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落後有解方嗎?試試看寫作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兩位教育心理學家高耶(J. Parker Goyer)和柯恩(Geoffrey Cohen),提出這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建議。他們長期追蹤發現,被貼上「本來就應該比較差」標籤的孩子,只要多寫作文,學習表現就會大幅提升,甚至有很高的比例可以進入大學。
這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以十年時間,觀察500位拉丁裔和非洲裔初中學生。這兩個族群在美國被認定「成績比較差」、「比較不如人」,孩子遇到挫折經常受到刻版印象影響,總是認為:「反正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再努力也沒用」。
史丹佛大學的寫作研究,則是讓這群弱勢孩子打破刻板印象,相信「我也可以做到!」。從七年級開始,「實驗組」西語裔和非洲裔初中生,在課程中多了寫作訓練」課。他們每週作文課的主題都和「價值觀」有關,例如:誠信、創造力、文化認同、家庭價值等等,以及「對我影響最大的人」。
高耶說:「這個方法非常簡單,效果卻很驚人!」寫作課就像「洗腦」,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建立積極的態度和自我認同,時間久了便深入學生腦海。對弱勢孩子來說,不但可以快速追上白人學生的學科差異,還可以更有自信,課業表現大幅提升,對學校也更有歸屬感。
研究結果顯示,500位學生中,有44%的拉丁裔學生後來的成績可以選修比較難的中學進階課程(AVID);沒有上作文課的拉丁裔學生,只有8%可以選修中學進階課程。選修寫作課程的拉丁裔學生更有九成進入主流高中就讀。
「寫作組」非洲裔初中生的表現更是亮眼,他們後來幾乎都進入全國排名中被列入「好大學」的學校就讀。
柯恩分析,「七、八年級的中學時期,是人生的萌芽階段。」這時期的孩子開始建立自我認同和形象,許多人卻因為沒有好的引導走上岔路。這份研究報告可以讓父母和老師了解,如何用簡單、低成本的方法,激發孩子更積極主動。
更多國際教育趨勢與新知,歡迎參考【未來Family】。感謝你這段時間的收聽,【未來Family】將在此告一段落,也祝福你,在教養的路上更得心應手、從容自在。
採訪撰文:朱乙真
片頭音樂來源:六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