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德齡,每周五在【1號課堂】,和你分享家長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人類對外在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是與生俱來的,而這正是學習動機的根源。父母的角色,如果能像個園丁,以陪伴、滋養的原則與態度,呵護孩子最純淨的學習動機,便能使其萌芽茁壯。
研究指出,父母的態度「太控制」或「太放任」,都會傷害孩子的學習動機。想養好孩子的學習胃口,得要父母巧妙拿捏,還要從小開始,把握小學三年級以前的黃金時期。《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六個不該做的,和該做的事。
1. 不要常常禁止孩子,不讓孩子嘗試,害怕孩子犯錯
應該多放手、少限制,讓孩子在探索中滿足好奇心、累積成就感
呵護孩子的學習動機,從小就能開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劉政宏說:「一歲多的孩子,愛練習走路、想自己吃飯,父母是願意提供安全環境、讓孩子嘗試,還是擔心孩子受傷、怕麻煩,直接禁止?這其實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
他以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來說明:兩歲到三歲孩子的發展任務與危機,分別是「自主行動」與「羞怯懷疑」;四歲到六歲是「自動自發」與「退縮愧疚」;六歲到十一歲是「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也就是說,這段期間,其實大致上就能看出孩子是主動有自信的,還是退懼畏縮的。
未經「打壓」的孩子,大多對新鮮事物躍躍欲試。父母如果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多探索、多嘗試,對孩子是比較有幫助的。劉政宏提醒:「孩子做得好就會有成就感,做不好則當作練習,在這些成就感的累積中,孩子就會有自信。」
2. 不要把孩子的行程排滿滿,讓孩子變成忙碌的小孩
該做的是,給小孩自主遊戲或運動時間。研究指出,這是達到心流經驗最好的途徑
心理師楊文麗的女兒Louisa,自學多年之後,錄取溫哥華排名世界前十名的VFS(Vancouver Film School),且獲得全額獎學金。曾有人問Louisa:「怎麼樣才能教出像你這樣熱愛學習的孩子?」她的答案是:「多給我們一點時間。」
人原本就有認識周遭環境的動力。楊文麗說,多元探索是學習動機萌發的重要基礎,大人如果安排太多、太滿的課程,孩子反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愛做什麼,甚至會學習倦怠。不妨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想:如果不補習、不玩手機,自己還想玩什麼?或是讓孩子多運動,奠定身心健康的基礎。
父母試著「留白」,好處還不少。研究指出,孩子需要有自主遊戲或運動時間,這是達到心流經驗(flow)最好的途徑,不僅能觸發學習動機,也有助於發現天賦。孩子更能在這過程中學習專注;六歲時的孩子大約可以專注十五分鐘,九歲大約二十分鐘,十二歲時可達三十分鐘。
要注意的是,研究也證實,學齡前無法專注的孩子,長大後也無法獲得太多改善。
3. 不要習慣性的誇讚孩子「好棒」,或太常用獎賞驅動孩子學習
該做的是,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別太錦上添花,孩子自有內在成就感;但孩子做不好時,務必雪中送炭。獎賞是點綴,別成為常態
現代父母常會隨口誇讚孩子,孩子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在會有「勝任感」,這是種自然純粹的喜悅;此時父母如果說出「你真是小天才,媽媽好喜歡你這樣喔」這類的外在評價,可能扭曲孩子成功的快感,孩子可能擔心自己未來可能表現不佳,不再是小天才,就不再被媽媽喜歡。」
比較好的做法是,孩子成功的時候,父母「分享孩子的榮耀」即可,不用過多誇讚,以免打亂孩子內在的成長機制。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李宜玫也提醒,不用錦上添花,但要雪中送炭,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多肯定孩子的努力與付出。
另外,父母也常常給孩子「獎勵」、希望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曾有個心理學研究,將一群愛畫畫的幼兒園孩子分為三組,第一組在畫畫前就告知有獎品;第二組事前不知道有獎品、比賽後意外得到;第三組孩子則沒有獎品。
