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一,

四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降1.4%,美國經濟2022年首季將出現萎縮。美國聯準會可能面臨檢討的聲浪愈來愈大。


二,

四月28日,日銀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超鴿立場,利率位於超低水位按兵不動,展現儘管通膨升溫,但該央行仍支持脆弱經濟的決心。受此影響,日圓對美元一舉貶破130大關,為2002年4月以來首見。


解讀:

1,

CNBC

U.S. GDP fell at a 1.4% pace to start the year as pandemic recovery takes a hit

隨著疫情復甦受到打擊,美國GDP在年初以1.4%的速度下降


2,

NY TIMES

G.D.P. Report Shows the U.S. Economy Shrank, Masking a Broader Recovery

GDP報告顯示,美國經濟萎縮,掩蓋了更廣泛的復甦


3,

Economist

A divergence in consumer surveys adds to recession worries for America

消費者調查顯示出來的分歧加劇了美國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大家現在最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是經濟衰退真的來了嗎?


定義:

  • 經濟衰退在經濟學中是指商業週期中的經濟活動普遍放緩的一個時期,通常出現於支出大幅下降(也就是demand shock)時。衰退的誘因可能是金融危機、外貿摩擦,市場供給中斷或經濟泡沫破滅。


  • 政府通常會採取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應對經濟衰退,如增加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


  • 美國勞工統計局在1975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經濟衰退經驗,其中之一是連續兩個季度出現GDP負增長。另外一些學者偏好的衡量法則是比如12個月內失業率上升1.5-2%。


  • 在英國,則以GD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即為經濟衰退。


以數據來看,美國GDP的這次萎縮來自於貿易逆差擴增和庫存增長減弱,並抵銷了紮實的消費者支出和企業需求。即使有人怪罪新冠疫情、供應鏈受衝擊、俄烏戰爭影響的能源及食物價格飆升。但受到最多指責聲浪的將是拜登總統,必須為上台後經濟走下坡提出解釋。


因為失業率極低,多項經濟指標表現強勁,很多人仍然不相信經濟衰退會來,但美國確實有可能已處於經濟衰退邊緣,只是民眾尚未察覺,預測經濟是否衰退以及經濟衰退何時到來,原本就具有高難度。


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最糟情形將是如何,前財長Larry Summers 3月份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可能來臨。


停滯性通膨出現時,萬物齊漲的通膨持續存在,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如同雪上加霜。文章認為現今聯準會政策措施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膨,「未來幾年間的失業率及通膨指數,平均都將超過5%,最終將進入重大衰退」。


衰退風險幾何?

美國GDP採用環比年化算法,這可能放大經濟增長的實際波動程度。《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將恢復溫和增長。如果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將被視為陷入技術性衰退。


但市場情緒顯然不是這樣,在 4 月份美股慘淡收官之後,華爾街分析師預計美股表現的異常艱難,英特爾、亞馬遜及蘋果的財測都不佳,恐慌指數 VIX 更是怒升到33,道瓊與標普創下自 1970 年以來最差的 4 月份表現,Nasdaq也創下自 2000 年以來最慘的 4 月份。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週五升破 2.90%,並創2009 年來最大月增幅。


德銀表示,自 1973 年有數據紀錄以來,只看到過 4 次 (含本月) S&P 月報酬率下跌超過 5%,同時美債下跌超過 2% 的月份。

 

  

第二個大家想知道的問題肯定是經濟衰退將持續多久?


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美國經濟連續十年一路成長。2007年出現「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前,則有連續六年經濟成長。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指出,2007年經濟大衰退維持約18個月。


國會研究處(CRService)統計指出,美國從二次世界大戰到新冠疫情爆發的數十年中,經濟擴張平均維持約65個月,經濟衰退平均則持續11個月左右。


而美國歷史上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則是長達43個月經濟衰退,從1929年8月持續到1933年3月。


無獨有偶,德意志銀行在27日也發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聯準會(Fed)為對抗通膨而採取的激進升息行動,將引發美國經濟在明年陷入嚴重衰退。德銀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olkerts-Landau解釋,基於全球化出現逆轉、氣候變遷、俄烏戰爭與中國封城等因素,恐將推高通膨向上攀升,他認為Fed必須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到5%至6%,才能避免通膨失控。他解釋,利率大舉調高、Fed縮減資產負債表與引發而來的金融市場動盪,恐令美國經濟在明年陷入嚴重衰退。


Folkerts-Landau還把Fed目前面臨的困境與Fed前主席Paul Volcker執掌的年代相比,後者在80年代不惜透過激進升息對抗通膨,成功終結通膨率達2位數的時代。他認為,為了將長期通膨對經濟、金融與社會損害減至最輕,Fed唯一方式是冒著激進緊縮政策的風險。不過他也提到,雖然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但Fed採取行動愈積極,對經濟傷害的時間也就愈短。他還預測美國經濟可望在2024年中期出現反彈。


