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你的評估標準是什麼呢?幼教專家表示,應該先考量的是這個機構是否符合「好」幼兒園的條件,例如是否合法、環境與師資如何、課程是否符合新課綱等等,再來,才是看提供的是單語、雙語或全英語教學。

 

現在,提供第二外語教學,已經成了私立幼兒園的標準配備。2014年,台灣有篇研究論文,主題是探討「大台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考量及影響因素」。調查發現,家長對於幼兒學習英語的看法,最重視的是「幼兒階段學英語沒壓力」、「學英語從幼兒階段開始」以及「國際化從小接觸英語」。比起一般幼兒園的家長,全英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家長更重視學術成就與幼兒英語學習。

 

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吳敏蘭觀察,選擇全英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家長,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有相當的期待,但比起近20年前,現在的家長顯得沒那麼焦慮,也不會急著看到成效。吳敏蘭表示:「這可能是因為英語學習的資源工具變多了,家長也更懂得運用其他方法。」

 

山姆叔叔美國學校執行長鍾玉婷也指出,現在的家長的確變得不一樣了,他們期待孩子快樂的學習、獲得妥善的照顧,同時擁有聽、說與溝通的英語能力,不再只把英語當成一個考科。

 

挑選幼兒園三大標準

 

不可諱言的是,全英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學費不便宜,每個月平均動輒2、3萬元,幾年下來可能要花上百萬元,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教育支出。

 

因此,是否該選擇雙語或全英語幼兒園,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全英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學費昂貴,標榜由外籍教師授課,但學習成效是否真的能符合期待,值得家長深思評估。支持者則覺得,如果父母能力許可,為什麼不給孩子更多選擇?

 

如果你正為了挑選幼兒園焦頭爛額,以下提供幾個評估標準,讓你參考:

 

標準1. 檢視老師的適任度

 

在教育現場,老師是靈魂人物,對於小孩的觀察、陪伴及引導很重要。台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盧雯月強調,不是會說英語的人就能教英語;會教英語的老師,也不見得會教幼兒。她說:「幼教老師的專業,絕不是『騙孩子』,而是具備幼兒發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等素養能力。」

 

鍾玉婷認為,外籍教師必須來自英語系國家、具備大學學歷,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但不管中師還是外師,最主要的還是這位教師的人格特質,包括是否喜歡小孩、會不會蹲下來跟小孩說話、是否願意讓小孩『巴』在身上、而且可能弄得滿手鼻涕或眼淚等等。」

 

鍾玉婷表示,持續的師資培訓是一大關鍵。每一位幼兒園老師都應該了解3~6歲小孩的身心發展,學會如何跟小孩相處,以及做好保育工作,掌握教學步驟與技巧,包括怎麼跟小孩說故事、帶唱歌謠,或是進行主題教學活動。

 

標準2. 重視母語學習與文化認同

 

3~6歲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學者專家提出「先母語、再國語、後英語」的語言學習順序,以英語為外語的孩子,最好先奠定母語及國語的基礎。

 

桃園振聲中學前校長張湘君提醒,選擇雙語比全英幼兒園的風險低,小孩可以同時學中文和英文。吳敏蘭的父親是外交官,從小經常轉換不同的語言環境,但她母親始終堅持「在家要說中文」,因為母語學習和文化認同是重要的。

 

所謂的雙語幼兒園,其實有不同的教學型態。可能每天固定半天英語、半天國語;或每週進行1~2節英語課程;或採取不定時的英語教學,融入既有的幼教課程活動等等。

 

另一方面,有的全英語幼兒園會準備中文素材,鼓勵父母在家盡量跟小孩說中文、陪唸中文歌謠及故事。每年暑假,也會協助大班畢業生做好升學銜接準備,包括教導注音和拼音、練習抄寫聯絡簿等課程。

 

標準3. 幼兒教育要培養廣泛的素養能力

 

談到全英語或雙語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主題運用是相當常見的做法之一。比如半日英語的幼兒園,會使用中英文進行同一個主題。但不同的學校有各自的辦學特色,有的重視學科能力,有的強調跨文化體驗。

 

鍾玉婷認為,比較有結構性的學習,有助於孩子的就學準備度。例如,父親節、中秋節、耶誕節等重要的節日節慶,都可以成為教學主題。老師會引導孩子進行學習,有關體能、美術、數學等活動,也都圍繞這個主題來融入操作。

 

鍾玉婷表示,英語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有個小女孩說出這樣的句子:「My socks are drinking water.」(我的襪子正在喝水),其實她想傳達的意思是「我的襪子溼了」。不管文法對或錯,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這就是外語教學的目的。

 

從閱讀和生活中培養文化素養

 

吳敏蘭長期推廣親子共讀,藉以提升中、英雙語能力,也看到明顯的進步。她在幼兒園提供大量的中、英文書籍,讓孩子借書回去,並由爸媽一起共讀,讓學習得以延伸到家裡。

 

此外,語言與文化發展密不可分,因而也會將主題教學延伸到跨文化的學習。例如,討論「我的身體」的時候,讓孩子知道世界各地有不同膚色、髮質的人;交通工具的主題,可以利用各種繪本,介紹世界各地的孩子利用哪些交通工具上學。此外,有些學校會定期舉辦跨文化週,從食、衣、住、行、育、樂去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

 

「文化素養很重要,影響人際關係,需要從閱讀和生活中慢慢去培養。」吳敏蘭強調,孩子愈小,對文化愈不會有刻板印象,比如在印度週,讓孩子體驗用手吃飯,或在越南週認識不同的斗笠、飲食和語言,「他們愈早接觸不同的文化,就能產生愈多的包容與尊重。」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