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彭冠宇 | 彭老師的聲夜時堂
聲音課程 3小時48分49秒 共 10 集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是Brad彭老師,歡迎來到《彭老師的聲夜時堂》。

嗨,你好嗎?辛苦了,一定又是忙碌的一週。

記得嗎?之前我曾經說過,管理學有四大功能,也就是規劃、組織、領導及控制,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最後一個--控制功能,如何與溝通對接。

在上個月的節目裡,我談到規劃功能有三部曲,分別是:設定目標、擬定策略及發展行動方案。而「最後是否達成目標」,就是評估行動是否成功的標準,這個執行的過程,就是所謂的「控制」。

控制,是要確信所安排的工作都能正確的執行,針對計劃,將各項工作處理的結果加以評估審核,然後採取必要的修正措施,使結果能按照計劃達成。

這樣說似乎有點抽象,你可能不太好理解,以下,我就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明。

在我27歲那年,很幸運地升任部門主管,那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帶領年紀比我大五歲以上的員工。而30歲那年,我更升任了處級主管的位置,帶領年紀大我20歲以上的部屬。看到我的經歷,許多人都好奇,當然也有人替我捏了把冷汗,底下有許多年長的部屬,如何才能夠成功的管理團隊?

而我後來明白,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是因為很多人都誤會了「控制」的意義,誤以為控制等於管理。

當大家在講「管」這個字的時候,想的是控制,而不是管理,其實這兩者區別是很大的。管理是包含了規劃、組織、領導與控制四個功能,而控制僅是最後一個,控制是指當實際的情
與原先設定的目標產生差距的時候,你所需要仰賴的是「修正」功能。

控制功能雖然也很重要,但只有「控制」是無法達成目標的,期間
得有到位的規劃、協調的組織分工,再加上可以折衝調節團隊的領導力。

而管理呢,管理的範圍比較大,它的英文「Manage」這個單字,字義其實是「使…達成的」的意思。白話一點的說,作為一個主管,如果能幫助部屬達成任務,就是在做管理工作。

也就是說,不管部屬的年紀、資歷、專業如何,如果每個人感受到「有這個主管在,我的任務會進行得更加順利,績效會更好,能見度更高。我願意跟隨這個主管的領導(Leadership),至於他是不是比我年輕,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像這樣能幫部屬發揮更多能力、更上層樓的主管,才是好主管。

進一步來說,該如何使用「控制」功能,幫助自己或是部屬,在縝密的規劃後之後順利達成目標呢?

控制的程序也有三部曲:
1.設定績效標準:也就是部屬與主管們討論過後,制定的期望水準。
2.衡量實際的績效:一般實務上來說,可以每週或是至少每個月定期開會的形式。
3.比較上述兩者的差距,也就是評估目標和執行成效是否相符。

一般我會建議,你在進行控制程序時,不管對自己進行的專案,
是對部屬的任務進行檢核,當需要修正偏差時,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步驟:
1.確認目標與標準的合理性:在目標與實際執行結果有落差時,也必須檢視目標的合理性。例如,是否當初太樂觀,將目標訂得太高?
2.衡量過程的正確性:執行的過程中是否發生不可控制的變數,導致結果不如預期?
3.偏差的重大性:如果執行的結果和目標差距太大,是否疏忽了重要的變數?
4.找到真正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必須找到問題的核心,然後採取確實的修正,以回到規劃時設定的軌道。

如果部屬的執行結果與既定目標差距過大,我相信身為主管,很少有人可以不受影響。以我來說,為了避免情緒波動,在每次會議時我都會隨身帶著氣泡水,以穩定我的血壓和心情。不過,看到部屬面對結果的不如預期,支支吾吾、因為害怕不敢說出真相,主管光是「穩定情緒」是沒有用的,但又不能大發脾氣一昧怪罪部屬,這時,該怎
辦呢?

我找到一個在實務上跟控制有關的溝通方法,就是先不究責,與部屬合作,找出解決的方法。根據上述修正偏差的四個步驟,我舉個例子跟你分享:
1.有時候規劃的很好,一旦執行,才發現目標與設定的衡量標準是需要調整的。目標訂得太高或太低,都無法作為控制的有效基準點。也就是,目標不適當,就無法以此衡量行動是否成功。
2.我認為干擾變項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變項都可能會影響合作範圍裡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相關利益,必須謹慎小心。
3.當偏差發生的時候,這個差距是否具有影響,是值得評估的。
4.找到真正原因,並預防再次發生錯誤,這一點是最重要。我在會議中都會與部屬一起思考,如果重來一次,能避開錯誤嗎?該怎
避開?

但如果我們身為專案負責人(Project Manager),發現即使再怎
努力,是發生無法控制的狀是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常常撐到最後卻承擔最多,那該怎辦呢?

關於這個狀
,我有過類似經驗。

我曾經有個非常優秀的部屬,他大學畢業後就到美國常春藤名校讀了MBA,非常認真,也很有責任感,當然,也給了自己十足的壓力。在工作上,他總是幫主管分憂解勞,往往都會先做最好的安排跟支持。

有一次在月會中(Monthly Review),我看到他負責的一個重要客戶的專案,這專案本來在進度上,各項數字和指標也都在掌握中,但突然在月會的報告中看到出現「紅字」,進度嚴重落後。我當時太年輕,沒想太多就直接語帶指責,追問他進度落後的原因。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個瞬間,一個30多歲大男生當下眼眶泛紅。好在我
有這個敏感度,於是我藉口請他出去查證一個數據。事實上,我只是巧妙地讓他離開會議現場,整理心情。

會議結束後,我揮著手,示意他跟我一起走到公司的咖啡廳,我
沒講話,他就立刻掉淚。

優秀如你,一定可以體會我這位部屬的心情,自己盡心盡力,扛了很多的壓力,一心為了老闆,但卻在會議當中被挑戰,其實他內心只想聽到一聲肯定、鼓勵,甚至只是一句辛苦了!

