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上週我們探討了阿德勒主張尊重、民主,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教導孩子的教養理念。本週我們整理出在此核心概念下,家長教導孩子的過程經常遇到的4大教養迷思,專訪學者專家,一一說明釐清。

 

迷思1.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正解:沒有規矩和界線才會寵壞孩子

 

愛孩子和溺愛兩者之間並不相等。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指出,一切教養的前提是,讓小孩知道你愛他,「我愛你」說上千萬遍都沒關係。無止盡的愛不會寵壞小孩,沒有規矩和界線才會寵壞小孩。規矩對孩子來說,就像牆之於房子,明確的範圍和界線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不然他會因無所適從而痛苦。

 

迷思2.父母不可以對小孩生氣

正解:有愛,事後可以修復

 

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發現,現在的媽媽看了很多親子教養書,變得「不敢」生氣,想當個完美的媽媽,才會有快樂聽話的孩子。但這是錯的;大人怎麼可能不生氣?重點是怎麼表達生氣的情緒,以及如何處理問題。

 

有個孩子企圖把手戳進去全班的豆花裡,老師很生氣的跟他說:「你怎麼想把手戳到豆花裡呢?這樣很不衛生,而且大家都會沒有點心吃。」接著把他帶到園長辦公室。

 

何翩翩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他可以吃完豆花再回班上,或是在辦公室等爸媽來接、把豆花帶回家吃。

 

孩子當場暴跳如雷,何翩翩也不生氣,平靜的重複這2個選項。半小時後,孩子就知道園長何翩翩很堅持,於是默默的站著把豆花吃完。何翩翩補充,孩子也要台階下,所以故意站著而不坐著吃。

 

她建議家長,不要第一個問題還沒處理完又開新戰場:「叫你坐著吃為什麼站著吃?」一次處理一件事就好。

 

建國中學輔導主任鮑順聰也補充說明,父母畢竟也是人,允許自己是會生氣、失望、難過的父母,也會罵小孩,但事後會跟孩子修復關係,跟他道歉:「是爸爸太累,不是你不乖不好,下次這種時候你可以幫我忙嗎?」

 

幫助孩子發展社會情懷,可以回應他人的需求、幫助別人。「關係的衝突是必然,但修復關係才是本事,需要學習。

 

迷思3.孩子做錯事,不能打也不能懲罰

正解:把事和人分開處理

 

不少親職專家坦言自己打過小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記得,孩子念小學時曾被她打過。

 

她認為,打小孩之前有幾個重要前提:第一是一定要說「我愛你」,父母用語言提醒自己不是在盛怒之下出氣而已;第二是告訴孩子大人的情緒,如媽媽好生氣、好傷心;第三是將人和事情分開來,「媽媽很愛你,媽媽只是氣你這件事情沒做好,你還是我的寶貝」;第四是,只用自己的手打孩子的手心,「我打你,你痛、我也痛,」不拿其他的東西打孩子。

 

建國中學輔導主任鮑順聰指出:「懲罰不是不能用,而是怎麼用才沒有後遺症。」懲罰能夠立刻見效、讓孩子順服,但長期來看後遺症很多,孩子學會的是「有權力的人最大,」且造成親子關係愈拉愈遠。孩子也無法學到從經驗的後果去自我修正,學習未來獨立所需的能力。

 

迷思4.凡事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正解:視孩子年齡調整尺度

 

阿德勒主張,要民主平等、尊重小孩;但尊重並不等於放縱。

 

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觀察,有些父母陷入「過度尊重」,什麼事情都問小孩「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問到最後,孩子的「自我」膨脹得愈來愈大。

 

有個家長因為工作變動,想把孩子轉進寶血幼兒園,最後家長說:「我回去問看看孩子同不同意。」何翩翩十分驚訝,3、4歲的孩子怎麼能理解轉學這件事?他一定說「不要」,難道家長還要等孩子同意嗎?

 

有家長接小孩時會跟孩子說:「你可不可以跟老師說再見?說再見嘛,好不好?」禮貌是基本的要求,家長應該說:「要回家了,要跟老師說再見。」

 

何翩翩指出,這些家長忘了爸媽應負的責任,有時必須直接告訴孩子「你現在就得這樣做」、教他規矩和界線,而不是什麼都徵求孩子的同意。

 

以上四大教養迷思《未來Family》專訪作家整理報導,希望能在教養的路上帶給各位聽眾些許的參考,我們下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