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進入大學之後,無論哪一科系或是社團活動,各種領域都要運用文字做報告或是學術發表,學生必須具備精確表達的文字能力,因此從107年起,作文獨立成為「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也就是國寫)的考試科目。
不同於傳統作文,國寫可以說是為大學校系選才量身訂做的寫作檢定方式,除了過去傳統的作文功能之外,更檢驗學生是否具備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
作文的重要性,在獨立成為考試科目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然而,學校中的國語文老師,被各種學習進度綁死,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有能力循序漸進,導引學生練習作文。建中剛退休的作文名師林明進,在教學生涯中,摸索出一套對學生很有用的作文學習方法,並寫成專書分享,結果成為另類的暢銷作家。在為國中會考而寫的《笨作文》之後,又出版了為高中生寫的《國寫笨作文》一書。
林明進曾擔任教育部「基測國文作文策略與實例」編撰委員,以及全國國語文競賽各級作文評審。他分析,過去作文題型單一而抽象,呆板乏味,國寫特別針對「寫作環境」與「刺激條件」加以改進,結合閱讀與寫作,透過每篇八百字以內的引導文字,發展出更符合語文運用的實際需求。寫作之前,必須具備閱讀理解能力,先消化題目,如果在第一步就分不清是「限制型寫作」或「拓展型寫作」,那就注定無法得高分。
多元化思考,才能取得高分
由於國寫要求扎扎實實的寫作能力,學生必須重視多元化的思考訓練,不再是堆砌名言佳句、套用作文範本框架,就能取得高分。
國寫提高了寫作考試的難度,讓許多父母更急著把孩子送進補習班補作文,但這種方式,卻不見得對寫作能力有幫助。林明進強調,過度訓練的寫作習慣,一 成不變、盲目套用僵化的作文公式,反而是造成學生寫作能力低落的元凶。他說:「作文不是反覆多寫就會好,違反學習原理,缺少一步步建立基本功的鍛鍊過程,即使日以繼夜的寫,也無法讓寫作進步。」
林明進認為,學生應該先跳脫「作文有標準答案」的思惟,「看到題目,孩子要能打算怎麼寫、決定怎麼寫,而不是思考應該怎麼寫。」他主張培養自然而然的寫作力,提出「笨作文」,完整分析寫作步驟,不給予任何範本,強調憑自己本事寫出來的文章,就是最好的文章。
「寫作文要『自在』,先問問自己,文字的生命在不在?」林明進指出,寫作的起步,應該是寫自己最熟悉的,把最會寫、最想寫的寫出來,想寫的時候再寫。但許多孩子的寫作起點,就是課堂上老師給了一個題目,要孩子馬上寫作文,林明進說:「這是鑑別孩子寫作程度,不是培養孩子寫作力。一寫文章就被打分數,甚至通篇修改,寫作變成很不好的經驗,第一步錯了,就壞了孩子寫作的胃口和信心。」
學生寫不好,往往是因為沒有準備好。因此,不能要求初學者一開始就寫,要醞釀、去發現,從零開始,分項練習,再加以整合。如果孩子掌握了寫作要領,會寫了,就什麼也不怕了。
林明進認為,在培養寫作力的階段,應該依據個人能力,給予不同彈性。有的人一天就可以寫完,有些人卻要花上三個月才能寫好;有些人用300字篇幅可以寫到最好,有些人卻要用600字,才能完整闡述。寫作能力的培養應該有彈性,讓有些人從寫一句話開始練習,重點是要幫助每個孩子,讓自己原有的基礎能力往上增長。
林明進認為,寫作訓練必須做大幅度修正,回到正規的語文訓練。從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五大步驟,用最笨的方法,一步步把基本功練好,掌握要領,就能根據題目各自變出戲法。
