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農曆新年將至,許多家長或許正在思考過完年讓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上學,但幼兒園的選擇包羅萬象,從蒙特梭利道華德福,從雙語到腦力開發等不同教學特色,回歸幼兒階段發展的關鍵及需求,父母該掌握哪些要訣,才能為孩子選對幼兒園?

 

選擇幼兒園要先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到底學些什麼,在教育部制定的幼兒課程大綱中,明確地訂定了6大學習領域,包括: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美感,進而塑造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等六大素養。現代很多父母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很早就讓孩子在幼兒園偏重學習各種才藝或外語,反而錯失幼兒階段原本應該培養與發展的能力

 

瞭解了幼兒園中學習的重點,我們還需認識幼兒元的分類,目前台灣的幼兒園分為公立、非營利(公辦民營)、私立幼兒園3種,收費標準公立最低,非營利其次,私立最高。在台灣,公立的幼兒園比率相對還是較低,各縣市不一。以台北市為例,公立的幼兒園比率大約4成,新竹則是3成。由於大部分是私立,這些幼兒園很多需要配合父母與市場需求,也發展出不同偏重的特色。

 

選擇幼兒園應該注意的事:

1.    是否有機會讓小朋友運動

身體動作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小朋友每天需要出汗運動。幼教新課綱也規定,幼兒每天至少要活動30分鐘。家長參觀幼兒園時,可以觀察是否有戶外活動空間?如果校園內沒有,是否有鄰近的公園或學校?課表內是否有戶外活動時間?如此孩子才有機會展開大肢體運動,可以出汗、晒太陽。以小肌肉發展來說,家長可以觀察學校的教具或玩具的種類,例如積木、串珠等;或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包括是否鼓勵孩子自己吃飯、收玩具、綁鞋帶等,也可以訓練小肌肉的發展。

 

2. 幼兒的課程素材

幼兒教育絕不是上一本本的課本,或是有很多學習單、看起來好像很厲害就好。從遊戲中學習,是幼兒學習的最好方法。幼兒教育不需要課本,生活環境也到處是學習素材,而不單靠老師授課。老師要有能力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起蒐集訊息、分析資料、再次觀察。例如:帶小朋友觀察鄰近公園的植物有哪些不同的葉子,進而發展出課程。

幼兒園的課程要有彈性,優質的老師可以延伸主題。原本可能設定的時間,也可以因應主題和孩子的興趣而加長。幼兒和老師共同建構活動,讓孩子成為主題,而不是「教」課程。

 

3. 是否有機會學到深層的語言認知,而不只是背誦符號

語言是幼兒階段很重要的學習,除了語文的理解與表達,也包含肢體動作、口語文字、圖像符號 (例如廁所符號)。家長參觀幼兒園時可以注意:老師跟小朋友的互動是否丟出「開放性的問題」?是否讓孩子深度參與,能夠涉及更多的語文認知?所謂開放性問題,不是只有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像問答題(例如發生什麼事?感覺是什麼?),提供小朋友豐富表達的機會。

另外,幼兒園是否提供音樂或戲劇等活動,或是娃娃屋、扮家家酒等能夠展現語言、知道角色和扮演行為的遊戲,也可讓孩子做深度語言的學習。

 

4. 觀察班級的氛圍

透過和同儕的互動、衝突、合作和學習,可以培養小朋友的社會情緒能力。例如老師如何解決衝突、如何引導孩子。家長可以觀察班級的氛圍,例如老師和學生是否輕鬆自在。如果孩子的情緒一直在浮動,可能是常規沒有建立,或沒有很好的引導。

 

5.幼兒園和家長是否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透過週報或網站資訊等方式,將學校的理念與小朋友在學校的點滴,分享給家長。若幼兒園每學期都邀請家長實地進入課堂做體驗學習的活動,而不只是僅僅期末在舞台上讓孩子表演的成果展,家長親身體驗課程,可以清楚了解孩子在學習區會面臨的狀況,也更了解學習的內涵。

除此之外,家長的觀念調整也很重要,須要認知不是將孩子交給老師就好,教育絕對不只是老師的職責,更應該多多保持溝通,讓家長和學校是共同合作的夥伴,一起教養孩子。

 

選擇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步,除了釐清觀念,了解幼兒園提供的教育意義及功能,選擇適合的園所之外,家長更要相信專業、願意放手,讓好的老師、課程與環境發揮功效,幫助提升孩子的能力。

 

未來Family以上整理報導與您分享,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