相較來說,德銀是華爾街中對經濟前景最悲觀的銀行,同時也是第一家預測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主要銀行。


高盛集團也承認壓低通膨與薪資成長是「深具挑戰性」的任務,但它認為衰退並非是「不可避免」,目前該銀行預測美國經濟未來1年陷入衰退的機率只有15%,未來2年陷入衰退的機率則為35%。


至於瑞銀看法則更加樂觀,投資長Mark Haefele聲稱Fed的貨幣政策雖然已經轉向對抗通膨模式,不過經濟擴張將會持續,他說通膨應該可從目前高位下滑,Fed升息不至於會引發衰退。


其實現在的美國人也很矛盾,表面看起來經濟不錯,不過通貨膨脹飆升加上金融市場動盪,搞得大家也是七上八下的。針對消費者感受,最近兩個主要調查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第一項是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調查。 這個調查始於1946年,它一直被看作美國人是不是計畫消費的觀察指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情况看來嚴峻。 4月份的數據接近了過去10多來的最低點。 關鍵是該指數比一年前的水准低了26%。 如此劇烈的下跌通常會與經濟衰退相關聯。


另一項調查是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它開始於1967年,是一個同樣受人重視的美國消費者調查。 但它的調查結果則明顯的趨向樂觀。 雖然衡量消費者預期的個別指標低得多,但衡量消費者對當前形勢看法的指數接近了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差距已接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差距,呈現了紅色警戒。在這樣的水准上,它表明未來一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大約為50%,大約是許多經濟學家現在預測的兩倍。 不管真實情況如何,消費者確實正感受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即使就業市場表現強勁,但他們對不久的將來感到極度的焦慮。


當然,除了消費者相關的調查之外,經濟學家也會研究許多其他的領先指標。譬如像金融狀況,尤其是長期公債和短期債券殖利率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是經濟增長放緩的另一個重要預兆。 相比之下,耐用品的訂單倒是顯示出了非常正面的回應。 歸根結底,所有指標證實了美國這麼一個熱呼呼的經濟體在歷史先例上最顯而易見的一點:如果美國聯準會要在不引發衰退的情况下緩和價格壓力,將需要足够的技巧和夠好的運氣。


解讀:

1,

CNBC

The Bank of Japan may have limited tools to deal with the weak yen, but that's not its focus

日本央行應對日元疲軟的工具可能有限,但這不是它的重點


2,

WSJ

Japanese Yen’s Drop Raises Potential for Broader Market Trouble

日元下跌引發更廣泛市場問題的可能性


3,

Taiwan News

Yen rises from 20-year trough vs dollar as U.S. yields retreat

隨著美國公債殖利率回落,日元兌美元匯率從20年來的低點上升


日銀在結束為期兩天的決策會議後,一如市場預期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維持零水位,表示將繼續無限量購買10年期公債,俾以捍衛殖利率不超過上限0.25%。該央行本月早已數度干預市場,以防止殖利率升破上限。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表示,「通膨上揚不會持久,日圓貶值整體來說對日本經濟有利,不過匯率劇烈震盪的確會有負面的影響。」


日銀維持超寬鬆政策,與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緊縮背道而馳,該國同時面臨物價上漲、日圓走疲以及經濟低迷的挑戰。看來日本已經決定放棄匯率,專心阻止經濟衰退。


日銀亦公布最新展望,針對本財年(至2023年3月止)不計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年增預測值,由1月估的1.1%上修至1.9%,接近日銀的2%目標。


至於本財年經濟成長,日銀最新預期由先前估的3.8%下修至2.9%,預料到2024年3月止的下財年經濟擴張約1.9%,再下一財年料增長1.1%。


近期日本便利商店、東京地鐵、啤酒廠商等許多企業皆已宣布漲價或表示即將調漲。黑田東彥曾稱此為成本推升型通膨,意即漲價是由能源與原物料成本帶動,而非消費者需求旺盛所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四月26日宣布6.2兆日圓(483億美元)的緊急方案,盼減輕人們面對物價上漲的負擔,內容包括汽油補貼和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約合每戶每位孩童發放389美元。


但無論如何,這已經引發了日圓兌美元新一波的貶勢,國際匯市業者認為,日本央行無意於干預日圓走勢,日本財務省更不會、也不能干預日圓,需要據此重新調整對日圓匯率的展望,牛津經濟究院表示,近期日圓疲軟可能會持續到今年第四季,匯率即使有反彈,大約僅會繞著125上下打轉。


相對上,由於美國經濟增長表現出色、實際收益率上升,再加上烏克蘭戰爭延長了美元的強勢期,這些情況對日圓都相對不利。


《現代BUSINESS》報導從近期匯率動向來看,日圓甚至可能貶至135圓兌1美元。2021年,日本人均GDP高出義大利、韓國,若日圓持續貶值,其他國家匯率不變,義大利和韓國的GDP就會超越日本,日本將成為G7中「最貧窮國家」。


