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2017年到了尾聲,回顧一整年的教育界大事,除了即將上路的新課綱,《未來Family》也走訪許多國家,帶回前瞻教育資訊,與您分享。

 

首先是教育輸出大國:芬蘭,芬蘭人口數僅謹549萬人,但每十年固定教改的方針策略,卻是全球指標性的學習對向,2016年芬蘭領先臺灣宣佈全面推行新課綱,不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為目標,而以培養符合時代能力為要,其中包含七大跨界能力,分別為:思考與學習能力、自我管理及日常生活技能、保護自身安全能力、文化識讀互動表達能力、適應未來世界職場與創業精神的參與和影響力…等跨界能力,以因應未來世界的潮流與需求,為學生做好準備。除了貫徹官員、領導者、校長、老師、學生的七大跨界能立為綱,芬蘭更同步提倡跨領域的「主題式教學」,在授課中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並啟發學生主動學習、享受學習。今年恰逢芬蘭建國百年,由民間推動「芬蘭100」創新教學,在全國選出100個芬蘭創新教學方式,鼓勵老師主動開發與設計教學方式,臺灣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協同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共同舉辦「臺灣100」教案甄選,也接棒芬蘭對教育的創新思維,在臺灣拋磚引玉,激勵、鼓勵老師從第一線帶來改變。

 

除了芬蘭,《未來Family》也帶領台灣的讀者放眼提倡STEM教育多年的美國,其中伊利諾州的數理中學,簡稱IMSA就是其中的特色代表,IMSA在去年財經評選為全美排名第二的數理中學,但不同於我們的想像,IMSA並非為一所私立學校,它是一所收費普通的公立學校,招收附近的居民及伊利諾州對數理、科學有熱情的中學生。IMSA除了基礎課程,更從多年前創立起,便將周三訂定為I-DAY,由學生組成小組,自由訂定想要學習、深入鑽研的領域,將學習的主導權珍鄭還給學習的主角-孩子,當然,這樣的自由是在教師的陪伴與指導下共同學習,許多學生選擇用I-DAY來研究癌症、數學等題目,提早創業的也有,成果是培育出許多優秀的企業家,如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美食評鑑網站Yelp 創辦人西蒙(Russel Simmons)、矽谷最有價值的大數據公司Palantir 創辦人葛亭(Nathan Gettings)等等,都是IMSA的畢業生。除了充分給與自由,IMSA也利用地緣關係帶領尚在學校的中學生,直截走進矽谷的領先科技公司,就近實習、學習,讓IMSA的學生擁有更豐富的視野,也有機會搶得更豐沛的資源。IMSA創意總監麥肯娜( Britta McKenna於十月間受《未來Family》邀請訪台時便表示:「IMSA不但鼓勵學生跳脫傳統學習模式,也鼓勵學生不依循一般的升學、就業步驟,若能再走出IMSA時就已經具備了挑戰世界、創新市場的能力,那麼又何必拘泥於一張大學文憑呢?」

 

芬蘭、美國的創新思維也許成為新課綱上路在即,我們能一同再次省思的借鏡提醒。而108新課綱到底重點是什麼?首先談到新課綱的精神「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並以素養而非能力為導向,這也是世界潮流所趨。其實新課綱提出了「素養」的概念,並不是推翻與否定九年一貫強調的「能力」,而是豐富並落實「能力」的內涵,希望透過課程教學設計,促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再細看培養孩子素養的細項,可分為三大重點:

1. 自發:自主行動,強調個人為學習的主體,能夠系統思考、解決問題,具備創造力、行動力。簡言之,就是能夠主動去做想做、該做的事情。

2.互動:溝通互動,指學習者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如語言、文字、數學符號、科技、藝術等等,有效與他人和環境互動。這其實意味著人際之間的能力需要去加強。

3.共好:社會參與,每個人都需要以參與方式培養與他人或群體互動的素養,社會參與是一種社會素養,也是一種公民意識。以前的教育強調社會適應,現在則是鼓勵社會參與,即使小孩也能改造社會。

