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題: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13年來新高。/ 今年持續的物流中斷和能源價格上漲,將影響今年的全球貿易模式,供應鏈風險更是未來最大的問題。
一週財經聚焦
一、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佈今年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84%,已經連續六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扣除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則大漲2.42%,創下13年來新高。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Asia-Pacific stocks mixed as investors await U.S. inflation data; RBI holds steady on interest rates〉(亞太股市漲跌互現,投資者等待美國通脹數據;印度儲備銀行保持利率穩定。)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Emerging Asia’s Central Banks Are Running Out of Room to Wait〉(亞洲新興國家的央行已經沒有等待的空間了)
●Economist經濟學人:〈Workers have the most to lose from a wage-price spiral〉(在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中,工人將損失最大)
分析解讀
今年台灣的春節因為疫情很平淡,但大家的心情應該並不平靜,因為年節商品幾乎沒有一樣不漲價。其中最令家庭主婦感到痛苦的,就是高漲的蛋價。
其實去年以來,不但蛋價與物價普遍上揚,房價同樣大幅上漲。不論是小到雞蛋或是大到房屋,都是民生重要商品,價格大漲當然會嚴重影響支出與日常生活。
首先,我們先來看最近的雞蛋荒和昂貴的蛋價是怎麼回事。
早在去年1月初,台灣發生雞隻禽流感,政府要求民間撲殺了8萬多隻。然後,去年4月國際穀物價格上揚,帶動國內飼料價格大漲,蛋農在不敷成本的情況下,大量減少飼養蛋雞。
到了10月,蛋價回漲,但政府要求凍漲蛋價,高漲的飼料價格卻未下降,結果造成蛋農進一步淘汰蛋雞,導致每日缺蛋約100萬到300萬個。加上今年冬天特別冷,雞隻下蛋更少,最後造成了雞蛋的供應不足。
這凸顯了兩個問題:
1,政府必須儘快培養產業變化的趨勢判斷能力,以及先知先覺的政策準備。
2,要有科學精神,做好大數據處理的準備工作。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大數據時代,以供給側來說,全台灣養了多少蛋雞、每天會下多少雞蛋,或是因撲殺了多少隻雞而減產多少雞蛋,這些數據應該都很容易取得。在需求側方面,每天國人要消費多少蛋、企業生產需要用到多少蛋,同樣可以估算出來。
也就是說,雞蛋市場上的供需資料是很容易,也應該要掌握的,如果沒有預先防範,當然會措手不及。
加上去年台灣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1.96%,看起來OK,但是如果從去年4月統計到今年1月,近十個月CPI的漲幅則高達2.43%,其實不低。另外,不要忘記美國很嚴重,去年全年漲幅達到4.58%,過去這兩個月更是超過7%,這是過去40年不曾見過的高通膨水準。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全球經濟的最大需求者,美國的通膨一定會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從而帶動全球性的通膨,當然台灣就有輸入型通膨的壓力,你如何能期待老百姓沒有預期通膨的預期心理?
更可怕的是,過去兩年房價也不斷地創高。以代表預售屋的國泰房價指數來看,2016年到現在漲幅度已經超過50%;代表一般性房價指數中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過去兩年房價也上漲了9.43%,又以台南和台中的漲幅超過15%最多。長期而言,房價上漲會推動房租上漲,堆高企業和商家的成本,進一步推升物價。
總而言之,今年來蛋價、物價與房價百物齊漲,唯有薪資不漲,大家過年心情會當然不好。
我感覺台灣的輸入型通膨正持續累積,民間通膨預期心理已然形成,這種「上漲有理」的心態,極易進一步加重台灣的通膨問題。
當然,國際上也有幾個與通膨有關的訊息值得重視。
今年1月,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都超過了預期,美國的年度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是接近了10%。更糟糕的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擔憂,導致了油價上漲到每桶96美元以上,這已經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而在大西洋兩岸,金融市場開始反應今年即將來臨的貨幣緊縮。我相信貨幣政策制定者正在勞動力市場努力尋覓,他們擔心高通膨是否推升勞工對薪資需求的預期,產生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的跡象。
美國聯準會必定會迅速的提高利率,歐洲決策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為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過高的時間越長,將其拉回來的痛苦就越大。
要知道,上次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經濟的衰退,美國的失業率達到了將近11%的峰值之後,20世紀70年代的工資與物價螺旋上升才得以遏止。
我相信很多人心裡會納悶,為什麼台灣的央行遲遲沒有動作?我是這樣想的:
自2008-2009年以來,各國央行和監管者一直有兩個沒有說出口的目標,那就是「利率的正常化」,和「停止讓公共資金為私人的冒險提供擔保」。
但看起來,這兩個目標現在正處於緊張狀態:不提高利率,沒有辦法抑制通貨膨脹;但提高利率又擔心引發金融市場波動,政府還得出手救市。
對今天的全球央行來說,最難的是,萬一「金融穩定的目標」和「穩定通貨膨脹的要求」這兩個目標往兩個不同方向漸行漸遠,怎麼辦?
