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一般普遍認為,男孩與女孩氣質不同、特性不同,學習方式也不同,因此對於不同性別的孩子,家長或師長都要以不同的教養方式因材施教。那麼,男孩與女孩在個性上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學習危機又容易出現在哪些方面呢?

 

讓我們以幼兒園為例,幼幼班午餐時間的情景常常是這樣的:

小男生、小女生排排坐吃飯,小女生可以自己用湯匙,舀著碗裡剪得小小的食物,圍兜兜和餐桌乾乾淨淨;小男生要不就是老師一口一口餵食,要不就是桌上一片狼藉,圍兜兜沾滿了菜渣。

 

在遊戲時間,總指揮官總是小女生,指揮著一起玩的男同學:「你去收玩具」、「你當小兵」;玩伴間有糾紛,跳出來裁決的也是小女生:「你再這樣,我們就不跟你玩了!」小男生總是聽命行事,也樂在其中。

 

在學齡前教育耕耘十多年的勁寶兒主任林麗娟指出,0~6歲的小女生,在語言能力、表達溝通、生活自理、小肌肉發展等方面,通常都比同年齡男生快一步,相差大約6~12個月。女孩的這些特質和優勢,讓她們在小學階段的表現優於同班男孩,這個階段,模範生是女生、班長是女生、全班第一名還是女生。

 

直到進入青春期,女孩的危機出現了!學習表現不再獨占鰲頭,心理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夠好。

 

有別於男孩外顯的學習危機,女孩的困境來自內心,自信心不足、在乎人際關係、感情細膩而敏感,無法一眼看穿,卻相對複雜難解。除了上述的煩惱,女孩們還遇到什麼學習困難?家長又該怎麼辦?

 

教養女孩這樣做1》

找對方法,激發女孩學習熱情

 

首先,你要找對方法,了解她們對什麼東西感興趣,運用這些事物激發她們的熱情。

 

女生應付小學低年級課業輕鬆上手,無論什麼科目,考試都是從95分起跳,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年紀的女孩爸媽,總是滿意又安心,相信女兒是「來報恩的」。但是到了中高年級,當國語、數學出現邏輯推理、複合式考題時,問題就來了。

 

經常在網路分享育兒經的部落客「大小姐媽」Sammi,有一位就讀國小的女兒,從三年級開始,數學不時出現50、60分,Sammi很懊惱沒有早點察覺幫忙女兒,她表示:「我後來才發現,她以前的學習都沒有消化和吸收,100分都是假象。」

 

部落客「Q饅頭媽咪」Claire也有同樣的困擾,她的女兒葳葳自從升上小三,學習變得吃力,遇到邏輯分析、數學題目,葳葳總是頭很大,甚至常被教她數學的爸爸罵哭。

 

難道女孩天生數理、邏輯能力真的比較差嗎?薩克斯醫生(Leonard Sax)在教養聖經《養男育女調不同》中,強烈反對這一點。他同意男女生大腦組織基本不同,女孩對純數學和幾何比較沒興趣,但薩克斯醫生強調只要找對方法激發女孩熱情,依然能夠達到學習成就。

 

薩克斯建議用生活實例,也就是「應用題」教女孩數學。他舉例,如果要教女孩費氏數列,可以從數花瓣開始,或讓她們讀一讀費氏數列的小說《達文西密碼》。從有興趣的事物開始,遠比直接學習抽象的數學理論,更能激起女孩的學習熱情,薩克斯說:「當她們開始問問題,對數字感興趣,你就成功了。」

 

教養女孩這樣做2》

童心+幻想,女孩創意大突破

 

第二個方法,是多一點童心和幻想,盡量讓女孩發揮創意。

 

乖巧、聽話、使命必達…這些特質讓女孩討人喜歡,卻也讓她們失去想像力,助力反倒成為阻力。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老師林怡君觀察,「女孩太在乎標準答案,反而被束縛。」

 

林怡君曾經要孩子們想像自己的身體是兩塊大磁鐵,「當我示範手肘吸膝蓋,班上女生大都乖乖的一板一眼模仿我的動作。」而男生呢?千奇百怪的姿勢盡出,把身體折來扭去的都是男生,看起來調皮搗蛋,卻充滿創意和想像力。

