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食育」,也就是飲食教育,近年來被視為是21世紀最重要的一門功課。食育要培養的是人們認識食物、珍惜食物、選擇食物的能力,其中包括食物相關的知識、營養、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何正確選擇食物,以及傳承食物飲食文化等等。尤其在一連串食安新聞之後,塑化劑、基因改造、濫用農藥,甚至是糧食危機、全球食物分配不均…等議題,越來越受到世人重視。而食育,正是可以讓小朋友從小培養正確飲食習慣的關鍵。
今天【未來Family】要和你分享,各國推動食育的成功經驗。
食育的概念,起源於歐美地區。義大利最早於1980年代開始推動「慢食」(Slow Food);法國的飲食教育教出懂得吃、不挑食的健康孩子;1990年代,美國興起「可食校園計畫」(the Edible Schoolyard Project);近年來,英國中小學生必須學會20道料理才能畢業;瑞典學童則是每週上1小時的課,學習食物與營養、消費與經濟、環境知識等課題。
在亞洲,早年日本因為面臨文明病罹患率上升、稻米等糧食自給率年年下降、傳統飲食文化逐漸消失…等危機,因此率先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將食農教育立法的國家,至今仍被台灣做為典範參考。
日本:在學校吃午餐是也上課,不是休息
最早將食育入法的日本,將每月的19日訂為「食育日」,他們認為食育是全民性、全面性的運動,尤其是學校午餐,非常重要。
日本的《食育基本法》裡明訂:「食育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以及智育、德育、體育的基礎,透過各種經驗,學到食物相關的知識、練就選擇食物的能力,並培育出能實踐健全飲食生活的人。」在日本人的觀念裡,在學校吃午餐是學習,也是教育,不只是休息或福利。
日本的中、小學設有營養教師,不只負責供餐管理,也會進行飲食指導,並與各科教師合作,將食育融入課程中。日本學校供應的餐點,盡量使用當季、在地的食材,也會在校內帶學生自己動手種植、收成、料理食物,讓孩子們有完整的食育體驗。
2013年,和食,也就是日式料理,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傳承更成為食育的重要使命。
此外,教孩子練習用筷子吃飯、如何有技巧的把魚吃乾淨,以及該使用什麼材質的容器盛裝食物,才能清楚吃出每種食物的味道…等等,這些知識和技巧,都在點滴當中累積孩子的「選食力」,並自然而然認同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義大利:追求優質、乾淨、公平的食物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歐美各國如何推動食育。1986年,義大利人卡羅.派屈尼(Carlo Petrini)開始倡導慢食(Slow Food)。「慢食」不等於慢慢吃,而是代表一種生活態度,了解每個入口的食物從哪裡來,選擇優質、乾淨、公平的食物,目的是抗衡大舉入侵的速食。
義大利人很愛吃、把食物當一回事,每個地方有自己的傳統菜色,但同樣都喜愛在地、新鮮的食物,譬如番茄、櫛瓜、茄子等蔬果,它們滋味飽滿,而且價格便宜。「慢食」目的,是希望透過美味的訓練,能夠自主做出更好的選擇,而不只是將就在更方便的選項。
30年來,由派屈尼成立的慢食協會,已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擁有10萬以上會員。慢食不僅引發義大利人的廣大共鳴,也逐漸成為全球性的飲食社會運動。
去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慢食博覽會,特別設立了小朋友的工作坊,讓他們品嚐不同的品種、當季或非當季、新鮮或罐裝的果汁,然後完成連連看的任務挑戰。透過身體經驗的基礎,希望讓孩子有能力分辨不同的食物是什麼味道。
法國:教出懂得吃、不挑食的健康孩子
此外,法國也是慢食文化的代表,同時對於食育不遺餘力。
巴黎每年三月舉辦的農業週,來自各地的農夫,都會帶著自己的蔬菜、乳酪、酒、豬、牛、羊等,前往參展。總統一定會出席,很多小朋友跟隨父母參觀,學校辦的校外教學,也會將農業週列為參訪重點。
