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許多家長聽到標榜以孩子為中心,適性發展的素養導向教學,常常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高興的是,以後不會看到孩子被枯燥的課業壓到喘不過氣;但也會擔憂,原本聽話的孩子一旦接受太自由的學習法,會不會無所適從?不妨聽聽接受過素養教學的孩子真實心聲。

 

2017年從康橋國際學校完成IB(全名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國際文憑組織課程,最普及的素養課程之一)高中階段課程畢業的Benjamin,談起讀IB的歷程,臉上盡是欣喜。他坦承,自己在原本的公立學校適應不良,一點學習興趣也沒有,轉來念IB,很快就變成期待上課。雖然IB課程要念的書,以及做作業、考試花的時間心力,都比傳統公校更多、更具挑戰,連寒、暑假都要忙著預習課業,他還是樂此不疲。Benjamin解釋,這是因為IB不會強迫他死背書。在老師引導下,他積極發展自己偏好人文知識的興趣,每堂課都很期待與同學討論分享,看同一本小說或文章的心得。

 

事實上,正因以素養導向教學知名的IB課程,諸多理念和新課綱主張變革相近,不少公立高中最近紛紛展開IB課程的老師培訓工作坊。康橋國際學校自2015年引進IB課程來台,這兩年多的經驗某種程度也說明了,素養導向教學在台灣施行可能會有的狀況。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校長徐文淞苦笑說「一開始,家長就分成兩派。一派憂慮太過自由,學生變成不會畫重點;另一派擔心學生報告很多、做不完,會心疼。」沒有太多前例可循下,老師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向家長當面保證,請他們相信學校。還好,家長看到了孩子主動愛上課業的熱情,今年更有首屆畢業生去國外念大學,因為有IB的訓練,適應良好,回頭給予肯定。

 

素養導向教學雖是以學生為中心、適性發展,卻絕不是如外界錯誤解讀的放縱亂學。以康橋IB這兩年多的經驗來看,老師居中引導的功夫,非常關鍵。究竟,在教育現場,這種素養導向教學要怎麼教、怎麼考?老師怎麼備課以及與學生互動?以下就以康橋施行IB國中與高中階段課程的經驗,分四大面向一一拆解。

 

面向1:選科怎麼選?

 

首先,IB學生就讀前會先選主修科目。IB不會硬性規定學生念所有學科,主張讓學生自由選,不論是IB國中或高中階段課程,都是分多個領域,每領域從中主選一科修讀。例如,學生可以從科學組的領域裡選主修化學或物理,不用兩科都修,但還是需要老師從旁建議。

 

康橋IB協調員兼老師Steven說明,難免會有一些孩子心佷大,想挑戰明明就不適合自己的科目,因此,就讀前老師會先做一些評量,會看學生的潛力,適度導引。另外,每一門學問的培養都需要時間,因此學校也不建議學生中途任意換科。

 

面向2:怎麼備課?

 

學生學期前確認選科後,接著就需要老師備課。由於素養導向教學注重的是引導,各地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的方式不見得相同,IB會提供老師空間,自行備課,像是語言與文學類,是連教科書都沒有。至於數學、物理與化學等,會由IB總部建議外部教科書選單,請老師自行選擇,也不要求老師非從第一頁上到最後一頁不可,都可自行調整。

 

Steven以自己在IB教標準級日文的經驗指出,因為沒有教科書,備課時積極找資源非常重要,一定要善用老師社群的力量。像他就會去尋找日文為母語的老師在網路上錄的發音短片,回來放給學生聽。平常也定期和其他教IB的老師實體聚會,參加工作坊。

 

面向3:上課怎麼上?

 

IB上課教學,也大多避免學生只能被動聽講的傳統方式,善用分組討論、報告與實作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首先,康橋IB科學組的教課風格就很創新。教物理、化學,台灣大多是老師努力要學生學會記憶重要的科學原理公式,IB的教法則是盡量以實驗來引導,還會請學生用實驗去驗證、挑戰這些存在數百年的原理,希望學生學科學就要像科學家,要懂得反駁假設,勇於求真。

 

分細節來說,首先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做實驗,藉此讓學生學會用量測器材、了解實驗安全措施等。到了高中階段,再讓學生自行找主題做研究。

 

另外,人文組的上課方式也很活潑,前述的標準日文課就舉辦過尋寶大作戰。在校園裡放一些寶物讓學生分組尋找,再用手機拍下寶物照片上傳雲端。除了比賽誰能先尋到寶,回來後還要分組用日文報告找寶物的過程。

 

面向 4 如何評量?

 

最終,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再由一、兩次考試定生死,也是IB秉持的理念。康橋國際部教務主任張雅欣說,這方面IB除了有外部主導的書面大考,還有老師評量學生的上課表現,寫論文與口試也非常重要,方式更多元。

 

首先從書面大考談起。IB人文組有一科叫「全球社會中的資訊科技」,是用社會學理論來質化研究科技對人類社會造成的衝擊。修過此科的Jesse說,學期一開始,老師決定討論人工智慧,就提供給所有學生一篇文章,內容是討論有一家公司開發出人工智慧的娃娃,可以陪小孩玩,會自己發展智慧等,到底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接下來的整個學年,Jesse就和同學積極研究這個主題。由於IB強調要連結真實世界,雖然文章是假設,他們卻要努力蒐集全球相關實例,了解人工智慧現今的發展。後來Jesse找到一篇報導指出,有家企業做出的人工智慧娃娃竟會偷聽小孩與家長對話,有可能造成個資隱私外洩問題。

 

最後,大考的題目就是依照學期初的假設性議題,要求學生申論。Jesse運用了找到的資料,寫出自己的觀點。他觀察,大考的評量標準著重在推理嚴謹,一定要用事實來佐證,不能亂寫。

 

很關鍵的是,寫論文是許多念IB學生認為最挑戰的部分。因為要求的是接近大學裡做學術研究的標準,論理推斷不可缺,還要懂得口試應答指導老師提出的質疑。

 

像是Benjamin寫語言文學方面的報告,一開始以為是寫作文,善用華麗辭藻就會高分。老師看了反而希望他寫得直白一點,因論述重視的是觀點,不是辭藻,當時對他來說是很大衝擊。

 

看來,一個理想的素養導向教學,只要老師善加引導,確實能讓學生學得更深、更扎實,同時更快樂。

 

康橋國際學校自2015年引進重視素養導向教學的IB課程,家長一路從擔心孩子不會畫重點,到驚豔孩子樂於自主學習,證明IB課程在台灣可以成功。

 

以上內容,由《未來family》整理報導,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