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未來Family | 未來Family
聲音課程 16小時58分6秒 共 10 集

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學生文字表達能力不好,但考試又要考作文,想提升寫作力,該怎麼做呢?

 

近幾年來補作文的風氣愈來愈興盛,許多補習班為求速成,直接教學生背範文、背套路。曾擔任會考寫作測驗閱卷召集人的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說:「這根本是『誤入歧途』。寫作文用背的,老師一眼就看出來了,閱卷老師要看那麼多考卷,怎麼會分不出來你是不是背的呢?只靠背誦是沒什麼用的。」

 

建中退休名師、《國寫笨作文》作者林明進也說,如今的考試型態,「寫你想寫的、寫你要寫的、寫你該寫的。」才是王道,考生千萬不要套招,亂背別人準備好的文章,結果會是死路一條。

 

曾昭旭說,作文要好,最基本的功夫仍在閱讀的累積,以及生活經驗的拓展。新課綱國語文領綱研修委員會副召集人莊溎芬進一步表示,寫作就像是烹飪,要有好的火候、要學搭配菜色,這些技巧學校老師都可以訓練,但烹飪的材料從哪裡來?材料是學校老師沒辦法給的,尤其是現在的考試跟過去不一樣,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經驗,以及自己的想法。

 

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柯華葳曾以「讀寫素養」為題,進行深入且大規模的研究。結果發現,閱讀素養好的人,寫作素養也會好,而影響閱讀素養的最關鍵因素就是閱讀興趣。所以根本的解決之道,是要給孩子讀大量的、優質的課外讀物,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與寫是最關鍵、基本的素養

 

讀與寫,是一體的兩面,也是最關鍵、最基本的素養。柯華葳強調,每個人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累積知識、發展潛能、參與社會等等,都需要讀寫素養。她說;「在現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訊息那麼多、那麼亂,你要有閱讀的素養才能判斷是非。而你想要表達看法,就需要有寫作的素養。或許你不愛閱讀,平常寫作的機率也不多,但就連找工作,你也得會寫履歷吧!」

 

柯華葳說,孩子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很複雜,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閱讀。從小開始陪伴孩子閱讀,引導孩子讀好的作品,讓孩子慢慢養成思考的習慣,再透過寫作,去發展高階思惟,孩子將會一生受用。

 

這三招,為「寫作存摺」儲值

許多老師都指出,靠學校老師的培養與訓練,學生要在大考作文中拿到中上的成績不會太難,但如果想拿高分,就得搭配家庭教育,積累豐富的寫作養分。《未來Family》雜誌在撰寫相關報導時,曾經採訪多位大考作文拿下超高分數的學生,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從小父母就積極陪伴、打好閱讀基礎,長大後也能持續自發性閱讀。

 

以下是他們的具體做法:

 

一、 從小養成習慣,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

 

目前就讀北一女的林昀宣,會考測驗的作文,被心測中心選為範本。她回憶說:「從小陪我成長的就是各種故事,爸媽會唸故事給我聽,每天睡前也都會聽故事CD。」而且家裡的遙控器還被管制,空閒的時間只能看書。後來她把家裡的書都看光了,便開始到圖書館借書看。

 

另一位會考作文獲選為範本的邱子茵則記得,爸爸有空時總是在看小說或雜誌,耳濡目染之下,她有空也會跟著看書。

 

二、 雜食性閱讀,跨領域涉獵

 

如今的大考題型是「雜食性閱讀」,也就是強調跨領域,類型、主題都不設限。這種測驗方法不僅能累積各領域的背景知識,還能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在考試的時候快速掌握文章重點。比方說,林昀宣看書不限類別,從兒童繪本、《國語日報》、童詩,到兒童版成語故事、中國經典文學,甚至青少年小說《波西傑克森》、《哈利波特》到漫畫《怪醫黑傑克》、《名偵探柯南》等等,這些她都愛看。

 

再長大一點,她連母親從公司帶回來的財經雜誌,甚至連傳單也要隨手拿來看。

 

另一位作文拿超高分的沈佳慧,也是從侯文詠到金庸、從文學到自然科普都愛看,連報章雜誌上關於庫德族與加泰隆尼亞的獨立公投、川普新亞洲政策等專題報導,她都覺得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增廣見聞很有趣。

 

三、 定期定量,持續積累不間斷

 

很多孩子的課外閱讀之路,到中學時就中斷了,但這些作文高手即使課業繁忙,仍然保持定期定量的閱讀。例如沈佳慧在中學六年期間,每天睡前都會看課外書當成休閒。

 

106年學測作文全台最高分、現在就讀北醫醫學系的阮俊儒,從小就愛看《兒童天地》等刊物,有定期定量閱讀的概念,即便是在大考前也會每天閱讀,真的沒空就翻翻報紙,看看國際新聞、社論、副刊等等。他強調,閱讀不是走馬看花,「你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看了之後想一想,記得問問自己:有沒有學到什麼?有什麼反思?」

 

台灣的考試和教學狀況是如此,那麼在其他國家,是怎麼考作文的呢?我將在下一集好好介紹。

 


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專題企劃:黃啟菱、陳培思

撰文:黃啟菱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