拉回台灣,新台幣兌美元自今年1月的27.535兌1美元附近,就開始一路貶值,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觸及28元,4月11日摜破29元大關;此後,台灣股、匯市多日同步上演資金大逃殺的戲碼,27日台股已跌至16300點,創下近半年新低,新台幣也重貶,一度跌破29.4元,是19個月以來最低紀錄。


台灣第二季向來為出口淡季,出口商拋匯壓力降低,對美元需求相對大,這也會帶動台幣的貶勢。


看來新台幣續貶機率大,第三季之前應該會來到30,現在空手的人可以等拉回至29元附近布局,到了29.5再加碼,之後如果到了30又加碼。


人民幣兌美元同樣暴跌,離岸人民幣跌破6.58,創下近一年新低,嚇得中國人民銀行宣布,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準率由現行的9%下調至8%。


現階段美元無庸置疑是最適合列為外幣資產主要配置項目的貨幣,儘管台灣央行最近也有試圖阻貶,但新台幣還是趨弱,估計在美國明確的升息步伐下,在5月的利率會議後,美元還是會續漲。


歐元是另一項國人同樣關注的主要貨幣,雖然ECB計畫今年第三季讓量化寬鬆(QE)措施退場,但可以確定的是,短期內歐元並沒有升息題材,現在不是好的摸底時機點。


亞幣方面,關於人民幣,雖然人行不會坐視匯率大貶,但因為資本外流可能加劇,人民幣難免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故預估年底匯價將走弱至,但下半年可能重新升值。


人民幣兌美元6.6是個重要關卡,但自人行提高外匯存準率後,沒看到什麼成效。有鑑於中國最近利空頻傳,而且許多消息都不透明,也不建議現在進場買人民幣。


不過,下半年可能赴日本出差或旅遊的人,現在確實可以開始分批進場,畢竟都來到20年低點了,但若是想投資外幣的人就是不同的思維,現在主要國家都在升息對抗通膨,唯有日本迄今離穩定2%通膨的目標還很遙遠,因而決定繼續維持負利率政策,估計今年全年度日圓都會是易貶難升的態勢,即便之後反彈,幅度可能也不會很明顯,加上拿到利息的機率又微乎其微,不建議列為資產配置。


「現在美元以外的外幣都還是弱勢,似乎沒什麼好買的。」現在投資人可以讓美元佔外幣資產的比重來到3、4成以上,其他都放在新台幣,之後再視自身需求來決定是否再換一點非美貨幣,比方說之後想去日本的人就能伺機換一點日圓。


《經濟學人》推薦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議題重新回到了俄烏戰爭,我們看見一個深陷在泥濘中,殘破不堪的武器零件,旁邊一列補充文字 HOW ROTTEN IS RUSSIA’S ARMY 俄羅斯軍隊有多糟糕?


文章認為他在俄羅斯軍隊建立的威望本來可以很好的向世界表明,普京成功讓蘇聯在歷經解體的恥辱之後,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偉大。 但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糟糕進展和嚴重損失反倒讓其內部的缺陷暴露無遺。 目前為止,入侵烏克蘭對俄羅斯軍隊來說也是一場災難。 據英國政府宣稱,已經大約有15000名俄羅斯軍人在過去兩個月喪生。 至少1600輛裝甲車、數十架飛機和黑海艦隊的艦艇陸續被摧毀。 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襲擊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次混亂的失敗。


經濟學人本週的Briefing專文進一步闡明瞭俄羅斯軍隊的腐敗程度。 按購買力計算,俄羅斯的國防預算超過了2500億美元,雖然是英國或法國的三倍,但大部分都被揮霍或竊取一空了。


對普京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挫敗。 儘管他仍然控制著一個強大的文宣機器幫忙掩飾責備他的言論,但仍然已經威脅著他在俄羅斯境內的地位。俄羅斯雖然幅員遼闊,並始終渴望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但說到底它仍然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政體。 它的人口數量介於孟加拉和墨西哥之間,經濟規模只能處於巴西和韓國之間,在全球出口中所佔份額更只能排名在臺灣和瑞士之間。

為了填補俄羅斯實力與抱負之間的差距,並抵制他口中的美國侵犯,普丁選擇將全球注意力轉向俄羅斯目前仍可以自豪的唯一領域:軍事力量。 


在烏克蘭遭遇的羞辱已經削弱了俄羅斯對超級大國地位的最後一次宣稱。 這場戰爭可能還會繼續,但俄羅斯已經沒有辦法在其他領域像以往那樣運轉。目前的戰事發展值得歡迎,但不幸的是,這也讓全球需要直面一個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因為就算普京被擊敗了,他仍然充滿危險,目前為止給北約的最重要訊息就是,它需要更新其糟糕的防禦系統。最好一開始就有一支龐大的前線部隊,讓俄羅斯難以恣意妄為。 要想在普京和他那腐敗軍隊的攻擊下獲取安全,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完全沒有機會發動進一步升級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