楊子葆在《喫東西集》一書也提到,在法國的「品味週」,廚師會到小學去教孩子「味覺課程」,包括認識基本滋味、將食物依味道分門別類,以及蒙起眼睛,用觸覺感受、用嗅覺和味覺品嚐不同的食材。
禮筑外文書店創辦人洪瑞霞,與法籍夫婿搬回法國7年,她提到,學校辦活動時,只要有提供食物,幾乎都是向家長募集他們的拿手菜,不會叫外燴或向餐廳訂購。她說:「隱藏在家庭中的烹飪高手做的菜,有時比專業的還好吃。」
法國大部分的學童都在學校餐廳用餐,有關食物的基本知識、餐桌禮儀、菜色烹煮方式、餐具使用、不偏食的用餐習慣,以上種種都是在團體生活中養成的。小孩從學校餐廳吃到什麼菜色,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也會跟家長討論。對廚藝有興趣的小朋友,則會全家一起採買食材、一起做菜、一起享用美食。
洪瑞霞說:「回法國定居,我跟家人飲食最大的改變,就是天天在家一起吃晚餐。」她強調,每一餐大家都要有所貢獻,不掌廚的人就要負責擺盤、收拾與洗碗。吃飯的時候,也是全家最重要的親子時間,家人鬧情緒時,美好的一餐也是解決家庭紛爭的好方法。
美國慢食教母傳授:教孩子怎麼「吃」
在美國,知名主廚、被稱為「慢食教母」的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於1995年發起「食用校園計畫」(the Edible Schoolyard Project),主張在學校設立菜園,帶學生種植農作物,將田園變成傳遞知識的教室。這項計畫,至今已成功在全美5千多所學校開花結果。
在美國長大的華特斯,曾經十分挑食、愛吃重口味的加工食品。唸大學時,她曾經到法國進行文化研究,在那段時期,她常常和朋友上市場買菜、跟著法國人吃吃喝喝,留下美好又難忘的飲食體驗。
她所帶領的飲食革命,可分為下列幾個面向:
1. 吃當季的食物。
2. 吃在地的食物。
3. 直接跟農夫買。
4. 耕耘一個菜園。
5. 善用資源、堆肥,以及回收再利用。
6. 簡單烹煮,打開所有的感官。
7. 用心並慎重地準備餐桌。
8. 和家人一起吃飯。
9. 珍惜食物。
10. 一起下廚,特別是小孩。
以上,是世界各國發展食育的成功經驗,那麼,台灣的食育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台灣:從營養午餐和課程著手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積極投入、民間單位大力推動之下,台灣的校園食育蓬勃發展。許多學校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教學內容,有些學校將花圃變菜園、鼓勵學生親自耕種,有些帶學生動手做料理,各自精采。
目前校園落實食農教育,大致可以分為「營養午餐」和「課程」兩大方向。
學校營養午餐,是孩子學習食育的最佳情境。透過營養午餐,孩子不僅可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還可以認識食材、食用「當季、在地」的食物,落實環保、惜物觀念、涵養美學,以及用餐禮儀等。
新北市政府在2013年,全台首推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每週一天吃有機,讓孩子吃得健康,並教育孩子對友善土地。
不少學校推動食育有成,在108新課綱上路後,將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例如:參加台灣好文化基金會「神農計畫」的苗栗縣文峰國小,結合當地的特色作物洛神花,發展出洛神花主題的特色課程,讓孩子實作、跨領域學習,還能凝聚社區共識和家鄉認同,這是都會區學校比較難做到的。
食育愈來愈生活化與多樣化,並且可以融入各種不同領域的課程中, 這也是現在食育非常重要的趨勢。
「食育」不只是飲食教育,也傳達出生活價值。吃,可以很簡單,只要填飽肚子就好,卻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讓你更健康,並改善社會問題。落實食育,從小開始,讓我們用食物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更多的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