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未來Family》每週四與您分享教育、教養、生活新知。在九月的第一週,我們共同關注來自國際的教育新聞。
第一則新聞與日漸普遍的「在家自學」有關。在美國,最近10年來自學人口激增,美國教育部估計,自學的學齡兒童有200萬人。
「在家自學」不再被認為是極右宗教保守派或極左嬉皮家庭的邊緣做法,而是家長新的教育選擇。美國媒體報導,全美拼字大賽、地理知識大賽、Intel科學與工程展覽會等重要競賽的冠軍寶座,清一色都是在家自學的孩子。舉例來說:今年15歲的亞伯拉罕(Tanishq Abraham)念大學前沒有上過體制內學校;他3歲時智商測驗接近滿分,6歲開始從網路自修高中課程,兩年前入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2018年夏天拿到生物醫學工程學位。體制內教育制度無法滿足這類孩子的需求,只好倚賴家長從體制外量身設計具有高度彈性的學習進度。
除了美國,包括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也都開放自學教育。日本有十幾萬中、小學生沒有上學,「自由學校」(Free School)專收不願意上學的孩子。主張教改的首相安倍晉三曾經視察東京的自由學校Shure,並在教改會上要求正視這群孩子的權益;有國會議員已經提案,將義務教育場所擴大到自由學校。
而在英國,教育部賦予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決定權,自學無須註冊,政府連內容都無權過問。去年《太陽報》報導,有位英國媽媽以「每天打7個小時的線上遊戲,在遊戲中學拼字、數學、閱讀」,在家教育分別12、10、7歲的3個男孩。這位媽媽非常自豪自己的教育理念,因為「有閱讀障礙的老二,只願意在線上遊戲時和對方傳送訊息。」《獨立報》指出,英國自學學童人數在3年間增加41%,教育部和部分國會議員認為,增加幅度和自學內容已經「失控」,正在考慮緊縮自學的規範。
全球自學熱潮中,也有反向操作的國家:德國和瑞典。兩國都明訂自學違法,假使家長堅持不把學齡孩童送到學校就讀,不但得繳交巨額罰款(瑞典約72萬台幣),最嚴重還會被剝奪監護權(德國警察有權強行將「被父母剝奪受教權」的孩子帶離)。兩國都主張,政府要保障孩童受教育的權利,才能保障孩童的自由;除非有生病等「例外理由」,否則學齡孩童全都得到學校上課。
第二則新聞則探討「公民教育」的議題。美國一向享有的「成熟民主國家」美名,最近幾年受到嚴格考驗。假新聞、謠言滿天飛,投票率創新低、政治辯論尖酸刻薄,討論話題流於低俗……,政府資助的非營利廣播電台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首先發難:「我們的民主體質不太健康,」呼籲從公民教育向下扎根,搶救民主素養,「愈早愈好」。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從地方、州級到全國性的政治生態和愈演愈烈的負面新聞,讓許多民眾疑惑「我的國家怎麼會這樣?怎麼這麼離譜?」不少州級政府已經發現問題,不約而同把「診斷處方」轉向最傳統的管道:學校。
「選民基本上是無知的,」非營利組織「公民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奎格利(Charles Quigley)強調,公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從幼兒園開始實施公民教育,建立正義、服務的基本價值觀。比方:為什麼我們要有規則和法律?為什麼我們有不同的權利和職位,用處分別是什麼?「千萬別小看小小孩的理解能力,」奎格利說,孩子掌握這些概念的能力超越大人想像。
目前全美已經有27州考慮立法或以其他提案擴大公民教育,在小學到高中階段投入公民教育師資培訓,並提高公民課程的標準,或提案要求學校更加關注媒體素養和更深入研究憲法、權利法案和建國文件。
華盛頓州今年3月立法規定高中學生必修的公民課程,並將聯邦、州、地方和部落政府(tribal government)科目納入K-12正規課程中。有些州則要求高中生得像移民通過公民考試般,通過「公民入籍測試」才能畢業。
密蘇里州長今年七月剛簽署新法律,要求公立大學學生要在公民入籍考試中獲得至少70%的分數,知道政府的基本原則、如何應用這些原則等。考題舉例:美國的最高法律為何?誰是現任副總統?美國憲法從1789年生效以來通過幾條修正案?
致力推動公民教育的前大學教授斯帕塔羅(Lucian Spataro)表示,學校通常把教學重點放在數學、科學、閱讀考試,最重要的公民課程「都被丟在一旁」,藉由立法草案可以搶救這個「扭曲的現狀」,讓所有學科獲得平等重視。
以上內容由《未來Family》整理報導,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