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談談:如何讓孩子邁向獨立。一位媽媽在網路上的經驗分享「女兒滿一歲沒多久,就想把碗端起來喝湯,我怕打翻幫忙扶著,不料她很生氣,推開我的手且用力把碗搶回來,湯灑了一地。重新舀湯後,我決定放手讓她自己來。只見她小心翼翼的端起來喝,反覆兩、三次後就很熟練了。這讓我驚覺,孩子潛力超乎想像!」這也是許多家庭中學步兒的生活寫照。很多時候,只是因為父母先入為主認為孩子太小還不會,不敢讓孩子嘗試,然而.如果家長能放手,給孩子機會做做看,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中認為,幼兒在1歲到1歲半之間強烈想要發展獨立自主的人格,是走向「自主」或「羞怯懷疑」的重要階段。孩子在1歲後,出現抗拒穿衣服、包尿布等反抗行為,整天把「不要」掛在嘴邊,又什麼都想嘗試,經常堅持自己來,固執的按照自己方式做,又會因為做不好惱羞成怒,讓爸媽頭痛不已。
然而,這些父母眼中「不自量力」的行為,其實值得欣喜。這代表孩子逐步開始展現自我,意謂孩子察覺到:「我不再凡事要靠別人了,可以自己試試看!」在這個階段,孩子需要不斷嘗試,了解自己能做到什麼、有什麼侷限。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嘗試,會讓孩子建立初步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世界。然而,如果孩子老是因為做不好被責罵(例如「怎麼弄得髒兮兮」)或過度保護(父母總是說「我來就好」),等於間接告訴孩子「你做不到」或「你不用做」,失去感受自己行動帶來的正向經驗,會讓孩子懷疑自己適應世界的能力。當孩子開始了獨立的歷程,也意謂著父母要漸漸放手,學習陪伴、守護卻不過分介入。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林慧芬提醒,「小小孩非常需要父母關愛,建立安全依附,但關愛是包容和支持,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而不是替孩子做好所有事情。」近年廣受歡迎的阿德勒學派認為,對於孩子,父母必須洞察分辨與孩子的責任範圍,明白自己只是協助者,不該跳出來代孩子負擔課題,不為孩子做過多「孩子能力可及的事」,是訓練孩子獨立自主的重要過程。透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課題,孩子才能自覺有價值,產生勇氣。
養成「父母放手、孩子動手」的習慣是重要的。「很多時候家長覺得『乾脆我來做比較快』,不用等孩子慢吞吞,也不必收拾亂七八糟的殘局,這種怕麻煩的心態,恐怕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兒童行為分析專家袁巧玲說,「孩子會習慣不願意動腦筋或動手解決問題,凡事只等著父母幫忙。」
或許我們曾見過、或就是當事者,以手推車推著孩子到幼稚園,急急忙忙幫他脫鞋、脫外套,孩子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就像個木偶,然而,這樣的孩子在剪紙這類精細動作上明顯落後同齡孩子。原因正是因為事事家長代勞,讓孩子沒有充分練習,導致失去足夠能力應對未來更多的學習,這時父母才煩惱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學、為什麼不會,不但本末倒置,還得花上更多力氣補救。
爸媽可以先用一些簡單具體的指令給小小孩任務,如『衣服放到籃子裡』、『去桌上拿水壺』,當父母發現孩子其實可以做到,或是看著孩子從不會到會,就有信心讓孩子做更多嘗試,進入正向循環。別因怕孩子做不到就加以制止;做錯了、做不好,對孩子而言都是學習。
現代也有許多父母為了鼓勵孩子獨立,強調尊重孩子自主選擇權,什麼都問孩子「要不要」,完全讓孩子決定。誤用了自主權的概念。在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下,全部丟給孩子判斷、做出選擇,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完全放任不但無法幫孩子獨立,反而會讓孩子摸不清狀況,且遇到問題時覺得孤立無援。無論是規範或安全,家長都應該先訂定好邊界,再給孩子自由,父母也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才能知道哪些部分給予孩子選擇才是有意義的。要從小協助孩子獨立,就不該只著眼動作會了沒、行為對了沒,更應該在想法上逐步帶領孩子學習,判斷後果,包括「合不合理」、「有什麼想法」、「該怎麼面對」,教孩子如何把事情釐清、處理事情,而非不知所以然。
有技巧地訓練孩子一步步獨力不只是孩子成長中我們必經的課題,更是為孩子慢慢建立起勇氣及察覺自我價值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