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今日我們將延續上週的主題,探討我們所共同關心的教育趨勢。12年國教新課綱將在108學年上路,其中有不少創新的設計,與STEM教育強調的精神一致,(所謂的STEM教育意即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以及Math數學)而在台灣,科學博物館扮演了STEM教育中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體驗及操作方面,已遠遠超過傳統博物館展廳(showroom)的功能,而是扮演實驗室、工作室、工坊,甚至是育成中心(incubator)的角色。去到那裡,孩子的學習方式不該只是看、聽,而是要互動、體驗、實作、產出。

 

台灣的科學博物館資源並不匱乏,教育部所屬的就有台灣科學教育館(台北)、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及海洋科技博物館(基隆),各有強調的主題。

 

以STEM教育來講,科教館與科博館的主題較多元。科博館的特色是典藏與研究,有很強的知識性;科教館則強調基礎科學實作、應用與探究,適合國小、國中孩子探訪。

 

新北市桃子腳中小學師生是科教館實作課程的常客,辦理預約手續後,國小、國中經常整班帶到科教館上課。這學期還沒輪到的班級,學生已耳聞最近有個Tinkering的課程非常有趣。

 

Tinkering有「敲敲打打、修補物品」的意思。創客叫Maker,Tinker的人就叫Tinkerer,顧名思義,Tinker需要孩子動手作。課程是從美國舊金山科學探索館(Exploratorium)敲打修補工作室(Tinkering Studio)引進,這個工作室的理念是「Experiments with science, art, technology, and delightful ideas」(讓實驗融合科學、藝術、技術和讓人會心的發想),工作室成員有科學家、藝術家、教育者、設計師等等。臺北科教館實驗組助理研究員林銘照表示,Tinker實作要搭配思考與創造力,希望為孩子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想想看:在立起來的洞洞板上,你該如何架設廊道,好讓圓形物體順利的從頂點出發,沿著廊道滾動而下,最後富創意而準確的落入指定的洞口?在科教館的課堂上,由桃子腳國小六年級的小朋友當Tinkerer,使用的器材沒有限制。工作檯上分類好的鐵管、彈珠、竹筷、橡皮筋、夾子、木塊、紙板等各式器材,都可任意拿取。選擇圓形物體時,有的組選彈珠,有的選桌球或橡皮球;有的拿不同長度的木尺架出「之」字型的廊道,有的則用鐵管。每一組的設計都不一樣。「沒有最好的方案,只有依照當下的情況,設計最適合的方案。」就是這場Tinker活動背後的STEM教育意義。

 

再換個場景,來到位在科教館地下一樓的基礎科學實驗室。光復國小六年級的小朋友分組後,利用義大利麵 細麵條,搭建小型抗震屋。對他們來說,這是一項體驗先於學科學習的活動。每組學生做出的房子造型、樓數不一,有樓型呈上窄下寬,也有的在底部多黏幾根麵條的房子。所有房子完成後,需先秤重,重量愈輕,分數愈高。透過這個活動,許多孩子第一次認識輕型建材。接下來,這些麵條屋並排擺在一起,接受地震模擬裝置的測試。從一級震度開始,志工老師慢慢增加震度。孩子的尖叫聲跟房子搖晃程度成正比,沒有一棟房子撐得過三級震度。現場的老師們說,小朋友在這裡做實驗,專注程度大幅提高,學習無壓力,這些學習效果,在學校很難達到。科教館館長朱楠賢建議,學校老師可多帶學生參與科教館的課程,更熱忱歡迎家長每週至少一次,全家一起善用博物館資源,動手體驗全球正夯的STEM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