 

《教出好女兒》書中認為,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接受成人世界所有的「標準答案」。女孩心思細膩,在察言觀色中輕易就能發現大人「想要」的答案,但如此一來,卻也失去自己的意志和想法。

 

父母可以在說故事的時候,天馬行空的引導,激發她們的想像力,像是問她們說:「小兔子搬新家了,牠家需要擺些什麼呢?」;或者和孩子一起發揮童心,好比看到雪人融化了,可以換個說法:「雪人在減肥耶!」;或是鼓勵孩子編故事,例如在說醜小鴨的故事時,試著問她們:「如果醜小鴨沒有變成天鵝,牠會發生什麼事呢?」這麼做,都可以替她們種下創意的種子。

 

教養女孩這樣做3》

幫女孩擺脫「我不行」緊箍咒,強化自信心

 

第三個方法,是培養她們的信心。

 

去年OECD發表「PISA數學成績女生為何落後」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女生數學成績比男生落後11分,數學成績被評為「頂尖」的學生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兩倍。

 

這份報告的結論,並不強調「女孩天生數學比較差」,而是分析出造成女生數學表現落後的主因,是因為她們自信低落,自認無法「像科學家那樣思考」。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德威克(Carol Dweck),1980年代就針對女孩的自信進行一項大規模研究。她把高難度的任務分配給400位小學五年級女生,結果發現智商愈高的女生,面對複雜、有難度的新事物很快就放棄了,而且愈聰明的女生愈容易放棄,平時考試拿全A的女生,反應最無助。

 

為什麼這些本應自信滿滿的聰明女孩,反而信心低落呢?德威克相信這和能力無關,因為這階段的女生,在各學科的表現都比男生突出,包括數學和科學。唯一的差別,在於女生和男生面對困難的態度,女生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然後失去自信,於是讓她們的學習從優勢翻轉為劣勢。」

 

親子作家李偉文觀察兩個女兒,也有同樣的發現。有時候明明考得很好,孩子卻還是覺得有進步空間;面對挑戰就算有100%的把握,也只有30%的意願去嘗試。李偉文說:「為人父母,能做的就是不斷肯定、鼓勵、讚美女兒,幫她建立自信。」

 

教養女孩這樣做4》

鼓勵嘗試挑戰和冒險,提升自我評價

 

最後一個方法,是鼓勵她們挑戰自己,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冒險。

 

全台灣每年考上最多建中、北一女的台北市中正國中,前兩年有位全校排名前幾名的女學生,九年級某天突然不出門、不上學,拒絕所有對話。輔導主任許嘉祐用盡各種方法想幫助她,還是不得其門而入。後來她離開台灣,到美國繼續升學。過了一段時間,女孩放假的時候從美國回台灣,特地和許嘉祐見面。還原當時的情景,原來,她是因為對自己期待太高,當發現可能無法達到目標,自信瞬間被擊潰,只好選擇放棄。

 

面對周遭環境,女生心裡的OS經常是「她喜歡我嗎?」、「老師覺得我棒嗎?」、「我要怎麼做,才能有更多朋友?」女孩天生渴望獲得認同,而這也成為阻撓她們冒險和挑戰的原因,就連功成名就的好萊塢一線女星也不例外。

 

知名女星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在發現她的片酬差同劇的男主角一大截之後,發了一篇文章,說她「不氣電影公司,而是氣的是自己」,因為「我想討好別人,怕別人覺得我有大頭症、很難搞,所以沒有努力爭取自己的酬勞,我承認我沒有嘗試,太早放棄」。

 

《養育女兒》書中提到,女孩的天性是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女孩來說,「別人怎麼看我」比任何事都重要。女孩努力要身邊的人喜歡她、覺得她很棒,女孩無法面對負面評價,那等同世界末日。

 

許嘉祐建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女孩正向能量,讓她們認識自我價值、肯定自我定位,就可以提升對自己的評價。女孩天生喜歡社交,擁有自信之後,與人交流的「關係式生活方式」就能夠被好好利用,擔任人際間潤滑劑的重要角色。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