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孩子找出天賦、發揮天賦,是教育教養很關鍵的基礎工程。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明顯的特質或傾向,「找不到孩子的天賦」或「孩子好像沒什麼天賦」,成了父母的一大煩惱。《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5大具體做法,以及關於性向測驗與學才藝的2大迷思與破解方法。
迷思1. 性向測驗分數低,表示沒天分
破解→天賦是自己跟自己比的
國、高中學生在校會做「性向測驗」及「興趣測驗」,很多父母會從測驗結果推論:「完了,我孩子的測驗分數都很低,是不是沒有任何天賦?」
對此,林口高中輔導老師丁郁美表示,性向測驗所測的是學習潛能,每種測驗都有侷限,測驗結果可以做為參考,但不一定能測出你具備的所有潛能。
以林口高中採用的大考中心「學業性向測驗」為例,它有5個分測驗:語文、數學、圖形、推理I(文科推理)、推理II(理科推理),適合做為高一選組和未來選系的參考,但人際、音樂、設計等領域,都不在測驗內。
測驗的結果除了原始分數,還提供PR值及側面圖,側面長條圖可以了解自己各項能力的強弱、高低。顯示各項分數都很低的學生難免沮喪,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是丁郁美強調,分數低並不一定代表沒有天賦或沒有能力。
除了測驗有其侷限之外,丁郁美認為,解讀測驗結果,必須看你是跟自己比,或是跟別人比。「什麼是天賦?」丁郁美反問,「一定要有某種能力比別人厲害、優秀很多的,才叫天賦?還是我很擅長做的事情,就叫天賦?」
丁郁美說,如果天賦是指你有某種能力很強、贏過八至九成的人,一定有很多人沒有天賦。但是,如果你回到和自己做比較,「看到的是老天爺給你什麼東西是你擅長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每個人多少都有天賦。」她認為,生涯發展應該是,「找到自己想做、能做、適合做的事情,但不一定是菁英!」
迷思2.孩子學才藝不投入,表示沒這項天分
破解→重在探索,而非技藝
一提到探索天賦,就有許多父母會聯想到上才藝班。接觸才藝確實能讓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面向,許多在特定領域發光發熱的人,都曾在成長階段有機會多方面嘗試。但關於學才藝,有些觀念必須先釐清。
有些父母讓孩子學才藝時,會有「要把這項技藝學好」的迷思。但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認為,孩子10歲以前,重點在於多方探索,而非精熟某樣技能,「比方說,我讓孩子學溜冰,是要讓孩子知道『喔,原來溜冰是這個樣子』,而不是一開始就希望孩子練好溜冰的技術。」父母保持著這樣的基本原則,比較容易放開心胸、「不計得失」的讓孩子學習。
孩子的學習動機不強,是父母常有的煩惱。對此,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提升孩子的學習熱情,一般大人最常用的方法,是讓孩子學習某項才藝,然後再問孩子喜不喜歡,但小孩的反應常常是不置可否、不明確。
較好的方法是創造「適度的飢餓感」,比方說,帶孩子去看音樂會、看球賽等等,過程中跟孩子互動,最好的結果是讓孩子心生「我想要變成這麼厲害的人」的念頭。當孩子覺得有為者亦若是、有學習動機時,學習效果自然較優。
孩子不想學某項才藝時,先去了解真正原因,比方說孩子表示不想學小提琴了,問了之後才發現不是不喜歡拉琴,而是不喜歡『一個人練琴』。跟孩子溝通,有助於孩子思考自己真正的想法、釐清自己的喜好。如果只是有干擾因素或學習瓶頸,大人可以協助排除、度過,如果是真的對這項才藝沒有興趣也無妨,因為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或不適合什麼,也很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活出更精采的人生,而協助孩子找出自己的天賦,是很關鍵的基礎工程。《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為父母彙整出5大具體做法。
1、 戴上「新眼鏡」看孩子
