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周震宇 | HBR管理錦囊
聲音課程 16小時16分32秒 共 10 集

各位聽眾好,我是《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執行副總編輯鄧嘉玲。今天跟大家談的主題是「如何克服壓力,打造專注力」。

 

專注的能力,可協助我們成功。不管是向內專注,也就是,依據自己的直覺和價值觀來調整自己,或是對外專注,以探索我們周遭的世界,強化我們的專注力都是有價值的資產。

 

但我們的專注力和注意力,常常會被奪走,讓我們覺得倦怠、健忘,無法全神貫注。干擾不斷與缺少時間,當然會打斷我們的專注力,但壓力的影響也很大。

 

因干擾而無法專注工作時,我們可能會覺得生產力低落而感到壓力,而這又會讓我們更不專注,進一步增強這個循環。可惜大多數人都要等到完全無力負荷時,才會注意到專注力減退。精神和情緒一旦開始耗竭,又會進一步消耗我們專注、專心、回想資訊的能力。

 

幸好有方法可以打破這個循環。研究發現,有些人感到身心俱疲,有些人不會,兩者的差異,取決於能否運用情緒智慧來管理壓力。你也可以運用這些能力,尤其是自我覺察和自我管理,以提升專注力。方法如下。

 

首先運用自我覺察,幫助你留意以下幾件事:

 

第一,為什麼感到壓力或焦慮。寫下生活和工作裡每一項引發你焦慮的事物。接著,把這些項目分成兩類,一類是你有能力改變的,另一類是無力改變的。對無力改變的壓力因素,必須想辦法改變你對它們的態度。

 

第二,如何失去專注力。留意導致失去專注力的模式,可以培養排除干擾的能力,保持原來的注意力焦點。

 

第三,無法專心時感覺如何。例如,在工作面談、關鍵的報告或重要的客戶會議,你需要某些資訊卻想不起來,你會因此焦慮嗎?

 

第四,何時失去專注力。例如,你會不會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失去專注力。

 

一旦你對壓力的來源、注意力渙散的模式和時機提高警覺,就能運用以下策略,做出較佳選擇,讓你保持專注。

 

首先,進行「數位排毒」。據研究顯示,不斷查看電子郵件、簡訊和社群媒體的「低頭族」,感受的壓力程度高於非低頭族。定期關閉不用或限制使用數位裝置,對你的精神健康十分有益。

 

其次,讓大腦休息。睡眠不足會導致你難以專注。每晚盡量睡足七到八個小時。

 

第三,練習靜觀。靜觀,或稱「專注當下」。這樣的練習能讓我們較不會驟下結論、仰賴反射反應,驟下結論往往會讓我們事後追悔,而引發更多壓力。靜觀是情緒復原力的關鍵,這是我們從壓力中快速復原能力的重要因素。.

 

最後,轉移焦點到他人身上。當我們執著在自己的憂慮和恐懼時,就無法關注到我們關心的人。把注意力轉移到他人身上,能產生安定自己的心理效果,並強化我們的復原力。如果你更加關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展現你對他人的關心,就不只能釋放自己的壓力,也能因為知道自己為關心的人做了有意義的事,而得到好處。

 

很多人都以為,在難以專心時,必須更努力去凝聚注意力。但這項策略往往適得其反。你反而應該關注那些引發壓力和造成注意力渙散的原因,然後採取一些行動,以改善那些能促進專心和覺察力的大腦功能。

 

以上內容摘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說明如何克服壓力,打造專注力。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多多閱讀我們雜誌。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