現在的狀況是,大部分的發達經濟體通貨膨脹率真的很高。這就是為什麼英格蘭銀行副行長Sir Jon Cunliffe最近公開發言:「現在的各國央行就像一隻腳踩著剎車,另一隻腳卻必須放在油門上。這樣的操作不是不可以,但路況真的不好時,肯定手忙腳亂。」我們還是可以多一點體諒,少一點責備比較好。
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了《全球貿易最新情況》(Global Trade Update),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所有主要貿易經濟體的進出口都超過了新冠疫情前的水準,但進入2022年,持續的物流中斷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將影響今年的全球貿易模式。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South Korean trade minister says Russia-Ukraine crisis could disrupt supply chains〉(韓國貿易部長表示,俄羅斯-烏克蘭危機可能會擾亂供應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Expensive Shipping Containers Mean Rough Sailing for Global Trade〉(對全球貿易來說,昂貴的海運集裝箱意味著艱難的航行)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Goldman Commodity Veteran Says He’s Never Seen a Market Like It〉(高盛大宗商品資深人士表示,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市場)
分析解讀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統計測算,2021年全球貿易創下歷史新高,達到約28.5兆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比2019年增加了13%。但鑒於宏觀經濟趨勢,2022年的貿易增長可能低於預期。
報告也指出,考慮到美國持續的通貨膨脹以及對中國房地產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其世界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
這份報告還提醒人們,注意持續的物流中斷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縮短供應鏈和使供應商多元化的努力,也可能影響2022年的全球貿易模式。
而在貿易流動方面,該報告預測,由於各種貿易協定和區域倡議,以及「越來越依賴地理上更近的供應商」,區域化趨勢將會增加。
另外,這個報告還點出,我們應該注意全球債務的創紀錄水準,並警告說,由於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對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可能會加劇。
這很有意思。今年一開始,我們就看見台灣的麥當勞貼出公告,因全球航運供貨不穩,將暫停供應薯餅。而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去年8月中麥當勞就曾暫停供應薯餅。究竟為何全球航運一直不穩定?
根據 KPMG 所發表的《2021台灣 CEO 前瞻大調查》,其中「供應鏈風險」從去年的第3大風險,躍升成為第一大風險,更是經理人最煩惱的問題榜首。
為什麼供應鏈會成為經理人最頭痛的事呢?我覺得有以下3個原因:
一、港口老舊、人力短缺,難應付變化太大的需求
2021年3月,長榮的長賜輪(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中滯留了6天,造成150艘貨船受阻,成為網友口中的「大排長榮」。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稱,堵塞造成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
然而,這樣子的「塞港事件」並非單一事件。
因為現在全球大部分的海港,基礎設施都非常老舊。早在疫情發生前,各國港口船期就常因大浪、大霧及暴風雨等因素而延誤,疫情只是加速港口面對「基礎設施升級」的壓力。
供應鏈斷裂的第二個原因,是2021年需求暴增。到了 11 月的購物季,加州最繁忙的洛杉磯、長灘兩大港口,平均有111艘貨櫃船排隊等候進港!相較新冠疫情發生之前,最高紀錄僅17艘貨櫃船等待靠岸。就算船進港了,貨櫃又因缺少拖車架(Chassis)無法卸貨,在碼頭堆積如山長達數周。
第三個原因,則是人力嚴重短缺。不僅貨船塞港,還遇上了碼頭工人、卡車司機都有人力不足的窘境。需求居高不下、基礎建設投資又受限,導致整個供應鏈崩潰。