我找了咖啡廳的餐巾紙,遞上給他,當他平靜下來,告訴我客戶的狀
。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客戶資源越要越多,原先的規格一改再改,導致進度一直停滯不前。而這個優秀的年輕主管,也只是徹底的滿足客戶的要求,執行我們所信奉的「以客戶為中心」、「客戶至上」的理念。

聽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也想起自己有過類似的經驗?一邊是客戶,一邊是進度,左右都不是,為難了自己!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遞上的不是菸,是咖啡。這位部屬現在做的很好,也已經是一間公司的高階主管了,我把當時我跟他說的話,在這裡跟你分享,這段話也說明了控制功能的精神與原則背後的秘密。

我跟他說:我知道你辛苦了,但如果客戶一直貪得無厭地要下去,而「不斷地更改規格」這件事如果是一個干擾變項,我們就必需認真討論一下,看是要加人、加錢、加資源、
是調整專案時程,要不然你覺得是以客戶為中心了,到頭來專案期限(Deadline)到了,中間你事事配合,最終卻無法如期交卷,你覺得這樣客戶會滿意嗎?如果不滿意,我想,客戶肯定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那他會認為是誰的問題?

他點點頭,似乎懂了什


我說:對的,這一切最後都會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我沒有在客戶的干擾變項出現時拿出來對焦,客戶可能會以為我們已經同意所有的要求和變動,然後以此來繼續要求,卻不知道這樣會超過我們所能負荷,導致最後無法如期交貨。但客戶也一定承諾了他的客戶,如此一來,到最後產生惡性循環,
帶的影響。

最後我說:「所有的主管都不害怕慷慨赴義,但最擔心突然死亡。」也就是,過程中所有人一同密切作戰,如果預估完成時間有困難,我們會預先溝通與協調,但不能拖到期限前才不得不說。我跟他說,這樣你也很委屈,一直辛苦扛到最後才說。其實不用這樣的,發生任何問題,你可以第一時間就呈報主管,我們一起面對與努力,一起設法解決。

不過,問題就在於該怎樣設定合適的控制時點,才能讓任務進行順利?

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依照時間序列來分類的控制類型,可分為三種型態,分別為事前控制、期中控制,以及事後控制。

1.壹之型:事前控制(Pre-control)
事前控制是管理者在決定目標之前,先行評估組織的整體資源,確保任務或是專案目標的可行性,並做事前的模擬工作。
比方說,餐廳在開張前,舉辦試吃活動,找到目標顧客的交集,以決定菜單和料理的口味。
事前控制是為了預防問題發生,是控制方式的第一招,這種控制方式需要完整且精確的資訊。但在這瞬息萬變的環境,這對於管理者來說有相當的難度,因此我們
需要另外兩種類型的控制方式來搭配。

2.貳之型:期中控制(Concurrent control)
期中控制是指管理者在任務進行中,隨時掌握及檢討進度,即時修正行動的偏差,讓管理者在錯誤發生之前,即時改正問題。
比方說,有些餐廳在客人用餐期間,會來關心口味是否
習慣,這就是期中控制。
平時主管的監督就是一種持續控制,這個部份,也仰賴著部屬與主管之間的信任與默契。其實我也看過許多主管與部屬上下交相賊,管理者掌握的數字真實性實在有待商榷,如果沒有Data Integrity,仍然是無法即時有效的調整。

3.參之型:事後控制(Post-control)
事後控制是指管理者在行動產生之後,對已經發生的偏差採取行動,是最真實的面對任務進行的結果,給予評核跟檢討。雖然此時的偏差已經發生,但是在事前與進行中都緊密控制的基礎上,也確實是盡力而為的結果。
比方說,很多商店常在客人用餐結束後做的消費者滿意度問卷,就是一種事後控制的做法。即便服務過程中有些疏漏,也必須在最後修正以及彌補。
事後控制扮演最後確認的關卡,這種方式有時候反而可以逆轉勝,贏回客戶的心。

我有看過一篇文章,文中引述一位CEO的話,他說:「事後控制不如期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我仔細想想,這句話看似非常正確,但事實上跟廢話沒有兩樣。這就跟「最好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一樣,這些都是最理想的狀態,能做到當然最好,但真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太過理想的說法,終究有如空中的浮雲,很難給在第一線辛苦奮戰的夥伴建議。請相信我,事前控制你永遠都做不到位的。因為,事前就掌握完整的資訊,是很難辦到的。

因此,上述三種類型沒有哪個方式比較好,它們是必須視情
交互使用、互相搭配,各有其重要性及角色。

這一集的內容,相信可以給你一點依循的準則,讓你在既定的目標下,可以修正路徑、使命必達,最終完成被賦予的任務,不管是在工作,
是在你人生重要的事情上,都能讓你變成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如果我講的,能讓你的思考方式有些收穫,那我會感到相當有價值,也請你不吝給予留言鼓勵或是問題囉。

而在工作的合作裡,人生旅途中面對別人的期待與要求(經常是很重要的人),你也許會發現有些事情,答應的時候沒想太多,跟著感覺走就往前了,走了一段路後,在「期中控制」時,卻發現雖然已經很努力,但確實不是自己做得到、做的好的。面對這個狀
,該怎辦呢?

這個題目,讓我在下週,溝通與控制的下一個篇章來告訴你!

辛苦囉,下週我們空中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