學習寫作,不能忽略任何一個步驟。例如審題,看似簡單,但卻能決定文體,以及分辨題目的要求和限制。就曾有寫作頂尖的學生,在高中入學考試時,把題目「一場及時雨」寫成「及時雨」,忽略了題目中限定詞「一場」,因為審題不完備,痛失分數。
了解寫作歷程,提升寫作能力
林明進表示,愈早讓孩子了解寫作歷程,愈能有效提升寫作能力。他鼓勵家長以家為單位,一起陪著孩子寫作,透過簡單的導引,實際參與陪伴孩子寫作,讓孩子的寫作興趣萌芽。
從孩子生活中可以看到、最容易觀察的部分開始寫起,無論是今天學校有同學吵架,或發生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練習描述情境,或是敘述自己的看法。
但林明進強調,光提供影像讓孩子來寫,這樣還不夠『笨』。必須進一步幫孩子設計,找出情境,安排次序。例如寫「我的老師」,可以讓孩子自行選擇一個想要描寫的對象,接著帶領孩子,從整體描述到細部觀察。例如,先用50個字寫「老師的長相」,再用50個字寫「老師的動作」,接下來又用50個字寫「老師的儀態」,最後還可以再用50字描述老師特殊的地方,像愛講方言或是笑話。讓孩子知道,如何透過自己的眼睛,把所有材料蒐集完備,醞釀過後再動手寫。
這樣分項練習,孩子對寫作就有初步認識,不會在一開始就跌倒受挫,而害怕寫作。
三個作文理論
林明進把學習作文,建築在三個理論上:
1 醬油理論: 醬油的醞釀與發酵,必須具備足夠的時間和完整的過程。
2 水果理論: 要能從零開始,自己播種栽種,完全是自己產出的。
3 駕訓班理論: 學開車的起步都是分項學習,並非一開始就直接上路。
例如,透過「荷花池畔」這個主題,林明進具體運用這三個理論,一步步引導學生,感受什麼是由景入情,帶領學生進入寫作的歷程。
建中旁邊是植物園,園中有個荷花池。儘管學生每天經過荷花池,如果要學生寫「荷花池畔」,多數學生還是會因為不曾用心觀察,不知從何下筆。所以,寫作前必須讓學生和荷花產生連結。
春天的時候,帶學生去荷花池,要學生觀察「荷花池的春天在哪裡?」是冒出水面的第一片綠意,或是水面下的整片綠意盎然?又或者是麻雀在電線桿上吱吱喳喳、交頭接耳?請學生在一個星期之後,交出一篇200字、純寫景「春天的荷花池」。
有了老師的引導和初次接觸,學生再經過荷花池,往往就會多看幾眼。
到了夏天,帶著學生再度拜訪荷花池,讓學生看看什麼叫「蓮葉荷田田」。從春天第一片綠意到現在生氣蓬勃,陽光照在荷葉上,姿態萬千,荷香陣陣。遊客來了、攝影師也來了,池塘裡的魚游來游去,感受荷花池夏天的高潮。過了一星期,請學生用同樣字數,寫一篇「夏天的荷花池」。
秋天到了,又去看荷花池。池中荷葉一半枯黃、一半剩下梗。荷花池繁華落盡,沒有了生氣,但殘敗也是美,敗荷也能成風景。一個星期後,學生一樣要用200字,描述秋天的荷花池。
進入冬天,再度造訪荷花池,讓學生看看池中只剩下幾根沒有清乾淨的荷桿,一個遊客也沒有,連水裡面的魚也不太動。天色很沉,池水像是墨汁,生機到了谷底。又是一星期後,照例用200字,把冬天的荷花池這一片死寂寫出來。
歷經春、夏、秋、冬,林明進要學生用一節課坐在池邊,靜靜回想這一年來,所看到荷花的一生。
接著,第二年的春天,依舊帶學生去看荷花池,看看第一片綠意再度冒出來,雖然不是去年同一片,但學生能感受到生生不息,什麼是由始至終,又到周而復始。給予三星期的沉澱醞釀後,讓學生撰寫800字由景入情,或由景入理的文章。
林明進說:「這個過程,讓學生真實走過寫作的歷程,如何觀察、取材、醞釀。如果學生有天要描寫花東海岸時,也就能具體掌握如何構思下筆。」
更多增加孩子語文能力的方法,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採訪撰文:黃啟菱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