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對美感的堅持,是創造蘋果全球傳奇的關鍵因素,讓同樣力推工業產品品牌的台灣有所警惕:美感的教育,必須從小扎根,必須用力推動。然而,孩子美感的形成,環境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至為重要;一種聰明的做法,是在孩子每日上學的校園著力,讓校園成為浸潤美感的小環境。


這種浪潮是全球性的覺醒,加上未來教育強調差異、多元、開放,與互動溝通新學習,許多國家反思:為什麼校園都是方方正正?為什麼學校都一模一樣?學習的空間不能多一點彈性嗎?德國第三大城慕尼黑,領先國際進行改革,市議會提撥40億歐元,從2013~2030年執行「校園建築計畫攻略」,全面再造校園空間。


新觀念下的美感校園,有幾個關鍵詞:空間、穿透、社區結合、光亮、彈性運用、自然環保等。重要的是,「美」不是特別營造出來,或刻意擺置藝術品,而是要配合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營造具正面能量的氣氛,並且和社區結合。


以下幾個校園設計新觀念,與各位聽眾分享:


校園設計新觀念1:強調彈性運用。

例如德國易北河中小學,近期校方推動跨文化新型社區教育,著重劇場教育、語言發展、多感官與跨文化學習。在學校設計下,學生在共同廚房接受指導,為全校準備午餐,餐廳設計成複合式空間,需要時可變身表演劇場,賦予空間多重的意義。


校園設計新觀念2:強調自然環保。

年近80的富田玲子,是日本備受尊敬的「象設計」集團負責人。她認為:「美是讓人覺得舒服和自在,充滿個性和魅力,有一種躍動的氛圍,而不是華麗或比例均衡。」她所設計的校園建築,不刻意強調美,而更關注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塑造極具特色又因地制宜的舒服氛圍。

富田認為,能夠觸摸大地,與自然接近,有助於提升孩子的五感。因為這份童年的美好回憶的理念,也讓這間笠原小學成為全日本著名的「赤足小學」,學生到學校就全程「赤足」在校園及教室活動。


校園設計新觀念3:強調穿透開放。

日本福岡的下山田小學,如同打開的教室牆面般和社區連成一氣。建築師設計不同的玻璃窗,巧妙的透出窗外風景。各個空間互相穿透,打破社區與學校、教室的疆界。


校園設計新觀念4:強調社區結合。

日本嘉麻市立下山田小學屬開放的校舍,讓居民也樂意造訪。校園裡精心設計了讓學童觀察蟲鳥昆蟲和花樹的「學習之森」、有遊樂器材的「下小夢白馬」和育幼園「森林小屋」,以及春夏秋冬四個廣場。其中,春天和秋天廣場最受市民喜愛,栽種了櫻花樹的春天廣場距離道路最近,是市民的聚會場所;有著銀杏樹的秋天廣場,讓沿山田川畔散步的市民心情舒暢。


近年來,不只是國際上有許多校園改造的案例廣受推崇,美感教育在台灣也備受重視,教育部投入相當的資源。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副教授顏名宏特別分享:「美感教育,不是美術老師的工作,而應該是把整個環境設計好。」美感教育不是推出一個特別的課程,而應該是無處不在;不管上學、遊樂,都能融入學生生活中,教育和環境生活美感相互輝映。


美感的教育,必須從小扎根、用力推動。這波全球性的覺醒,加上未來教育強調的差異、多元、開放,推動了校園空間全面再造,也期待在台灣,我們能有更多美好的公共空間、校園環境如雨後春筍一般,帶來新氣象。


以上內容由《未來Family》整理報導,我們下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