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許皓宜,胡展誥 | 不兩難心理研究室
聲音課程 11小時35分58秒 自我成長 60集

胡展誥: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是我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被大家認為可恨的那個人,往往也有可憐的地方。

許皓宜:其實每個人現在的行為模式、個性,都跟過去的生命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某些重大事件、還有父母親的管教方式等等,都會影養一個人未來的樣貌。

展:我想,應該沒有人天生就喜歡被人討厭,或者從小就立定志向要當一個大壞蛋吧。之所以會這樣,很可能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某些事情,讓他們有意或無意的變成後來令人討厭的樣子。

包括我們前面課程有聊到的,《天龍八部》裡幾位不太受歡迎的角色,像是馬夫人康敏、綁架犯葉二娘、下場悲慘的慕容復,還有「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

皓:你果然沒有提到鳩摩智。

展:被你發現了!哈哈哈!我很愛他吶。鳩摩智在我的認知裡,被歸類在很有行動力、也很能把生活過好的人。

皓:好好好!我感受到你對他的真愛了。那我們今天來談談這幾個被討厭的人好了,他們到底是怎麼了?

展:皓宜,妳在學校教書好多年了,你有發現哪些類型的學生,比較容易得到老師正向的關注嗎?

皓:通常是功課好的、行為特質乖乖的,或者有禮貌的。有些雖然學業成績或綜合表現平平,但當他們出了一些狀況時,老師也是會去關心他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展:對呀,學校如此,在家庭或職場上往往也是這樣。表現好的人或者至少沒有出錯的人,比較可以得到大家正向的眼光或關懷。

至於那些一天到晚搗蛋、搞破壞,或者討人厭的人,不但平常就被白眼,就算出了事情、遇到困難,給人的感覺通常是:現在是怎樣啦?又怎樣了啦,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不能好好呼吸空氣、乖乖過生活就好嗎?

像這樣,即使遇到困難,大家也會覺得是他們的問題、他們又在找麻煩了。

皓:或許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他們的問題行為上,或者感受到對他們的負面情緒,所以很難看到那些不受歡迎的特質與討厭的行為,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養成的?

展:我記得有一個學者叫做庫里,他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鏡中自我」,也就是別人的回饋會讓聽的人像是照鏡子,從這些語言當中認識自己的樣貌。

如果一個人一直被嫌棄、被指責,那他也可能會把這些語言拿起來放進心裡。就像段延慶、葉二娘他們,被稱為「四大惡人」,叫久了聽久了,連他們都認同自己就是惡人。

既然是惡人,當然也只能做壞事啊!一旦人形成了這種對自己的認同,就很難再去覺察自己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樣子?自己真的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皓:那我們來跟大家說一說這幾個惡人,他們不為人知的悲慘過去好嗎?

展:好呀。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綁架、殺害別人孩子的葉二娘,一開始我覺得她超壞、超惡劣,如果她自己當了母親,將心比心,肯定做不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

沒想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她原本也有孩子,但出生沒多久就被別人搶走,她一直找不到孩子,才變成這樣的。這件事就連她的同夥也不知道。

那一刻,大家才能理解她或許不是沒有同理心,而是她的悲痛一直沒有被人理解、沒有機會被療癒。

皓:同樣身為母親,每天看著我們家的孩子平平安安待在家裡、健康長大,就是最開心的事情。那種孩子被搶走、生死未卜的感覺肯定很痛苦。

展:提到孩子,還有另一個峰迴路轉的人物,那就是比葉二娘還壞、人稱「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這段延慶一直認為自己是被當今大理國皇帝段正明所害,不然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帝!

帶著這個怨恨,他做了不少壞事,甚至放了迷魂藥,誘惑段譽跟他同父異母的妹妹發生關係。他這種行為比在party裡放迷姦藥丸的行為還要更低級欸!