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孩子比起其他兩組,較少繼續或主動畫圖。李宜玫說,這顯示,有獎勵的時候,可能會讓孩子關注在獎勵上,反而忽略了原本內在的興趣、好奇心或成就感。
李宜玫說:「父母可以適時獎賞孩子『努力的過程』,當成學習的點,但如果變常態,『每次』都要獎勵,容易扭曲學習的意義,甚至讓獎勵變成學習的目的。」要小心,別讓孩子變成只有紅蘿蔔掛在眼前時,才願意前進。
4. 不要沒有陪伴與支持,就希望孩子自動自發,熱愛學習
家長該做的,不是把自律當成上天給的禮物,而是平時勤加陪練;小三前教方法、小三後學放手
「爸爸媽媽都在滑手機、看電視,然後期盼孩子自動自發讀書,這有可能嗎?」彰化縣聯興國小教師蔣珮琪直言,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交互相關,而這需要親師攜手。
陪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小開始。蔣珮琪提醒:「從實務上觀察,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有孩子放棄學習了。主要是因為小一、小二時功課還不太難,多數孩子都hold得住;但小三開始有社會、自然、英文等更多科目,數學也變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很容易產生學習挫折。」
劉政宏曾透過研究發現,「執行意志」是學習動機的重要關鍵。他建議,家長要多陪伴孩子,不能把自律當成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最好從小一開始,就給孩子一些學習鷹架,「例如可以在學完一課之後,自己考自己,看看有沒有不足的地方,或是練習掌握文章架構,練習做筆記等等。」
最重要的是,要養成孩子「該做的事就要做」的習慣,先面對了,做了,做完,再慢慢練習做好。劉政宏說,如果從小這樣做,到了中年級時,父母就可以開始學放手,讓孩子慢慢從他律變成自律,無痛轉換。
5. 父母不要因孩子考不好而感到焦慮,一昧給孩子壓力,或直接放棄
應該要好好的「歸因」,陪伴孩子找到學習策略
當孩子遭遇學習挫折,例如考試考不好,有些爸媽會打罵或碎唸,叫孩子要更認真、更努力,也有人就直接放棄,認為反正孩子就這樣了。這兩種極端的態度,都會減損孩子的學習動機,特別是當孩子有弱勢科目,不知如何學習、需要支持的時候。
無論成功或失敗,人都會自我「歸因」,也就是探索原因,把原因歸咎於自己或是外在環境。李宜玫說:「孩子考不好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歸因,大人最好先閉嘴,聽聽孩子怎麼說。或許孩子覺得自己努力不夠、已經自我反省了,或自認太粗心大意,以後要多小心等等。如果孩子已有自己的歸因,父母只要接納就好。」
如果孩子自己沒有歸因,李宜玫提醒,大人別只用「努力」或「能力」來歸因,「有時候其實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學,是學習策略的問題。但『策略』歸因,是一般人比較不容易直接想到的,不妨陪著孩子想想看,能不能試試不同的學習方式。例如若大人說的他聽不懂,也許可以看網路上的教學影片、或跟同學討論請教等等。轉個彎,學習有很多條路。」
6. 不要一直跟他人比較,甚至流露出「別人比較聰明」的態度
應該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養成成長型心態
人難免在意成績,但如果父母太在意成績,甚至常跟別人比較成績、流露出「別人比較好」的態度時,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有些孩子甚至在十歲左右,就開始有『我某個科目就是爛,做再多也沒用』的自我放棄心態。李宜玫提醒父母,不可不慎。
教育心理學中,有「能力增長觀」跟「能力實存觀」。劉政宏說,前者是「成長型心態」,認為「我努力就會變好」,後者則是「固定型心態」,認為「努力了也不會改變」。孩子會抱持著哪種觀點,其實受大人影響很深,如果大人常說:「某人就是天才,所以才考那麼好」,或是「這種題目就是聰明的人才會」,孩子當然容易有固定型心態。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盡量養成成長型心態。
最後,李宜玫提醒,在我們的文化中,家長難免期待孩子表現好,「這是很根深柢固的觀念,甚至有些虎爸虎媽,像個馴獸師,已經設定好孩子的樣貌,鞭策他們往那個方向走,這會傷害孩子的學習動機。父母應該是像園丁,給孩子陪伴與滋養,讓大人、小孩在家庭中各有成長。」
更多培養自動自律的方法,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我是德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周見。
採訪撰文:黃啟菱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