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隨著新課綱即將上路,許多國中家長對新課綱仍一知半解,不清楚將為國中教育帶來哪些改變。例如,素養導向的教學,會對學校段考和平常評量方式造成影響嗎?是否真能降低孩子的學習壓力?


《未來Family》就針對常見國中生家長的幾個疑問,整理出專家學者的回答。


第一個問題:108新課綱實施後,國中課程到底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A:新課綱一個重大變革是,學校開設「彈性學習課程」,不僅學校要發展出特色課程,學生也有機會適性選課。其實9年一貫課綱就鼓勵學校發展「彈性學習節數」、發展學校的特色課程,但由於國中現場重視升學,彈性學習節數幾乎都是各考科的外加節數,用來考試,國中現場沒有太多的改變。新課綱上路、將「彈性學習節數」改為「彈性學習課程」之後,學校必須依各自學校特色、學生圖像等,規劃彈性學習課程。


換句話說,國、高中的課程將變得豐富多元,不再各校相同。國教院103年起與14所國中合作,試行新課綱、研發彈性學習課程與素養導向教學。其中,位於花蓮的富北國中,學生背景多樣,有阿美族、布農族、平埔及閩南、客家等,因此規劃出「族群文化」特色課程,希望孩子能認識自己的文化,以及傳承文化。


另一項改變是科目類項上的。新課綱將課程分為兩種:(教育)部定課程、(學)校訂課程。在部定課程部分,最明顯的改變是,國中與高中階段新增「科技」領域(涵蓋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兩門科目),培養邏輯運算、問題解決的思惟以及實作的能力。


第二個問題:新課綱真的能夠讓學習變有趣,減輕國中生的學習壓力嗎?

A: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素養的定義為「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將所學活用出來。新課綱透過課程架構的調整、素養導向課程和評量的實施,讓國中生不再受填鴨式教育,將原本用來反覆練習和背誦的時間,用來探索性向和天賦,培養系統思考、問題解決等能力。


師大副校長宋曜廷指出,在新課綱帶動下,學校課程變得多元,學習方式也更貼近生活情境和跨領域,變得有趣。例如在世足賽期間,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探究足球的結構、拼接面數量和踢球的部位,哪些因素會影響踢球表現。再加上,會考命題也導入素養題型,考題更生活化、情境化,讓孩子明白,學習各科知識是「有用的」。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主任孫志麟認為,多元的課程能幫助孩子學習,但初期可能有人認為壓力不減反增,這是因為多數學生和家長習慣有標準答案的學習方式,因此要花一段時間適應這種新的學習型態。當孩子習慣素養導向學習方式、重新學習「如何學習」,這部分壓力就會解除。


第三個問題:素養除了知識,還包括能力和態度。能力和態度要怎麼評量?

A:課程改變,評量方式也必須轉變,才能帶動教學改變。新課綱將「學習重點」分成:

1.「學習內容」:比較偏向於學習素材、知識部分

2.「學習表現」:比較偏向認知、行動能力、態度的展現。


關於學習內容的評量,自102年展開的「課室評量素養化計畫」已發展出一套客觀的標準,確保每個學生都學到必須學到的內容,老師可以依據學生評量表現而調整教學。


在學習表現部分,評量方式很多元,包括:

1.表現本位評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賦予學生真實情境或任務,評量分析、團隊合作、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2.卷宗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卷宗可以評估學生將知識、技能與態度運用於情境脈絡中的歷程,在某個項目上進步或改變的情形。

3.學生自我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由學生管理與檢核自己的學習結果。


師大副校長宋曜廷以體育健康領域為例,用紙筆測驗、考知識的意義不大,更好的方式是運用卷宗評量、學生自我評量,記錄每個月運動幾次,導引學生反省是否培養運動習慣,在生活中能夠實踐才是真正的素養。


第四個問題:新課綱強調素養,但很多東西是會考不考或考不出來的,小孩為什麼要花時間學這些?

A:針對這個問題,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陳柏熹反問:難道國中3年的學習只為了會考嗎?還是希望孩子具備素養?大型考試雖然無法考出孩子3年所學的東西,但就長遠來看,孩子要面對的是未來挑戰,而不是眼前只為了考好一點、進好學校而已。


前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教師、敦化國中輔導組長林佳慧建議,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的課程有哪些,除了國、英、數、社會、自然之外,不要覺得其他的課程都不重要,透過這些彈性學習課程、素養導向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孩子整合所學、融會貫通知識,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台中大甲國中就是很好的例證。大甲國中試行新課綱後5A學生增加、拿C學生也每年減少2%。校長賴文宗指出,新課綱的彈性課程或科技領域,看似與考試無關,但其中蘊含的探究精神、實作能力等等,都是孩子終身受用的。而且會考題型也愈來愈呼應生活情境、議題導向,有意義的深度學習就是準備會考的最好方法。


以上內容由《未來Family》整理報導,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