「不是孩子沒有天賦,而是你沒有看到!」陳安儀認為,所謂天賦,並不是說孩子要是某方面的天才,而是指孩子比較擅長、比較能「駕馭」的領域,「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論來看,也許孩子有兩、三樣是比較突出的,也有人很平均。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傾向。」
學科類型的天賦,因為較受重視、又有成績,父母比較容易發現,但其他類型的天賦,就相對不容易被看到。擅長生涯輔導與諮商的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吳淑禎直言,大人經常只看到成績不好的地方,卻忽略孩子其他的好。
父母看待孩子時,要摘下「國英數社自」的眼鏡,換上「多元智能」的眼鏡。大人若放下單一的價值觀,用開放的觀點看待孩子,一定會有不同的發現,「大人要有看見不同特質的能力,才能幫助孩子看見自己。」
2、 多元體驗、自由探索,為孩子創造契機
讓孩子多體驗各種事物,擁有嘗試的自由,對於探索天賦有絕對助益。大人在安排孩子的時間時,「不要只想著功課、只想著加強讀寫算,而要多元一點,親近大自然、手作、閱讀、運動等等,都很好。」而且大人要「有意識的均衡」, 環境也很重要。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劉唯玉說,有時孩子的優勢智能要在對的環境才能展現出來,「比方說,空間智能好的孩子,對色彩、線條、形狀很敏銳,日常表現是喜歡塗鴉、畫畫,也可能方向感很好。」如果孩子平常都沒有機會畫畫、也很少到外面走走,孩子沒有機會展現,大人當然也不會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劉唯玉強調,愈豐富的環境,愈有可能觸發孩子的優勢智能。
3、 用心觀察,找到孩子的「忘我時刻」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理論」(flow theory),指一個人在非常投入、專心於某件事情時,時間會過得特別快,而且不容易覺察到其他情況(例如肚子餓、手機響等等),在完成這這件事情之後,心情還會特別好,這個狀態就稱為「心流」,也有人翻譯為「神馳狀態」。簡單來說,大人可以觀察孩子做什麼事情時最投入、忘我,這件事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天賦線索。例如,有的孩子一打球就會忘了吃飯,有的孩子畫起漫畫就沒日沒夜的等等。天賦專家羅賓森(Ken Robinson)稱此為「蠢蠢欲動的能量」,他認為,去了解是什麼事情讓孩子進入神馳狀態、找到那股能量,是發掘天賦的關鍵。
大人還要想辦法,做更深入的觀察和挖掘。例如:若孩子喜歡玩電動,可以繼續追問他:喜歡打哪一類型的電動?是連線遊戲或戰略破關遊戲?這可能反映出孩子是人際取向或邏輯推理能力好?是純粹休閒或享受挑戰?喜歡破關的,可能是潛在的電競選手;喜歡抓bug的,可以考慮讀資工等。
4、 看強不看弱,不良行為中也能發現優勢
看孩子的長處而非弱項,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累積成就感,有助於孩子進入學習的正向循環。孩子有沒有自信心,對後續的發展大有影響,而且「用強帶弱」是確實可行的。舉例,曾有孩子數學不好、但愛手做,結果透過烹飪課算菜錢、秤重量等實務操作,學會許多數學概念。
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就要立即稱讚,倘若孩子有不良行為,也別太灰心,不良行為中也有機會看到孩子的優勢。「比方說孩子說謊,但要想出一個謊言,其實要有不錯的觀察力跟表達力,」此時大人應該妥善引導,讓孩子放下負面行為、長出正面能力。
5、 為孩子找到專家顧問,具體想像未來
知名廚師奧利佛(Jamie Oliver)在帶領年輕學徒的過程中體悟到:別人通常比我們還要早看出我們的天賦。羅賓森在《發現天賦之旅》一書中也強調,找到良師或「族人」(同產業的人、同圈子的人),有助於確認天賦。家長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幫孩子找到各領域的專業人員當顧問,孩子探索遇到問題或需要資源時,可以找到專家諮詢。
協助孩子找出天賦、發揮天賦,是教育教養很關鍵的基礎工程。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明顯的特質或傾向,藉由從旁觀察、協助,找到孩子的天賦,每一個孩子都能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