未來風險,已成為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經濟學人》推薦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真的充滿寓意,大家可以看見腳踏在烏克蘭國土上的普丁雙臂環抱若有所思,但仔細再看,你會發現他左手拿的是一隻有著俄羅斯紅藍雙色的油漆,但臉上、西裝外套上和地上盡是蓬頭垢面灰頭土臉。上面兩排白色字體,大字是Putin’s Botched job 普丁搞砸的工作。小字則是 War or not, he has calculated 不管有沒有戰爭,他都已經錯估情勢。
Russia and Ukraine
俄羅斯和烏克蘭
Whether he invades Ukraine or backs down, Putin has harmed Russia
無論是入侵烏克蘭還是最後決定退讓,普京都已經傷害了俄羅斯
He will try to claim victory though
雖然他終將聲稱他取得了最後勝利
經濟學人這周的封面故事是在戰爭陰影下所完成。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將繼續推動外交手段,並且正在逐步從烏克蘭邊境上撤軍。許多西方安全官員直言不諱地指責普丁公開撒謊,並再次發出警告俄羅斯隨時將發動入侵。
而且,無論發生什麼,不管是戰爭與否,普丁都已經因為推動戰爭行為損害了他自己的國家。許多西方觀察家或許會反對這一看法,因為普丁一槍也沒開,他就讓自己置於了全球地緣政治的中心,並證明瞭俄羅斯再次變得重要。雖然他破壞了烏克蘭的穩定,他讓每個人都覺得烏克蘭的未來與他有關。他可能可以因為戰爭的避免而贏得了北約的讓步。在俄羅斯國內,他樹立了自己的政治典範,並從經濟困難和對反對陣營的鎮壓中拉開了民眾的注意力。
然而,這些收益都是一時的。儘管普丁看似佔了上風,但在更持久、更具戰略意義的角度上,他損失更大。
首先,儘管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普丁身上,但這些變化其實激勵了他的對手。他讓北約在保護被俄羅斯威脅的側翼方面找到了一個新的起死回生目的。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被忽視的烏克蘭正在享受西方前所未有的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
俄羅斯本身在短期內更會受到經濟制裁的影響,隨後會受到更深層次的追求自給自足和不停鎮壓的惡性循環中。但發動戰爭將使所有這些事情變得更糟,並把烏克蘭變成一個讓俄羅斯自己的資金和人力不斷流失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