皓:沒想到被他傷害了好幾次的段譽,竟然是他無意間跟段譽的媽生的小孩。

展:這真是太出乎意料的安排了。不過,段延慶武功高強、也充滿抱負,他曾是大理國皇帝的接班人,卻因為種種難以說出口的原因,到後來不但沒有皇帝可當,還在意外中失去了雙腿。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同時經歷了事業挫敗和身體傷害的重大打擊,這是很需要接受身心治療的狀況,可是在那個年代,他也只能自己默默吞下這些苦痛。

皓:還有我們之前提到的馬夫人康敏,只因為喬峰沒有特別注意她,就讓她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因為她聯想到小時候自己就很不被家人重視、那種自卑又挫折的感受,讓她決定利用自己的美色,去教唆他人,來毀滅喬峰。

展:還有慕容復,雖然他好像是那種心胸狹隘、充滿心機、缺乏感情的人。

但如果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就背負著要重建國家的重責大任,時時刻刻都要繃緊神經,注意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要把握哪些機會,像這樣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有快樂玩耍的童年,他的壓力肯定很大,而且也很難放鬆。

皓:這麼說起來,其實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很壞的行為模式,很可能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各種壓迫、各種創傷,而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只是那些行為或態度,會讓人家覺得很厭惡。

展:說到這裡,我又想要回到現實生活中來談談。

學校是我們這一輩子待最久的地方之一,但很多人卻是在求學的過程中被貼上負面標籤。比如說,不喜歡坐著聽課,就被認為過動、不喜歡跟別人打成一片,就被說成自閉、愛惜自己的東西,就被說成自私、不喜歡唸書,就被說成沒有用、太有自己的想法,又被說成叛逆。

唉,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這樣看待,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鏡中自我的理論,他又怎麼能夠欣賞自己?一個難以欣賞自己的人,怎麼會期待自己可以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事呢?

皓:這是很可怕的負面循環。當他們聽進這些批評之後,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人、就會做出不好的事情,這時候社會大眾又回過頭來指責他們:看吧!我就說他們真的是壞人,果不其然會做壞事。

這一切,到底是誰要負比較大的責任呢?

展: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每一個行為都是有目的的,我認為這些目的有一個共同性,就是朝向主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前進。

主觀對自己有利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認為這麼做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但別人卻可能認為這些行為不太適當。

皓:照你這麼說,如果想要了解別人或我們自己心中那個邪惡的部分,就得要設身處去思考:一個人會選擇這麼做、或者用這種方式過生活,是不是對他有什麼好處?

展:沒有錯,如果可以受歡迎,誰想要被別人討厭呢?如果一個人後來變成了可恨的人,肯定有他們想要被滿足、或者難以啟齒的部分。這也是我用來理解那些被認為是壞孩子、壞朋友的態度。

皓:還有我們先前談過的天山童姥,為了練功,她必須喝活人的血,而且手段相當兇殘。她出場的時候已經九十幾歲了,卻依舊是小女孩的容貌,永遠被當成小朋友來看待。

你想,這對一個要走跳江湖的人而言,是多麼難堪的一件事情,她一定很希望自己的外表可以再長大一些。

展:還好吧,現代有多少人砸大錢做醫美、動手術,就是希望一輩子保持在 26 歲的樣子,如果什麼都不做,就能青春永駐、那簡直是比中樂透頭獎還要開心的事情啊!

皓:你想想,如果身邊的親人朋友都一直老去,只有她一個人停留在這種樣貌,別人不會覺得她很奇怪嗎?這種帶著好奇與貶抑的眼神,會讓人很受傷。況且這一切並不是她願意的,她當然會很痛苦啊。

展:所以這些我們覺得討厭、覺得可恨的人,心裡面很可能都住著一個童年受傷的孩子,而這些傷,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覺察到。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沒有人陪他們聊一聊這些事情,沒有人給他們關心和照顧,還受到社會上大家異樣的眼光、當成八卦來嘲笑。

遇到這樣的對待,誰都會很痛苦吧?在嚥不下這口氣的情形下,或許人真的會做出反擊的動作,讓別人也嚐嚐痛苦的滋味。

皓:對呀,所以要了解一個人,不應該只是看他片面的行為,也要回到他成長過程中曾經經歷的重大事情、了解小時候的他是怎麼被對待的。所以在心理諮商裡面,我們會陪著他去認識自己的行為,聊聊這樣的行為可以幫助自己獲得什麼?

展:唯有當一個人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才有可能真的下定決心去改善負面的那部分。而嘲笑、責備,甚至是攻擊,只會讓一個人的傷痛愈來愈嚴重而已。

有些人聽到這裡,或許會想起這兩年很紅的名詞,叫做「心裡的陰影面積」。

皓:顆顆顆,或許每個人都該好好算一算,你心裡的陰影面積到底有多大。

展:好!那我要回家慢慢數了,我們下次見。

展/皓:掰掰~