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於九月月刊內刊登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瑟吉的專訪,報導將設計思考融入教學的「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
設計師出身的瑟吉(Kiran Bir Sethi),在兒子求學過程中有感於一般學校的制度僵化,開始投入追尋教育的使命。2001年,她在印度的亞美達巴德創辦河濱學校(the Riverside School),並於2009年發起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藉由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融入課程,引導孩子發現、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考何以如此重要?瑟吉指出,孩子就學15年的過程中,每天被教導什麼是光合作用、二次方程式、聖母峰的高度、文法……,好像不知道這些知識,就沒有受到完整的教育;但有關社會不公、兒童人權、同理心等重要議題,卻往往因為時間不夠,而沒能安排到課程中。
另一個關鍵是,老師可以評出孩子的數學成績,但沒辦法給同理心打分數。因為無法評量孩子的態度或價值觀,所以不用教、不能教,也難怪坊間有很多的數學補習班,卻沒有任何品格教育的補習班。
瑟吉也一語道出偏重知識教育的盲點與局限,這無異於告訴學生:「我可以評量你(markable),卻無法讓你變得卓越(remarkable)。」倘若孩子不曾被教導,又如何期待他們能擁有創意、同理心、合作等能力,進而成為改變世界的推手呢?
瑟吉強調:「身為人是天意,有人性則是選擇(Human by Nature, Humane by Design)」,由human變成humane,雖然只多了一個字母e,卻有更深刻的意義,就是人是有選擇權的:「我們可以選擇愛或恨、親切或粗魯、有創意或死板……。」
瑟吉不諱言的指出,很多人總是在批評別人的時候特別有創意,例如他不夠高、不夠壯,用各種方式,顯示我們彼此的不同,這就是我們目前生活世界的樣貌之一。同樣的,我們也經常告訴孩子:「你還太小」、「你現在還做不到」、「等你長大再說」,這一切都是我們無形中給孩子的教育。
瑟吉認為,身為父母、老師或教育工作者,應該相信透過有意識的「設計」,能夠達成魚與熊掌兼得的教育目的,也就是教導孩子同時具備熱情和同理心、知識和品格、成績好且做好事。
「與其拚命的抱怨,不如主動成為解方的一部分,」瑟吉分享了則動人的設計思考的實例故事,在印度偏遠的村莊罹患小兒麻痺的孩子Yogesh,有幸在同學的幫助下順利到學校上課。
Yogesh的同學每天約花15分鐘用腳踏車載他去學校,會帶他上廁所、中午也會幫他洗碗和裝水。Yogesh的祖父有感而發的說:「當你給孩子很多的愛與尊重,他的一生就會被改變。」瑟吉強調「這就是力量。」不管任何種族、年齡、生活地區,我們要相信每位孩子,也要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讓改變的傳染力(contagious)擴散出去。透過設計思考,不只學生變得不一樣,連老師也發覺自己在生活中更有勇氣面對困難。
至於父母可以在教育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瑟吉從小就沒有因為身為女性,在學習發展上受到差別待遇,成為母親之後變得更有力量。她認為,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應抱持「我們是在同一團隊」、而非互相競爭的心態,要關心的不只自己的孩子,而是所有的孩子。
瑟吉說:「科技的革命帶來巨變,人類的演化卻一籌莫展。」設計思考被稱為是一種教育的革命,彷彿賦予人們一種DNA,除了「我們是誰」(Who we are)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Who we can be)。
以上內容由《未來Family》整理報導,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