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以下讓父母頭痛的場景,像是:小孩習慣賴床、寫功課拖拖拉拉、有空就拚命打電動、經常丟三落四,忘記帶作業、不肯收拾房間……。當父母遇到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小孩,親子關係就會像火山一樣,隨時可能爆發。

遇到這種狀況,許多爸媽會陷入一種管教魔咒,不斷的碎念、指責。比如叮嚀小孩「趕快把功課寫完」、「趕快起床」、「把房間整理一下」。這樣的耳提面命,往往淪為無效的管教,因為小孩可能不知道現在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

四個面向,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小天下7月出了一本書《看漫畫輕鬆學:自我管理》,這本書教小孩,想成為一位厲害的自我管理者,應該從「了解自己」開始。首先,可以回顧一下平常的自己,列出「想開始做的事」、「想持續做的事」、「想改掉的事」等等,然後客觀的檢視自己,就能夠逐步完成你想做的事情。

學會自我管理,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做到下列四件事,你就能踏出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1.     場所:要在哪裡做什麼?或是放什麼?

動手整理房間,是培養自律能力的第一步。爸媽可以先提醒小孩思考,每個場所都有不同的功能。比方說,將空間分為學習、遊戲和睡覺三大區域,學習區域只放學校用品,或讀書需要的物品、遊戲區域只放玩具或電玩、睡覺區域只放睡覺時需要的用品。

這麼做,有助於幫助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集中精神,完成任務。把每樣東西放在固定位置,每次東西用完後,也要馬上放回原位。

2.     時間:如何分配時間和制定計畫?

人的頭腦都有時間表,譬如早上起床後的3~4個小時,是最清醒的時刻,適合唸書、寫數學評量等等;傍晚4點之後身體變得較有活力,可以到戶外玩、挑戰較困難的運動。

將「今天計畫做的事」列出來,並根據重要程度標示出1~10分,從中挑選出幾件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事,再配合頭腦的時間表,把想做的事安排好順序,做起事會更有效率。

3.     動作:要做什麼樣的行動?

不管做甚麼事,都要好好的把它完成,所有的動作都應該做到最後一個步驟為止。比方說,吃飯時要把飯吃完,才能去做其他事;寫功課時,要把某一科寫完,或至少告一段落,才能去玩耍。

又如,有時候不知不覺就會把整包洋芋片吃光光。下次,你不妨把零食倒在盤子上,只倒出要吃的分量,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習慣。

4.     話語:要讓頭腦聽到什麼樣的話?說話的規則是什麼?

把話語和行動連結在一起,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環。請養成只說「我辦到了」的說話習慣,例如:「我已經能遵守和媽媽的約定了」,或是「考試的時候,大部分的題目我都會寫了」。

另外,事情無論成敗,都要具體說出來。譬如踢足球時往左偏了1公尺,因而進不了球門,你可以說:「下一球,我要瞄準往右多1公尺的地方」而不是說:「我一球都沒進,我好遜」。

 了解身體奧祕,有助於自我管理

《看漫畫輕鬆學:自我管理》書中提到,身體一天的節奏,包括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以及活動狀態,都會受到皮質醇、褪黑激素等許多物質影響。因此,愈了解身體的奧祕,就愈能完成你想做的事。以下是幾個常見的例子:

1. 有的小孩早上經常賴床、起不來,這時不妨打開窗簾,讓陽光照進房間,陽光有助於褪黑激素停止分泌,晒晒太陽就容易醒來。

2. 小學高年級到20多歲,隨著性荷爾蒙增加,會干擾幫助睡醒的皮質醇分泌,讓你即使天亮了也起不來。科學證明,可以用「言語」控制皮質醇分泌的時間點,例如,你只要像唸咒語一樣唸「我要7點起床」三次,就能在那個時間起床。

另外,輪流用「冷水」和「熱水」往膝蓋以下的小腿處潑水,重複做3次、持續2個星期,同樣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讓你徹底清醒。

3. 有些動作,例如用手撐著臉頰、癱坐在椅子上、翹二郎腿等等,都會讓體溫下降。體溫一旦下降,就會愈來愈想睡,人會變得呆滯,注意力也無法集中,所以這些動作都要避免。

更多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