儘管拜登政府要求每週上班七天、24小時輪班,並對延遲處理的貨櫃公司開罰,但成效仍有限。航運問題不僅造成庫存短缺和交貨延遲,更抬高了物價,影響到消費者。
細探全球缺工原因,除了因為疫情和隔離造成停工,人們更以疫情為契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那些需要到現場才能執行的工作,於是人力持續短缺。
二、傳統管理(Just in time)制度失靈,零庫存使企業付出停工代價
在全球化的時代,供應鏈管理呈現極度專業分工,影響層面環環相扣、互相勾串,一旦一個環節遭到中斷,將直接關聯到下一個營運發展,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譬如說生產一部汽車,從原料、生產、組裝到銷售,都經過數十個國家的分工,最後才送到消費者的手上。當關鍵零組件發生短缺,或物流運輸遭到中斷,要「拿到車」可能就得再多等等了。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過去以「及時生產系統(Just in time)」著名、努力降低庫存以壓低成本的豐田公司,今年也必須向「短缺」投降。自今年夏天來,疫情加上晶片嚴重短缺,迫使豐田汽車(Toyota)持續減產。去年年底豐田更表示:「因來自東南亞的零件供應持續短缺,加上國內物流緊繃,日本工廠將持續減產。今年我看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在這類以「及時」為基礎的產線,低庫存的策略顯然從「最好的策略」變成了「最大的敗筆」,一旦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斷裂、停滯或超載,將會加速供應鏈上下游的混亂。
三、能源危機,供應鏈管理雪上加霜
當前的供應鏈危機,不僅僅限於疫情所擴及的影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全球能源供應」問題。由於全球政府與企業對「減碳」的承諾,必須削減傳統能源的使用量,導致傳統能源產量不足,但新能源的供應又趕不上,最終使得能源短缺。
就像春節才剛過去,但不管是石油、天然氣、煤、銅、鋁等市場的期貨曲線,都呈現了超溢價交易。這表明大宗商品交易正在為供應不足,支付著高額的溢價。有一個追蹤23種各類能源、金屬和農作物期貨的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更創下了歷史的新高。更不要說由煤、原油與天然氣組成的能源價格,自5月以來上漲了5成。煤價飆升,更迫使中國在9月限電、工廠停工,擠壓到全球供應鏈。
展望未來,供應鏈的問題可能會愈來愈嚴重,全球對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設定的目標,勢必影響生產與貿易成本,當各國開始積極研訂課徵「碳關稅」、擬定「碳交易」的機制,最後,國際共識與相關規範,將決定供應鏈的走向。
過去以「專業分工、朝向成本最小化」的全球供應鏈模式,顯然脆弱度也越來越高,能否有足夠韌性面對未來風險,已成為未來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經濟學人》封面導讀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充滿寓意。大家可以看見腳踏在烏克蘭國土上的普丁,雙臂環抱、若有所思。但仔細再看,你會發現他左手拿的是一隻有著俄羅斯紅藍雙色的油漆刷,但臉上、西裝外套上和地上,盡是蓬頭垢面灰頭土臉。上面兩排白色字體,大字是「Putin’s Botched job」(普丁搞砸的工作);小字則是「War or not, he has calculated」(不管有沒有戰爭,他都已經錯估情勢)。
經濟學人這周的封面故事,是在戰爭陰影下所完成。克里姆林宮對外表示,俄羅斯將繼續推動外交斡旋,並且正在逐步從烏克蘭邊境上撤軍。但許多西方安全官員直言不諱地指責,普丁在公開撒謊,並再次發出警告,俄羅斯隨時將發動入侵。
無論發生什麼,不管是戰爭與否,普丁都已經因為推動戰爭行為損害了他自己的國家。
許多西方觀察家或許會反對這個說法,因為普丁一槍也沒開,他就讓自己置於了全球地緣政治的中心,並證明瞭俄羅斯再次變得重要。雖然他破壞了烏克蘭的穩定,他讓每個人都覺得烏克蘭的未來與他有關;他可能可以因為避免戰爭而贏得北約的讓步。在俄羅斯國內,他樹立了自己的政治典範,並從經濟困難和對反對陣營的鎮壓中,拉開了民眾的注意力。
然而,經濟學人認為,這些收益都是一時的。儘管普丁看似佔了上風,但在更持久、更具戰略意義的角度上,他損失更大。
首先,儘管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普丁身上,但這些變化其實激勵了他的對手。他讓北約在保護被俄羅斯威脅的側翼方面,找到了一個新的起死回生目的。更重要的是,近年來被忽視的烏克蘭,正在享受西方前所未有的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
無論如何,俄羅斯本身在短期內更會受到經濟制裁的影響,隨後,會陷入更深層次的追求自給自足和不停鎮壓的惡性循環中。但發動戰爭將使所有事情變得更糟,並把烏克蘭變成一個讓俄羅斯的資金和人力不斷流失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