 

了解了新課綱的目標精神以後,再了解實際的做法,在實際的新課綱把課程分為兩種類型:「(教育)部定課程」和「(學)校訂課程」,除了既有的國家課程,各校還可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在高中職階段,可以開設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和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還有團體活動時間、彈性學習時間;國中小則有「彈性學習課程」,可以開設四種課程,包括統整性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為特殊需求學生開設的課程,以及其他像是自主學習、戶外教育、補救教學之類的課程。

 

我們借鏡歐美的經驗,再看臺灣的新課綱,我們也正在朝向更有彈性、更加開放的方式擬訂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向,這波教育的改革正在撼動臺灣每一級學校、每一位關注教育的工作者、每一個家庭,因此我們的確有義務跟需要去學習、認識台灣未來的教育走向。

 

而未來的教育走向,則可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報告,其指出2030年所需的核心能力涵蓋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特質(character)與態度(attitude)後設學習(meta-learning)等四大面向,有效的學習就是將這四個面向的元素進行豐富的混合。並且強調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4C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創造與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具體來說,一個人不僅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如傳統的數學、現代的創業、全球化的主題,還要擁有創造、批判思考、溝通合作等技能,以及警覺心、好奇心、勇氣、彈性或復原力、倫理、領導力等特質與態度,而整個外圍的底蘊則是後設學習能力,包含後設認知及成長心態。長期關注人工智慧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也曾於受訪時帶來警惕,AI時代來臨,並不代表機器將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人類不需再浪費時間做無聊、重複性的事,所以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的事,就是好的開始。

 

從大方向體制的改革我們最後再聚焦於家庭教育,2017年《未來Family》提出窮養小孩的觀念,指出過去的父母「再窮也要富小孩」,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現在則漸漸開始推崇「再富也要窮小孩」的觀念。「窮養小孩」並不是指養小孩的錢多或寡,而是以合理的匱乏,讓孩子脫離舒適圈,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給孩子正確的觀念,教出負責、獨立、不被寵壞的下一代。

 

我們的孩子有沒有被寵壞?其實是有數據可以做為參考,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臺灣超過一半的孩子因為家長太寵,出現「慣寶寶」的特徵:37%曾因為被念,對大人發飆;28%曾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24%因為穿著或用便宜的東西而覺得丟臉;近40%曾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而到底要怎麼具體的嘗試「窮養小孩」呢?以下幾點各位聽眾可以參考。


第一:做志工服務學習,讓孩子借此省思生活態度價值觀,並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不那麼自我。


第二:讓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生活作息規律,孩子清楚知道什麼時間自己該做什麼事,就不會偷懶、推諉責任或拖拖拉拉。


第三:練習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其實即便才1歲多孩子都可以自己丟棄換下來的尿布並把手洗乾淨。家長替孩子做太多,幫忙準備上學東西、做勞作、背書包和水壺、起床疊被,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反而讓孩子性重


第四:讓孩子參與做家事,日本有一句話:「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日本人讓孩子從小做家事,在學校也會練習擦地板,學習負責及幫助別人。想要培養孩子獨立,做家事是基本的方法。在臺灣,很多小孩不要說沒用過菜刀,有些連奶油刀都沒用過,開始做家事才知道,原來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廁所不會自動變乾淨、桌上不會自動有飯菜。


最後:父母以身作則,重享受的父母,不可能養出吃苦耐勞的孩子,若要窮養小孩,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吃苦。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都在觀察、模仿,如果父母本身常挑剔、抱怨,孩子肯定也會不知足感恩,當然,孩子不可能一夕之間突然獨立,這是個漸進的過程。「窮養小孩」是一個觀念,不是養小孩的錢多或寡,而是如何教出負責、獨立、未被寵壞的孩子。

 

2017年《未來Family》以國際教育觀點思考、生活教養提案與各位讀者、聽眾共同學習、成長,2018年也期待以每周新知陪伴各位度過短暫的線上學習時間,我們下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